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101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包括塔体底部的废气入口,塔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有位于废气入口上方的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管、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管及除雾层,塔体的顶部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通过导气管连接至离心风机,废气经离心风机后由排气烟囱排出;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均连接至一进水管,进水管的入水口连接至一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设置在一循环水池内,塔体的底部连通至循环水池,循环水池具有排水口;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2层过滤、2层洗涤、1层除雾,废气中的颗粒、有害气体被有效的吸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后排放到大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以用于设备、工业产生的废气、颗粒或者有害气体等的高效去除。
技术介绍
现有设备、工业产生的废气、颗粒或者有害气体等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为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污染物质,各种处理设备应运而生,但效果千差万别,大多数设备的针对性较强,仅能针对其中特定物质进行去除,或者处理成本高昂。因此,为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规,专利技术新型设备——集尘设备,通过集尘设备处理后,使废气各项指标达到且优于国家标准排放标准,再排放到大气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以通过集尘设备处理后,使废气各项指标达到且优于国家标准排放标准,再排放到大气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所述塔体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位于所述废气入口上方的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管、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管及除雾层,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连接至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气口连接至排气烟囱,所述离心风机与排气烟囱之间设置有消音器;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均连接至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入水口连接至一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一循环水池内,所述塔体的底部连通至所述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具有排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对应维修窗口,所述维修窗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一喷淋管之间的第一洗涤室、所述第二填料层与第二喷淋管之间的第二洗涤室,以及所述除雾层与废气出口之间的除雾室。其中,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的填料为泰勒花环填充材料,其材质为PP或PVC,此填充材料具有表面积大,低压损,及物质转移高底低等特性,相对于传统的填充材料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及较低的转运费用。其中,所述除雾层采用泰勒花环填充材料,水气去除率可达99%。其中,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的材质为310S不锈钢,其喷嘴为螺旋BETE FULL CONE型喷嘴,喷淋角度大,液滴分布均匀。其中,循环水池与塔体是一体的,循环水池容量为2-3分钟的循环水量,循环水池内部设备浮球式液位控制,并预留有洗涤水之入口、溢流口及排水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废气经过2层过滤、2层洗涤、1层除雾,废气中的颗粒、有害气体被有效的吸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后排放到大气中,对粉尘、有害气体、环境改善等具有独特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主视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1.废气入口 12.第一填料层 13.第一喷淋管14.第二填料层 15.第二喷淋管 16.除雾层17.废气出口 18.进水管 19.流量计20.循环水泵 21.循环水池 22.维修窗口23.排水口 24.导气管 25.离心风机26.消音器 27.排气烟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图1及2,本技术提供的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11,塔体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位于废气入口11上方的第一填料层12、第一喷淋管13、第二填料层14、第二喷淋管15及除雾层16,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17;废气出口17连接有导气管24,导气管24的出气口连接至离心风机25,离心风机25的出气口连接至排气烟囱27,离心风机25与排气烟囱27之间设置有消音器26以降低排气噪声;第一喷淋管13与第二喷淋管15均连接至一进水管18,进水管18的入水口连接至一循环水泵20,循环水泵20设置在一循环水池21内,塔体的底部连通至循环水池21,循环水池21具有排水口23;进水管18上设置有流量计19进行喷水量计量以并及时有效的调节喷淋速度;塔体上还设置有对应维修窗口22,维修窗口22分别对应第一填料层12与第一喷淋管13之间的第一洗涤室、第二填料层14与第二喷淋管15之间的第二洗涤室,以及除雾层16与废气出口17之间的除雾室。其中,第一填料层12与第二填料层14的填料为泰勒花环填充材料,其材质为PP或PVC,此填充材料具有表面积大,低压损,及物质转移高底低等特性,相对于传统的填充材料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及较低的转运费用;除雾层16采用泰勒花环填充材料,水气去除率可达99%;第一喷淋管13与第二喷淋管15的材质为310S不锈钢,其喷嘴为螺旋BETE FULL CONE型喷嘴,喷淋角度大,液滴分布均匀;循环水池21与塔体是一体的,循环水池21容量为2-3分钟的循环水量,循环水池21内部设备浮球式液位控制,并预留有洗涤水之入口、溢流口及排水口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水喷淋预处理装置,废气在喷淋室中缓慢速度通过,喷淋室内喷淋液经过雾化器的雾化形成层层水膜,首先废气由塔体的废气入口11流入空气室,然后进入第一填料层12进行过滤,此时循环水泵20开始工作,喷嘴开始喷水下来,经过第一填料层12过滤进行第一次水洗,进一步降低废气中的杂质,接着进入第二填料层14进行第二次过滤,二次过滤以后再
进行最后一次水洗,进一步降低废气中的杂质但是此时废气中含有些水雾,在经过水喷淋末端的除雾层16进行水分吸收,接着洁净干燥的废气从15m排气烟囱27安全、达标的排放到大气中。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所述塔体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位于所述废气入口上方的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管、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管及除雾层,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连接至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气口连接至排气烟囱,所述离心风机与排气烟囱之间设置有消音器;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均连接至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入水口连接至一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一循环水池内,所述塔体的底部连通至所述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具有排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塔体上还设置有对应维修窗口,所述维修窗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一喷淋管之间的第一洗涤室、所述第二填料层与第二喷淋管之间的第二洗涤室,以及所述除雾层与废气出口之间的除雾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所述塔体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位于所述废气入口上方的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管、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管及除雾层,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连接至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气口连接至排气烟囱,所述离心风机与排气烟囱之间设置有消音器;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均连接至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入水口连接至一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一循环水池内,所述塔体的底部连通至所述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具有排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化强郭军峰黄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泰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