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132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11:59
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是由移动吊臂装置、3D球检测平台、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系统控制台四部分构成。通过系统控制台对各信息进行反馈汇总后,发送驱动控制命令,移动射线源和探测器到达预定检测位置。控制驱动3D球检测平台中的万向驱动轮装置滚动,从而带动球形工件托盘承载内部工件沿着所需检测的轨迹方向转动,同时开启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扫描成像功能,完成CT扫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X射线机和直线加速器作为射线源,采用线阵探测器或数字平板探测器作为图像探测接收装置,大大拓宽了检测范围,克服了传统的技术缺陷,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是一种更加程序化的工业CT扫描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工业CT检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射线断层扫描、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现有技术的CT扫描方式是平移与旋转方式或单独旋转方式。工件垂直放置夹持到承载的旋转平台上,通过旋转平移进行扫描检测。而目前对立方体结构或球状结构等大形工件的工业CT检测,一般都将工件等放置夹持到承载的旋转平台上,受到承载工件检测平台的限制,其检测工件与接触的承载平台位置或者夹具夹持位置属于成像扫描限制区域,存在边界遮挡障碍缺陷,无法全方位清晰的一次检测完成射线的CT扫描检测,往往需要关闭射线系统后人工二次调换工件安装位置使其第一次放置时下面的接触面部分或第一次所夹持部位转到上面,进行第二次扫描,才能完成整个工件的检测。无法实现方便全方位的一次性连续的射线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另外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工件,需要寻找一个最佳的透照角度,才能够实现最佳二维投影数据的采集,完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装载上件阶段:将待检测工件安装其设计尺寸,在其最外沿边角处垫上专用胶垫后,将立方体形状的合金铸件放置到聚氨酯球形工件托盘(29)下半球内,再旋紧扣上上半球球壳,将球形壳体连同工件用吸盘吊装到3D球检测平台(2)的下支撑架上,驱动电机调节升降丝杠副装置降下上支撑架使得上下支撑架(23)上面的牛眼万向球(22)与球形工件托盘(29)的外球壳紧密接触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再分别调整上下位置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中心顶紧,调整侧面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侧面中心顶紧;第二步,射线源探测器准备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将移动吊臂(1)移动到3D球检测平台(2)球壳中心两侧,驱动调整探测器升降机构(15)和射线源升降机构(16)将高度调整到待检测位置,调整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和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分别向中心轴线的X1轴和X2轴前后移动调节到最佳焦距位置;第三步,CT扫描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驱动上下部万向轮驱动装置(21)及中间水平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的伺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宝刚任慧王成王浩夏海涛戴东辉高波王艳伟隋莹莹郭磊孙德超李芳丁庆玲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