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382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其包括用于产生第一光分布的第一光模块和用于产生第二光分布的第二光模块,第二光模块具有多个阵列状设置的基于半导体的光源、包括分别配置给光源的主光学元件的主光学单元和次级光学单元,其中,在第二光模块的主光学单元和次级光学单元之间设置有中间光学单元,所述中间光学单元这样构成,使得第二光分布的照明强度梯度在下面的部分区域中沿竖直的和/或水平的方向逐渐减少,在所述下面的部分区域中,第一光模块的第一光分布以上面的部分区域连接或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第一光分布的第一光模块和用于产生第二光分布的第二光模块,其中,第二光模块具有多个阵列状设置的基于半导体的光源、包括分别配置给光源的主光学元件的主光学单元和次级光学单元。
技术介绍
由DE 10 2008 005 488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产生预定的光分布的光模块,其中主光学单元这样设置,使得光沿水平的方向扩展。在测量屏幕上成像的光分布由许多方形的光斑组成,其中,相邻的光斑的竖直的明/暗界限彼此贴靠或重叠。由此通过唯一的光模块产生均匀的光分布。由DE 10 2008 036 193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其用于产生预定的光分布且具有多个光模块。第一光模块用于产生近光分布。第二光模块用于产生远光分布。第三光模块用于产生光分布的中央的区域(附加斑点)。第三光模块除了阵列状设置的LED光源之外具有主光学单元以及次级光学单元。通过该三个光分布的组合,能够尤其是在转弯行驶时以希望的方式改变光分布的重心。当第二光模块作为包括多个阵列状设置的基于半导体的光源的基体系统构造时,已证实,在第一光分布和第二光分布之间的边界过渡中发生不均匀性。这导致,由第一光分布和第二光分布叠加的总光分布在第一光分布和第二光分布之间的边界范围中具有相对大的照明强度梯度,其作为干扰被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进一步构成包括第一光模块和基于基体的第二光模块的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使得减少或消除在通过第一光模块引起的第一光分布和通过第二光模块引起的第二光分布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不均匀性。用于解决该任务,本专利技术结合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光模块的主光学单元和次级光学单元之间设置有中间光学单元,所述中间光学单元这样构成,使得第二光分布的照明强度梯度在下面的部分区域中沿竖直的和/或水平的方向逐渐减少,在该下面的部分区域中,第一光模块的第一光分布以上面的部分区域连接或重叠。按照本专利技术,在第二光模块的主光学单元和次级光学单元之间设置中间光学单元,借助所述中间光学单元,在第二光分布的下面的边界区域或部分区域中,照明强度梯度连续减少。第二光分布的照明强度梯度在该区域中不是突然或跳跃式地向下减少,而是对应于环或弧,所述环或弧优选具有转折点。有利地能够由此排除作为第二光分布的结束的水平的明/暗界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间光学单元这样构成,使得照明强度梯度在竖直的防眩条的竖直的明/暗界限的区域中在如下情况中变柔和,即,第二光分布通过竖直的光带组成并且第二光模块的光源依赖于探测车辆前区或交通空间的传感器装置可接通和/或可断开。有利地可以由此沿水平的方向在暗的竖直的防眩条和相邻的光带之间产生均匀的过渡。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进一步构成,中间光学单元具有包括散射光学元件的光盘,所述散射光学元件优选作为枕式光学元件构成。有利地可以由此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照明强度梯度沿水平的和竖直的方向的变柔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进一步构成,主光学单元通过一件式的光导元件形成,所述光导元件包括多个朝相应的光源的方向突出的光导指。光导指排形地沿水平的方向设置。中间光学单元配置有上排的光指,从而在第二光分布的下面的部分区域中产生照明强度梯度的“变柔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进一步构成,中间光学单元紧固在框架形的支架上,主光学单元也紧固在所述支架上。有利地可以以这种方式将中间光学单元简单地集成到第二光模块的现有的结构形式中。本专利技术其他的优点由其他的从属权利要求得出。附图说明借助附图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示出:图1示出基体结构形式的照明装置的第二光模块的透视图;图2示出第二光模块的中间光学单元的后视图;图3a示出没有中间光学单元的包括第一光分布(实线)和第二光分布(虚线)的照明装置的示意的光分布(现有技术);图3b示出具有集成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光学单元的包括第一光分布(实线)和第二光分布(虚线)的照明装置的示意的光分布;图4a示出没有中间光学单元的第二光模块的第二光分布的示图,其包含防眩条,用于避免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眩目以及图4b示出包括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光学单元的第二光模块的示意的第二光分布,其包含防眩条,以用于避免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眩目。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构成为前照灯,其例如可以用于产生抗眩目的远光灯分布。为了产生总光分布,设置未示出的第一光模块和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光模块1。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1设置在前照灯的共同的壳体中。第一光模块可以包括基于半导体的光源和反射器。备选地,第一光模块也可以具有基于半导体的光源和沿发射方向在前面的透镜。必要时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光模块代替唯一的第一光模块以用于产生第一光分布2、例如近光灯分布,参看图3a和图3b中的实线。第二光模块1用于产生第二光分布3,所述第二光分布在下面的部分区域T中具有照明强度梯度柔和化,参看图3b中的虚线。该下面的部分区域T处于第一光分布2和第二光分布3之间的边界区域中。该部分区域T处于第一光分布2和第二光分布3之间的下面的重叠区域中,并且处于水平的零线之下。以这种方式,改善车辆的前区的基本上通过第一光分布2引起的照明的均匀性。如由图3b可看出的,第二光分布3的水平的明/暗界限4以不如在已知的光分布3‘中那样大的照明强度梯度变化曲线延伸,所述已知的光分布不具有按照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中间光学单元5。中间光学单元5设置在第二光模块1的主光学单元6和次级光学单元7之间的区域中。主光学单元6作为一件式的光导元件构成,其具有多个主光学元件、尤其是光指8,所述主光学元件分别相反于第二光模块1的光源9的主发射方向H或从共同的发射平面朝相应的光源9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光指8的两个水平的排10、11,其中,光指8沿主发射方向H扩大。光指8分别用作光导元件并且分别具有四角形的或矩形的光输出耦合面。因为光源9可接通和/可断开,所以第二光分布3由多个竖直的光带组成。可以具有唯一的或多个透镜的次级单元7将由主光学单元6产生的光带成像到交通空间中。中间光学单元5作为包括散射光学元件12的光板构成。如由图2进一步可看出的,散射光学元件12作为枕式光学元件构成。枕式光学元件12在朝向主光学单元6的一侧上设置。因此其形成中间光学单元5的背侧。中间光学单元5的前侧优选平或光滑地构成。中间光学单元5不只用于使在第二光分布3的下面的边缘上的水平的明/暗界限4变柔和。中间光学单元5优选也引起竖直的光带的竖直的明/暗界限13的变柔和。如较好地由图4b可看出的,在借助传感器装置探测到在交通空间或车辆前区中在前行驶的交通物体时断开一个或多个光源9,从而在第二光分布3中产生竖直的防眩条14。相比于没有中间光学单元5的第二光模块1的第二光分布3,不仅产生相邻于防眩条14的光条的变柔和的竖直的明/暗界限13而且产生防眩条14的变柔和的水平的明/暗界限4。竖直的防眩条14的竖直的明/暗界限13和水平的明/暗界限4不具有照明强度的跳跃式的改变,而是具有照明强度的连续的改变。因此在竖直的明/暗界限13和水平的明/暗界限4的区域中的照明强度变化曲线连续、例如回线形或弓形并且优选带有转折点地延伸。照明强度梯度的增强的降低导致,水平的明/暗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第一光分布(2)的第一光模块和用于产生第二光分布(3)的第二光模块(1),其中,第二光模块(1)具有多个阵列状设置的基于半导体的光源(9)、包括分别配置给光源(9)的主光学元件(8)的主光学单元(6)和次级光学单元(7),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光模块(1)的主光学单元(6)和次级光学单元(7)之间设置有中间光学单元(5),所述中间光学单元这样构成,使得第二光分布(3)的照明强度梯度在下面的部分区域(T)中沿竖直的和/或沿水平的方向逐渐减少,第一光模块的第一光分布(2)以上面的部分区域连接或重叠在所述下面的部分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5 DE 102015104514.11.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第一光分布(2)的第一光模块和用于产生第二光分布(3)的第二光模块(1),其中,第二光模块(1)具有多个阵列状设置的基于半导体的光源(9)、包括分别配置给光源(9)的主光学元件(8)的主光学单元(6)和次级光学单元(7),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光模块(1)的主光学单元(6)和次级光学单元(7)之间设置有中间光学单元(5),所述中间光学单元这样构成,使得第二光分布(3)的照明强度梯度在下面的部分区域(T)中沿竖直的和/或沿水平的方向逐渐减少,第一光模块的第一光分布(2)以上面的部分区域连接或重叠在所述下面的部分区域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光学单元(6)具有一定数量的分别配置给光源(9)的主光学元件(6),依赖于通过对车辆前区进行探测的传感器装置提供的传感器数据,可操控光源(9)以用于对所述光源进行接通和/或断开,从而为了避免在前行驶的和/或迎面驶来的交通物体的眩目在测量屏幕上可产生竖直的防眩条(14),所述防眩条通过竖直的明/暗界限(13)限定,并且中间光学单元(5)这样构成,使得照明强度梯度在竖直的明/暗界限(13)的区域中逐渐降低。3.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克利比施
申请(专利权)人:黑拉许克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