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调节压力监视式阻尼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46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健身和体育训练器材。是对现有的阻尼油缸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上设有调节截流孔大小的机构,可以任意调节,以适应力量性训练和速度性训练的不同要求,并通过压力测试装置观测到自己所付出的力量的大小,达到量值化训练的目的。(*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健身和体育训练器材的液压元件。目前,国内现有的阻尼油缸都采用固定的节流方式,阻尼油缸的阻力大小不能调节,而且阻力的大小不可直观的测量,使用过程中只是凭借使用者感觉估计自己付出力的大小。本技术是对现有阻尼油缸结构的改进。本技术是为了使使用者在训练时即可随意调节油缸阻力大小又可通过测试仪表随时观察自己付出力的大小而设计的。以适应力量性训练和速度性训练的不同需求。它可使原有的油缸式训练器材性能更优越,使用更方便。本技术分为单作用阻尼油缸和双作用阻尼油缸两种结构型式。单作用阻尼油缸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是由缸体焊合(1)、活塞杆(2)、活塞(3)、单向阀套(4)、弹簧(5)、浮动活塞(6)、节流阀(7)、压力测试装置(8)等元件组成。当活塞杆(2)被向外拉动时活塞(3)弹簧(5)单向阀套(4)随其一起移动,此时单向阀套(4)在弹簧(5)及油压的作用下紧紧压向活塞,使油压无法通过活塞上的小孔。油缸左腔内的油液经节流阀(7)、通道A、经内套右端上的径向孔B、流入油缸右端。调节节流阀(7),改变通油孔面积的大小即可调节油缸阻力大小。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观测压力测量装置(8)的数值可以观测到出力的大小。因活塞杆只装在活塞的一端,至使活塞两端缸筒内的装油量不等。当活塞向左移动时,左腔内排出的油液补充不了活塞右端增大的体积,使右腔产生负压,活塞(6)被吸引向左移动。当活塞杆(2)向右移动时,带动活塞(3)、单向阀套(4)、弹簧(5)一起向右移动。活塞右腔的油液经活塞上的小孔C压向单向阀套(4),压缩弹簧(5)流入左腔。此时,因节流阀处油液阻力大,所以油液基本不从节流阀处流过,节流阀失去节流作用。在此过程中,活塞左腔容纳不下右腔排出的油液,使右腔压力增加,推动浮动活塞(6)向右移动。经上述两过程,油缸即完成了向左移动时可变阻力,油缸向右移动时阻力不可调节的往复运动。双作用阻尼油缸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由缸体焊合(2)、活塞杆(1)、活塞(3)、节流阀(4)、压力测试装置(5)等元件组成。当活塞杆(1)被向外拉动时活塞(3)随其一起移动。活塞左腔油液,经节流阀(4)、通道A、经内套右端上的径向孔B、流入活塞右端。当活塞杆被向里推动时,活塞右腔油液经右端孔B、通道A、节流阀(4)流入活塞左腔。在以上两个往复过程中,调节节流阀(4),改变节流孔面积,从而调节往复运动阻力大小。压力测量装置(5)可以随时反应出运动过程中瞬时作用力的大小。本技术阻力大小随意调节和作用力直接观测的特点,满足了力量性训练和速度性训练的不同需求。即能适应健美训练的一般性要求,更适合于专业体育部门作为量值化训练的专用器材。权利要求1.本技术是一种带有流量调节装置和压力监视器的双层缸筒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装置,压力监视器和阻尼油缸三为一体。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油缸体采用双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缸筒之间即是联接油缸前后两腔的油流通道,又是油液的储存器。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装置采用轴向螺旋式转伐结构,压力监视器直接采用通用的压力表,它们都置于油缸的一个端盖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健身和体育训练器材。是对现有的阻尼油缸结构的改进。本技术结构上设有调节截流孔大小的机构,可以任意调节,以适应力量性训练和速度性训练的不同要求,并通过压力测试装置观测到自己所付出的力量的大小,达到量值化训练的目的。文档编号A63B21/008GK2107934SQ91216659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崔国泰, 李海, 王君, 吴中杰, 刘宗富 申请人:佳木斯工学院工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流量调节装置和压力监视器的双层缸筒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装置,压力监视器和阻尼油缸三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泰李海王君吴中杰刘宗富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工学院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