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准直镜、激光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内,所述准直镜固定于第一外壳内,且准直镜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外壳上,所述激光管固定于柔性电路板上,且激光管位于第二外壳内,使激光管垂直于准直镜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相对应的光通孔。该装置可调节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方便的调节准直焦距,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可大批量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激光扫描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扫描器使用的激光二极管准直装置,如图1所示,通常的结构包括:铜热沉、激光二级管、感光二级管、金属罩、铜外壳和第一准直镜,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之间位置相对固定,使用铜材料作为外壳的基本材料,利用感光二极管检测激光强度,控制电路的稳定,二极管都是绑定在容易导热的基材上,用金属罩对内部器件封装,外部连接方式是通过3个引脚焊接在主板上。这种结构缺点是: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之间位置相对固定,难于调节其准直焦距,材料成本高,产生的热量大,所以功耗大,生产加工工艺复杂,产能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该装置可调节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方便的调节准直焦距,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可大批量生产,成本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准直镜、激光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内,所述准直镜固定于第一外壳内,且准直镜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外壳上,所述激光管固定于柔性电路板上,且激光管位于第二外壳内,使激光管垂直于准直镜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相对应的光通孔。由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是活动套接,可通过调节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激光管与准直镜的准直焦距。优选地,所述激光管正对所述准直镜的中心。优选地,激光管直接绑定在柔性电路板上,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的连接焊接环节,比如引脚的焊接,这种结构使生产工艺更简单,效率更高。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塑料壳,与传统的采用筒外壳相比,塑料价格更低、密度更小,节省材料成本,使整个装置质量更轻。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套接是指,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端内侧面设置有插件,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与插件相对应的插入口,所述的插件沿插入口的走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插入口的走向与激光管和光通孔的连线平行。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套接是指,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端内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端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相对旋钮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即可调节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准直焦距,使调节方式简单有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可调节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方便的调节准直焦距,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可大批量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激光二极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激光二极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述第二外壳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激光二极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准直镜,4-激光管,5-柔性电路板;11-光通孔,12-插件,21-插入口;801-铜热沉,802-激光二级管,803-感光二级管,804-金属罩,805-铜外壳,806-第一准直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和3所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准直镜3、激光管4和柔性电路板5,所述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2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1内,所述准直镜3固定于第一外壳1内,且准直镜3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1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5固定于第二外壳2上,所述激光管4固定于柔性电路板5上,且激光管4位于第二外壳2内,使激光管4垂直于准直镜3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4相对应的光通孔11。实施例二:如图2和3所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准直镜3、激光管4和柔性电路板5,所述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2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1内,所述准直镜3固定于第一外壳1内,且准直镜3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1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5固定于第二外壳2上,所述激光管4固定于柔性电路板5上,且激光管4位于第二外壳2内,使激光管4垂直于准直镜3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4相对应的光通孔11。所述激光管4正对所述准直镜3的中心。实施例三:如图2和3所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准直镜3、激光管4和柔性电路板5,所述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2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1内,所述准直镜3固定于第一外壳1内,且准直镜3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1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5固定于第二外壳2上,所述激光管4固定于柔性电路板5上,且激光管4位于第二外壳2内,使激光管4垂直于准直镜3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4相对应的光通孔11。所述激光管4正对所述准直镜3的中心。所激光管4直接绑定在柔性电路板5上。实施例四:如图2和3所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准直镜3、激光管4和柔性电路板5,所述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2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1内,所述准直镜3固定于第一外壳1内,且准直镜3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1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5固定于第二外壳2上,所述激光管4固定于柔性电路板5上,且激光管4位于第二外壳2内,使激光管4垂直于准直镜3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4相对应的光通孔11。所述激光管4正对所述准直镜3的中心。所激光管4直接绑定在柔性电路板5上。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塑料壳。实施例五:如图2和3所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准直镜3、激光管4和柔性电路板5,所述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2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1内,所述准直镜3固定于第一外壳1内,且准直镜3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1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5固定于第二外壳2上,所述激光管4固定于柔性电路板5上,且激光管4位于第二外壳2内,使激光管4垂直于准直镜3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4相对应的光通孔11。所述激光管4正对所述准直镜3的中心。所激光管4直接绑定在柔性电路板5上。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塑料壳。所述的活动套接是指,所述第一外壳1的开口端内侧面设置有插件12,所述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与插件12相对应的插入口21,所述的插件12沿插入口21的走向移动。实施例六:如图2和3所示,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准直镜3、激光管4和柔性电路板5,所述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筒状,所述第二外壳2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1内,所述准直镜3固定于第一外壳1内,且准直镜3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1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5固定于第二外壳2上,所述激光管4固定于柔性电路板5上,且激光管4位于第二外壳2内,使激光管4垂直于准直镜3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4相对应的光通孔11。所述激光管4正对所述准直镜3的中心。所激光管4直接绑定在柔性电路板5上。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为塑料壳。所述的活动套接是指,所述第一外壳1的开口端内侧面设置有插件12,所述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与插件12相对应的插入口21,所述的插件12沿插入口21的走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准直镜、激光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筒状,第二外壳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内,所述准直镜固定于第一外壳内,且准直镜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外壳上,所述激光管固定于柔性电路板上,且激光管位于第二外壳内,使激光管垂直于准直镜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相对应的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准直镜、激光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筒状,第二外壳的开口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外壳内,所述准直镜固定于第一外壳内,且准直镜的镜面平行于第一外壳的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外壳上,所述激光管固定于柔性电路板上,且激光管位于第二外壳内,使激光管垂直于准直镜的镜面,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面设置有与激光管相对应的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管正对所述准直镜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管绑定在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心怀,周洁,王志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