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海生专利>正文

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01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仰卧起坐运动器具,适合安置于床垫一角之下,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其双足钩拉于皮带下面而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之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包括一可调长度之皮带,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梯形之皮带系持件,该梯形皮带系持件适合于放置在床垫一角之下,在皮带上还可卸地连接一拉杆,以进一步便于钩拉住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的双足。(*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用的皮带器具。用于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的运动器具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授于安东尼、美力罗等人的美国专利4,515,361中揭示了一种仰卧起坐运动器具,该器具包括在其相对端互相铰接的两个矩形构件。其中之一的矩形构件适于插在床垫子下面,使该器具由于摩擦力和床垫子之重力而夹持在垫子下面。另一矩形构件为具有一可调拉杆之矩形架,使用者在做各种健身运动时可用手抓牢此拉杆,或将其足部由此拉杆钩拉住。但这种器具比较苯重,而且有较多之硬边可能碰伤用它做健身运动的使用者。另一种仰卧起坐运动器具揭示于诺曼·W·维尔特的美国专利4,378,939中,该器具包括一适于以压力夹和蝶形螺母装在床架上的器具板,一以枢轴连接于器具板且可绕枢轴转动的转动臂,以及一系于转动臂之椭圆环。但此器具也有较多不足之处,而其设计是专为在金属床架上长久固定之用,所以并非便携器械,其运用甚受局限。又由于其主要包含金属零件,具有较多金属边缘,故而在做健身运动时也易使得使用者受到碰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用并适合在床上做仰卧起坐运动的器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极少金属零件之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它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其重量轻而体积小,适于旅行携带。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它适合放置于床架与床垫之间的一角,如此,就可由使用者将其双足钩拉于皮带状物之下而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本专利技术之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包括一可调长度之皮带状物,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梯形的皮带系持件,该梯形皮带系持件适合置于床垫一角之下。左皮带状物上还可拆卸地连结一拉杆,以便进一步钩拉住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的双足。本专利技术现就参阅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便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 表示使用者正使用本专利技术之仰卧起坐皮带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该仰卧起坐器具已安置于床垫下之一角。图2 表示使用者正使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之仰卧起坐器具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该仰卧起坐器具已安置于床垫之一角。图3 是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之透视图。图4 是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之零件分解图。图5 是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系持件之正面图(前视图)。图6 是图5之皮带系持件之平面图(俯视图,由于底面一样,仰视图从略)。图7和图8分别是足拉杆之俯视图和前视图。图9至11分别是足接杆连接件之俯视图、前视图和侧视图。图12至15分别是皮带连接件之断面图、俯视图、前视图和侧视图。图16表示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系持件系著于床架之一种方式。图17表示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系持件用螺钉固定于床架之一种方式。现请详细阅附图,其中各附图始终以相同之标号表示相同之零部件。图1中以标号1总的表示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正由使用者用来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该仰卧起坐器具设计得可以固定在床垫子2之一角。使用者之双足在做运动时由皮带1以及连结在皮带1上的拉杆3所钩拉住。此足拉杆3之结构稍后将予详细说明。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1的透视图。该仰卧起坐器具1包括一最好呈梯形形状之皮带系持件4,如图4至6所进一步表示那样,该皮带系持件4是由一片梯形金属板5所制成。在板5之每一斜边5′上整体地形成横向轴孔6,以便插入连结销7。金属板5最好复一层橡皮8,令更安全及不损床垫,而橡皮8之外表面,即上下两面最好提供一系列的凸点9,以增加其摩擦力。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器具1包括第一皮带部1′和第二皮带部1″。第一皮带部1′之一端以连结销7枢连于系持件4之一斜边且可绕连结销7转动。第二皮带部1″也由另一连结销7枢连接系持件4之另一斜边且也可绕此连结销7转动。第一皮带1′和第二皮带部1″的自由端则以通常之皮带扣可卸开地相互连接,图中皮带扣总的以标号10表示。第一和第二皮带部1′和1″可以由尼龙或任何其他合适之材料制成。如图7和图8所示,本仰卧起坐器具还包括一足拉杆3,此足拉杆3最好呈狭长金属板13状,其两端均复以弹性包覆物14,以起软垫效果。足拉杆3藉助一足拉杆连结件15及一皮带连结件16可脱卸地连结于仰卧起坐皮带1,如图9至15所详示。在足拉杆连结件15上设有开口槽17,板13便可插入并穿过该开口槽17,使足拉杆连结件15处于足拉杆3的中心部位。足拉杆连结件15上设有一T形榫槽18,而在皮带连结件16上则整体地形成一T形榫头19,它们分别在图4表示。如此,藉助于T形槽18和T形榫19,该足拉杆连结器15便可滑动地连结至皮带连结件16上。在皮带连结件16上还设有一槽20,皮带部1′便可插入并穿过此槽,使得该皮带连结件16可滑动地连结在皮带部1′上。使用者准备做仰卧起坐运动时,可将皮带系持件4放置于床垫一角之下,如图1和图2所示,使得皮带部1′和1″从垫子之两边向上伸展并且围绕于该垫子角部之上表面。由于第一皮带部1′比第二皮带部1″长,所以皮带扣10将全部靠在垫子的一侧面,且远离皮带1可能与使用者足部接触之部位。这样便可消除使用者在做仰卧起坐运动时受其碰伤之可能性。皮带扣10相对于床垫的位置,可以用置于第二皮带部1″自由端之常用皮带长度调节件11予以调节。此外,皮带1围绕垫子角之松紧程度可以用置于第一皮带部1′自由端之常用皮带长度调节件12予以调节。使用者可以藉助皮带部1′以及足拉杆3之钩拉而进行仰卧起坐运动。以此方式使用时,使用者须以双足放在皮带部1′下面以其足跟腱紧靠足拉杆3之相应部位而钩拉住本仰卧起坐器具,如图1所示。或者,使用者可以仅仅藉助皮带部1′之单独钩拉而进行仰卧起坐运动。这样,足拉杆3和足拉杆连结件15便可从皮带连结件16卸下,然后使皮带连结件16沿皮带部1′滑向旁边,以使其远离做仰卧起坐运动时的使用者之双足可能碰到之皮带部位。这样,便可使本专利技术之仰卧起坐皮带器具更安全舒适。按照上述之仰卧起坐运动器具,本专利技术之仰卧起坐器具系持件4可以简便地放置于床垫和床架之间无需任何另加固定。该系持件4,由于皮带部围绕垫子角于运动时两边拉紧以及垫子之重量而保持适当位置。而且,特殊设计之系持件4,如图6所示,与床垫之间的摩擦力也有助于系持件4保持在所需之位置。然而,仅当床垫较厚且刚劲时,此简便放置才可进行。因为床垫的重量同时也支持使用者起坐时的拉力,所以如果在相当薄而软之床垫下使用本仰卧起坐皮带器具,则就需运用另加的固定手段。图16和1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仰卧起坐皮带之皮带系持件4置于较薄床垫2′下之固定方法。图16示出了一种金属棚床以及由许多金属绷簧构成的床垫支持架。在这种床上,皮带系持件4可以经由绳带之类穿过其上之开口25系著于该床架上。这种方法也可在停止使用此仰卧起坐皮带时很容易将绳带解开而移去此仰卧起坐皮带。图17示出了一具金属或者木质床架之卧床,该床架上面以木板作为床垫支持架。在这种床上,可藉助螺钉件24穿过设置于邻近梯形系持件4斜边之螺孔26而将该系持件4旋紧于木质床架板之角上。甚至在任何长板凳或者地板上皆可固定。虽则本专利技术之仰卧起坐皮带器具已于上述说明用作为仰卧起坐运动器具,但也可推而广之作为在床上进行其他形式健身运动的器具。由于仰卧起坐运动皮带是被置于床之一角,故而在床上可以对角地进行仰卧起坐或其他形式健身运动,从而使得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置于有床垫之床上的仰卧起坐运动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a)围绕床垫一角而安设之皮带状物,(b)用于调节该皮带状物长度之长度调节件,(c)用于系持该皮带状物并适合放置于该床垫一角之下,以便在运动期间保持该皮带状物围绕该床垫角之系持件,所述之系持件成一平面梯形板件,概略与床垫之边缘角落搭配及适合放置于床垫一角之下并由所述皮带状物以及床垫之重量保持在适当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雷海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