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961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包括导热模块、散热模块及液体供应模块。导热模块包括一用于接触发热源的第一导热基板及一设置在第一导热基板上的第二导热基板。散热模块设置在导热模块上。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导热模块上,以覆盖散热模块。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外罩壳体及一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且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导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都大于散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且散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大于导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央处理器(CPU)处理速度与效能的提升,使得目前CPU的产热量增加,而较高的工作频率,也使得工作时的瓦数相对地提升,其所产生的高温会使CPU减低寿命,尤其当过多的热量未能有效排除时,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为解决CPU过热的问题,一般都采用散热器及风扇的组合,以强制冷却的方式将热量排除,而达到维持CPU的正常运作的效果。然而,现有的风扇于高转速下所产生的扰人噪音及高耗电量,常是制造业者所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困扰,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因应而生。现有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包括一座体及一设置在座体上的盖体,其中座体具有多个散热片,座体的底部会直接接触一发热源,并且盖体具有一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如此,通过座体的底部与发热源的接触,以使得发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能传导到多个散热片上,然后再通过冷却液于进水孔及出水孔之间的循环流动,以将多个散热片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包括:一导热模块、一散热模块及一液体供应模块。所述导热模块包括一用于接触发热源的第一导热基板、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上的第二导热基板、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及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的导热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二毛细结构,所述
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形成一填充有工作液体的密闭容置空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及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都容置在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模块上;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导热模块上,以覆盖所述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覆盖所述散热模块的外罩壳体、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及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散热模块的上方的分流板,且所述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其中,所述导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都大于所述散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且所述散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大于所述导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本专利技术另外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导热基板、一第二导热基板、及多个导热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且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二毛细结构;将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形成一填充有工作液体的密闭容置空间,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及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及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都容置在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将一散热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其中多个散热鳍片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上;以及,将一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以覆盖所述散热基板及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其中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覆盖所述散热基板及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外罩壳体、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及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上方的分流板,且所述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本专利技术另外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导热基板、一第二导热基板、及多个导热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且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的一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第二毛细结构;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的一第二表面上形成多个散热鳍片;将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形成一填充有工作液体的密闭容置空间,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及所述第二导
热基板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及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都容置在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以及,将一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以覆盖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其中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覆盖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外罩壳体、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及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上方的分流板,且所述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热模块的侧视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热模块的侧视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a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a的上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b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b的上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c的其中一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c的另外一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另一种散热模块的上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2a的侧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2a的上视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2b的侧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2b的上视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2c的其中一剖面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2c的另外一剖面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导热模块的侧示分解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S;导热模块1;密闭容置空间100;第一导热基板11;第一毛细结构110;第二导热基板12;第二毛细结构120;第一表面1201;第二表面1202;导热支撑件13;工作液体L;散热模块2;散热基板20;中间凸出部200;散热鳍片21;转角R;第一鳍片部211;顶端部2110;第二鳍片部212;导流通道213;初始基板2’;基底20’;凸出体21’;第一凸出部211’;第二凸出部212’;高度h1、h2、h3、h4;初始鳍片21”;液体供应模块3;外罩壳体30;径流式离心泵31;液体输入口311;液体输出口312;分流板32;分流板开口320;冷却液体W;发热源H。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揭示有关“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图式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先予叙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包括一用于接触发热源的第一导热基板、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上的第二导热基板、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及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的导热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形成一填充有工作液体的密闭容置空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及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都容置在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模块上;以及一液体供应模块,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导热模块上,以覆盖所述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覆盖所述散热模块的外罩壳体、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及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散热模块的上方的分流板,且所述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其中,所述导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都大于所述散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且所述散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大于所述导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包括一用于接触发热源的第一导热基板、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上的第二导热基板、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及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的导热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形成一填充有工作液体的密闭容置空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及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都容置在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模块上;以及一液体供应模块,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导热模块上,以覆盖所述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覆盖所述散热模块的外罩壳体、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及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散热模块的上方的分流板,且所述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其中,所述导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都大于所述散热模块整体的导热系数及均温性,且所述散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大于所述导热模块整体的散热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基板及多个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上的散热鳍片,且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排列成四个转角都呈现圆弧的一四边形散热鳍片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散热鳍片由两个被弯折的第一鳍片部与一连接于两个被弯折的所述第一鳍片部之间的第二鳍片部所组成,每一个被弯折的所述第一鳍片部的一顶端部朝同一方向弯折且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鳍片部,如此以形成多个导流通道,且每一个所述导流通道形成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鳍片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液体通过所述径流式离心泵的带动从至少一所述液体输入口进入所述外罩壳体内,且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所述分流板的一分流板开口,以流向多个所述第二鳍片部并进入多个导流通道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多个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的散热鳍片,且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排列成四个转角都呈现圆弧的一四边形散热鳍片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散热鳍片由两个被弯折的第一鳍片部与一连接于两个被弯折的所述第一鳍片部之间的第二鳍片部所组成,每一个被弯折的所述第一鳍片部的一顶端部朝同一方向弯折且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鳍片部,如此以形成多个导流通道,且每一个所述导流通道形成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鳍片部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液体通过所述径流式离心泵的带动从至少一所述液体输入口进入所述外罩壳体内,且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所述分流板的一分流板开口,以流向多个所述第二鳍片部并进入多个导流通道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具有一被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所围绕的中间凸出部,多个所述散热鳍片连接于所述中间凸出部且相对于所述中间凸出部以呈放射状排列,且每一个所述散热鳍片为笔直状或弯曲状。9.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导热基板、一第二导热基板、及多个导热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且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具有多个第二毛细结构;将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形成一填充有工作液体的密闭容置空间,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及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及多个所述导热支撑件都容置在所述密闭容置空间内;将一散热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其中多个散热鳍片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上;以及将一液体供应模块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以覆盖所述散热基板及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其中所述液体供应模块包括一覆盖所述散热基板及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外罩壳体、一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上的径流式离心泵、及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上方的分流
\t板,且所述径流式离心泵具有至少一液体输入口及至少一液体输出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散热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上的步骤之前,更进一步包括: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以形成一初始基板,其中所述初始基板具有一基底及一从所述基底向上凸出的凸出体,所述凸出体具有两个从所述基底向上凸出且彼此分离的第一凸出部、及一从所述基底向上凸出且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之间的第二凸出部,且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顶面相对于所述基底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顶面相对于所述基底的高度;通过铲削的方式,将所述凸出体加工成多个彼此分离且朝一直线方向依序排列的初始鳍片,其中每一个所述初始鳍片具有两个分别由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加工转换而成的第一鳍片部及一由所述第二凸出部加工转换而成的第二鳍片部,所述第二鳍片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鳍片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鳍片部的顶端相对于所述基底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鳍片部的顶端相对于所述基底的高度;以及通过铣削的方式,使每一个所述第一鳍片部的一顶端部朝同一方向弯折且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鳍片部,如此以形成多个导流通道,其中每一个所述导流通道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发张世宜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