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52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机,包含一本体、可在该本体上建构出一椭圆形运动轨迹的二滑动组件、可在该滑动组件上俯仰浮动的二踏板组件,及可前、后位移地连结该本体与该踏座的二连动组件。借此,当该等踏板组件依循椭圆形轨迹运动时,该等连动组件可在位移的过程中,牵引该踏座浮动,使运动者的脚部动作符合人体工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椭圆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板可俯仰偏摆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椭圆机。
技术介绍
参图1,以台湾公告第578578号专利案为例,该椭圆运动机1主要包含有一基座11、立置在该基座11一前端部111的一仪表板架12、可旋动的架置在该基座11上且邻近该前端部111的二曲柄13、分别与该等曲柄13枢接且滑行于该基座11一后端部112的二踏板轴14、分别固设在该等踏板轴14上的二踏板15、分别与该仪表板架12枢接的二摆臂16,及分别与该摆臂16枢接且与该踏板15枢结的二连杆17。借此,使用者只需站立在该等踏板15上,分别施予该等踏板轴14一向前、向后的滑移力,就可以在等踏板轴14一端随该等曲柄13依循圆形轨迹转动,及以另一端沿该基座11后端部111线性滑移的情形下,建构出一近椭圆形的运动轨迹,使站立在该等踏板15上的使用者,达到强健腿部肌肉的目的。上述构造虽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其却于实际使用时,仍存有以下未臻理想的缺失而亟待解决由于该等踏板15是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该等踏板轴14顶面,而无法改变与该等踏板轴14间的定位角度,因此,当该等踏板轴14依循椭圆轨迹运动时,会因为角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仰倾角度,使该等踏板15随该等踏板轴14的斜度倾斜,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该等踏板15并不能全程提供使用者的脚部一平稳的支撑效果,致使部份的运动行程,尤其是在该等踏板轴14行进至上、下极点时,都有会脚跟提起而凌空的情形,在这种状况下,使用者很容易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拉扯脚筋的状况发生,使双脚易感疲乏,无法负荷长时间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踏板组件俯仰动作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椭圆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椭圆机包含一本体、二滑动组件、二踏板组件及二连动组件。该本体具有一基座、立置在该基座一前端部的一仪表板架,及可旋动的架置在该基座上且邻近该基座前端部的二曲柄。该等滑动组件分别具有一滑动杆,该滑动杆是以一前端与该曲柄枢结形成连动,及以一后端滑行于一平面,而建构出一椭圆形运动轨迹。该等踏板组件分别具有一踏座,该踏座是以一前端枢设在该滑动杆一顶面,使一后端可上、下摆动。该等连动组件是分别具有可前、后位移地连结该本体与该踏座一侧面的一连杆,该连杆可在位移过程中牵引该踏座后端相对于该滑动杆上下浮动。本专利技术可以使该等踏座依循椭圆轨迹前俯或后仰浮动,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该等踏座41可随时与使用者的脚部保持贴近状态,全程提供使用者的脚部一支承效果,使脚跟不需提起或悬空,能有效减少运动伤害,及提升运动时的舒适性及顺畅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正视图,说明一般的椭圆运动机。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一椭圆机的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部份顶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二踏座与二滑动杆枢结的情形。图4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等踏座依循椭圆轨迹俯仰浮动的情形。图5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等踏座依循椭圆轨迹俯仰浮动的情形。图6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等踏座依循椭圆轨迹俯仰浮动的情形。图7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等踏座依循椭圆轨迹俯仰浮动的情形。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椭圆机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本体2、二滑动组件3、二踏板组件4及二连动组件5。该本体2具有一基座21、立置在该基座21一前端部211的一仪表板架22、形成在该基座21一后端部212的一轨座23,及可旋动的架置在该基座21上且邻近该基座21前端部211的二曲柄24。该等滑动组件3分别具有一滑动杆31及一U型耳座32。该滑动杆31是以一前端311与该曲柄24枢结形成连动,及以一后端312滑行于该轨座23上。该U型耳座32是形成在该滑动杆31一顶面313且邻近该后端312。该等踏板组件4分别具有一踏座41、一枢轴42及一踏板43。该踏座41是以一前端411穿置在该耳座32间,该枢轴42是贯穿该耳座32与该踏座41前端411,使该踏座41与该滑动杆31枢结,及使一后端412可上、下摆动。该踏板43是固设在该踏座41顶面,用以供运动者踩站。该等连动组件5分别具有相互枢接的一摆臂51与一连杆52。该摆臂51是以其约略中间部位与该仪表板架22枢结,并具有形成在一顶端且可供运动者抓握的一握把511。该连杆52是以一前端与该摆臂51一底端枢接,及以一后端与该踏座41一外侧面413固接,可在摆动过程中牵引该踏座41后端412上、下浮动。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二连接销53分别同时横向贯穿该连杆52与该踏座41(如图3所示),借以使该连杆52与该踏座41相对固定。参图4~图7,当使用者站立在该等踏板42上,且双脚循环踩踏运动时,该等滑动杆31除了会以前端311随该等曲柄24依循圆形轨迹转动,及以后端312沿该轨座23线性滑移,驱使该二踏板组件4沿着预定的椭圆轨迹相对绕转,而该等进行椭圆运动的踏座41会迫使与其固接的连杆52前后往复位移,并连动该等摆臂51前后摆动,此时,由于该等连杆52的后端是依循踏座41的椭圆轨迹,而前端则是被限制在一钟摆轨迹上(当然亦可设计成其它形式,例如连杆前端可前后滑移地设在本体的一滑轨),因此,该等连杆52在运动时会周期性地改变倾斜角度,并且迫使该等踏座41随其角度变化而带动其上的踏板43俯、仰摆动。在运动行程的最低点时,该等踏板43的踩踏面大致平行于地面(图6),其它时间则是前低后高,并且大约在最高点时呈现最大俯角(如图4)。借此,该等踏座41上的踏板43会是以前端(脚趾端)为基准沿椭圆轨迹运动,该等踏板43后端(脚跟端)则是规律地升高、降低,及与运动者的脚部保持贴近状态,全程提供使用者的脚部一支承效果,使脚部的运动自然舒适,不易产生伤害,而能符合人体工学。值得一提的是,该等踏座41是以前端411枢设在该等滑动杆31上,可以使后端412具有较大的摆动幅度,以达到全程提供支承效果,且由于该等踏座41是承受由上向下的踩踏压力,因此,除了可以该等滑动杆31相对该等踏座41提供一支撑的效果外,在该等踏座41浮动的过程中,该等与踏座41固结的连杆52,也会形成一辅助的支承作用,借此,使该等踏座41的枢结部位受力均衡,可以避免承受过力的扭力,而能提升浮动时的顺畅性。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机,包含一本体,具有一基座、立置在该基座一前端部的一仪表板架,及可旋动的架置在该基座上且邻近该基座前端部的二曲柄;二滑动组件,分别具有一滑动杆,该滑动杆是以一前端与该曲柄枢结形成连动,及以一后端滑行于一平面,而建构出一椭圆形运动轨迹;二踏板组件,分别具有一踏座,该踏座是以一前端枢设在该滑动杆一顶面,使一后端可上、下摆动;及二连动组件,分别具有一连杆,该连杆是以一后端连结于该踏座一侧面,及以一前端可前后位移地设在该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机,其特征在于,该等滑动组件还分别具有形成在该滑动杆顶面且邻近后端的一U型耳座,该等踏板组件还分别具有一枢轴,且该等踏座前端是分别穿置在该耳座间,该枢轴是贯穿该耳座与该踏座前端,使该踏座与该滑动杆枢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机,其特征在于,该等连动组件分别还具有一摆臂,且该摆臂是与该仪表板架枢结,并以一底端与该连杆的前端枢接。4.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椭圆机,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机,包含:一本体,具有一基座、立置在该基座一前端部的一仪表板架,及可旋动的架置在该基座上且邻近该基座前端部的二曲柄;二滑动组件,分别具有一滑动杆,该滑动杆是以一前端与该曲柄枢结形成连动,及以一后端滑行于一平面,而建构 出一椭圆形运动轨迹; 二踏板组件,分别具有一踏座,该踏座是以一前端枢设在该滑动杆一顶面,使一后端可上、下摆动;及二连动组件,分别具有一连杆,该连杆是以一后端连结于该踏座一侧面,及以一前端可前后位移地设在该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宏茂黄得彰
申请(专利权)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