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喆专利>正文

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825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4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其包括内穿装有吸引软管的操作杆,吸引软管与负压吸引机连接,所述操作杆内还穿装有进液软管,所述进液软管的后端部与液泵连接,操作杆的前端装有可定位转动的操作头,操作头上装有分别与吸引软管和进液软管连接的吸引头和液刀头,液刀头包括后端与进液软管连通的扁平管体,扁平管体的前端设有供液体喷流而出形成液刀且呈长条状的出液缝,操作杆上装有控制吸引软管与吸引头通断的吸引控制器和控制进液软管中液流压力的清除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损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垂体瘤是一组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肿瘤。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垂体瘤的位置在鞍区,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海绵窦、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所以手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目前手术方法有经蝶窦、开颅两种方式,大约90%以上的垂体瘤都可以采取内镜下经蝶窦手术方式进行切除。瘤体直径大于3厘米与视神经粘连或视力受损的肿瘤须先行手术治疗,手术必须达到视神经充分减压。在进行垂体瘤切割手术时,因肿瘤性质绝大多数较软,易于刮除和低压吸除,因而大多采用剥离器剥离以及吸引管吸引,为防止肿瘤\被膜\或鞍隔过早塌陷入鞍内影响周围肿瘤的切除,应按先周边后中心的切除顺序,目前,经蝶窦伸入进行剥离刮除或吸除的方式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即经蝶窦伸入剥离器或者吸引管进行操作,由于蝶窦伸入空间有限,并且需要使用内窥镜进行窥视,因而手术医师进行剥离器以及吸引管的反复交替使用,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并且通过剥离器进行强行剥离时,对医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高,可能发生肿瘤\被膜\供血血管断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现象,也可能导致鞍膈破损出现脑脊液漏,对质地硬韧粘连明显的肿瘤很难彻底切除从而影响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使用该清除装置可彻底切割垂体瘤,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包括内穿装有吸引软管的操作杆,吸引软管与负压吸引机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操作杆内还穿装有进液软管,所述进液软管的后端部与液泵连接,操作杆的前端装有可定位转动的操作头,操作头上装有分别与吸引软管和进液软管连接的吸引头和液刀头,液刀头包括后端与进液软管连通的扁平管体,扁平管体的前端设有供液体喷流而出形成液刀且呈长条状的出液缝,操作杆上装有控制吸引软管与吸引头通断的吸引控制器和控制进液软管中液流压力的清除控制器。采用上述结构后,经蝶窦伸入上述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通过操控操作头使其达到垂体瘤位置时,操作头与操作杆可形成一定夹角,液泵向进液软管中供液,液刀头形成的液刀对垂体瘤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开启负压吸引机,通过吸引头进行吸引,并且可以液刀切割和吸引头吸引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避免了因强行剥离以及强大的负压吸引造成的手术损伤,另外,通过操作杆上的吸引控制器以及清除控制器的控制,可以随时切换吸引以及液刀切割的状态,操作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技能要求,也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所述操作头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在操作杆的前端,支撑轴上固装有弹性齿轮,弹性齿轮上环布有弹性齿,所述操作头后部设有可与弹性齿啮合且受力后可相互转动的弧形内齿圈。所述操作头上固装有支撑轴,支撑轴转动连接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操作杆内连接有驱使支撑轴转动的拉杆,拉杆上装有滑动连接在操作杆外表面的角度驱动手柄。所述吸引控制器包括连接在吸引软管上的吸引阀门,所述操作杆上装有控制吸引阀门的按动开关。所述清除控制器包括连接在操作杆内的限流槽体,限流槽体内设有供进液软管穿过的限流槽,限流槽的槽底自前往后逐渐向内倾斜设置,所述操作杆表面上滑动连接有调压滚轮,调压滚轮沿操作杆滑动时调压滚轮与限流槽的槽底配合共同挤压进液软管。所述操作头内装有增压接头,增压接头的内腔自后往前分为膨大腔和增压小孔,膨大腔的直径远大于增压小孔的直径,增压接头的膨大腔与进液软管连通、增压小孔与所述液刀头连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损伤的优点。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操作头连接在操作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操作杆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为方便描述,以图1中右侧为该装置的前方,该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包括内穿装有吸引软管3的操作杆2,吸引软管3与负压吸引机连接,负压吸引机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并且未在图中示出,其基本结构包括负压风机以及存储箱,负压风机产生负压,并通过吸引软管将垂体瘤吸引排送到存储箱中,所述操作杆2内还穿装有进液软管1,所述进液软管1的后端部与液泵连接,液泵采用叶轮泵即可,其具体结构也为现有技术,在图中也未示出,液泵可向进液软管中通入医用水或医用消毒液等液体,操作杆2的前端装有可定位转动的操作头21,操作头21上装有分别与吸引软管3和进液软管1连接的吸引头4和液刀头5,液刀头5包括后端与进液软管连通的扁平管体,扁平管体的前端设有供液体喷流而出形成液刀且呈长条状的出液缝,在图3中,本实施例中的扁平管体外形呈方形,当然其整体可以称弧形等其他形状,根据垂体瘤的位置以及形状,可以采用不同形状的扁平管体,并且扁平管体的内腔自后向前逐渐变小,从而使形成的液刀更加锋利,操作杆2上装有控制吸引软管3与吸引头4通断的吸引控制器和控制进液软管1中液流压力的清除控制器。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下述结构实现操作头的定位转动,所述操作头21通过支撑轴6转动连接在操作杆2的前端,支撑轴6上固装有弹性齿轮7,弹性齿轮7上环布有弹性齿,所述操作头21后部设有可与弹性齿啮合且受力后可相互转动的弧形内齿圈8,也就是说,弧形内齿圈8的内表面设有与弹性齿啮合的内齿,并且内齿与弹性齿之间略有间隙,当固定操作杆2同时转动操作头21时,弹性齿与内齿之间可以产生相互转动,当外力取消即不再转动操作头时,内齿与弹性齿啮合使操作头21与操作杆2定位,形成一定的夹角,便于液刀切割垂体瘤。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吸引控制器包括连接在吸引软管3上的吸引阀门11,吸引阀门1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按触式电磁阀门即可,所述操作杆2上装有控制吸引阀门的按动开关12,即按下按动开关12后,电磁阀门导通,松开按动开关后,电磁阀门截止,此种结构的电磁阀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清除控制器包括连接在操作杆2内的限流槽体13,限流槽体13内设有供进液软管1穿过的限流槽,限流槽的槽底自前往后逐渐向内倾斜设置,所述操作杆2表面上滑动连接有调压滚轮14,具体来说,操作杆2的外表面上固接有耳座,两耳座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前后设置的滑槽,调压滚轮14的轮轴两端分别插装在滑槽中,从而实现了调压滚轮14的前后滑移且调压滚轮可绕自身轮轴旋转,调压滚轮14沿操作杆2滑动时调压滚轮14与限流槽的槽底配合共同挤压进液软管,即当调压滚轮14沿操作杆向后滑动时,此时调压滚轮自身滚动,调压滚轮14与限流槽的间隙越来越小,从而挤压到进液软管1,使进液软管1中流通的液体液压变大,可以增大液刀的锋利程度,并且可以使调压滚轮14的内表面完全贴靠到限流槽的槽底上,从而封闭进液软管1,实现了进液软管的关闭。如图3所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包括内穿装有吸引软管(3)的操作杆(2),吸引软管(3)与负压吸引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杆(2)内还穿装有进液软管(1),所述进液软管(1)的后端部与液泵连接,操作杆(2)的前端装有可定位转动的操作头(21),操作头(21)上装有分别与吸引软管(3)和进液软管(1)连接的吸引头(4)和液刀头(5),液刀头(5)包括后端与进液软管连通的扁平管体,扁平管体的前端设有供液体喷流而出形成液刀且呈长条状的出液缝,操作杆(2)上装有控制吸引软管(3)与吸引头(4)通断的吸引控制器和控制进液软管(1)中液流压力的清除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包括内穿装有吸引软管(3)的操作杆(2),吸引软管(3)与负压吸引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杆(2)内还穿装有进液软管(1),所述进液软管(1)的后端部与液泵连接,操作杆(2)的前端装有可定位转动的操作头(21),操作头(21)上装有分别与吸引软管(3)和进液软管(1)连接的吸引头(4)和液刀头(5),液刀头(5)包括后端与进液软管连通的扁平管体,扁平管体的前端设有供液体喷流而出形成液刀且呈长条状的出液缝,操作杆(2)上装有控制吸引软管(3)与吸引头(4)通断的吸引控制器和控制进液软管(1)中液流压力的清除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头(21)通过支撑轴(6)转动连接在操作杆(2)的前端,支撑轴(6)上固装有弹性齿轮(7),弹性齿轮(7)上环布有弹性齿,所述操作头(21)后部设有可与弹性齿啮合且受力后可相互转动的弧形内齿圈(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切割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头(21)上固装有支撑轴(6),支撑轴(6)转动连接在操作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王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