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智能机械领域,具体的说一种医疗保健按摩智能机器人专用脚底脚趾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从部位上来说,按摩可分为头部按摩、颈部按摩、腰部按摩、背部按摩、臀部按摩、腿部按摩以及脚部按摩等。当人们站立、跑步或者乘坐时间过长时都会出现双脚酸痛或者麻木的现象,有时工作之余趴着休息的时候或者夜间睡觉的时候也会出现偶尔脚部抽筋的情况,以上情况的发生都给人们带来一定身心健康的影响,因为人体脚部是穴位和血液流通集中比较多的人体部位,因此,时刻保持人体脚部血液流通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益处的,从而脚部按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热爱;脚部按摩可调动人体的内部潜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特别对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促进血液循环之顺畅,疏通人体能源循环管道之障碍,促进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与各器官系统间的协调,增进内分泌之平衡,缓和趋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保健按摩智能机器人专用脚底脚趾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脚底按摩装置和脚趾按摩装置;所述的外壳体呈足式状结构,外壳体下端设置有安装层,外壳体中部设置有隔板层,外壳体上端设置有置脚层,且外壳体安装层和置脚层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外壳体隔板层采用柔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脚底按摩装置分别均匀对称安装在外壳体下端的安装层内,脚趾按摩装置位于外壳体正前方;所述的脚底按摩装置包括定平台、动平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末端执行器和驱动装置;所述的定平台和动平台均为圆盘状结构,且动平台位于定平台正上方;所述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的数量均为二,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均位于定平台和动平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保健按摩智能机器人专用脚底脚趾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脚底按摩装置和脚趾按摩装置;所述的外壳体呈足式状结构,外壳体下端设置有安装层,外壳体中部设置有隔板层,外壳体上端设置有置脚层,且外壳体安装层和置脚层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外壳体隔板层采用柔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脚底按摩装置分别均匀对称安装在外壳体下端的安装层内,脚趾按摩装置位于外壳体正前方;所述的脚底按摩装置包括定平台、动平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末端执行器和驱动装置;所述的定平台和动平台均为圆盘状结构,且动平台位于定平台正上方;所述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的数量均为二,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均位于定平台和动平台之间,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的两端均分别与定平台和动平台相连接,且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的水平安装角度为90度;所述的末端执行器位于动平台正上方;所述的驱动装置位于定平台和动平台之间,且驱动装置与定平台上端面相固定;所述的脚趾按摩装置包括外壳罩、按摩执行器、对开合页、固定板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外壳罩呈扇形柱状壳体结构,外壳罩前端面上开设有U型套槽,且外壳罩前端面上的U型套槽安装在外壳体置脚层正前端,按摩执行器位于外壳罩内部,外壳罩下端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对开合页进行连接,角度调节机构位于固定板上方;其中:所述的第一支链包括第一耳座、虎克铰、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球铰链、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振动弹簧;所述的第一耳座固定在定平台上端面上,第一耳座与第一电动推杆下端之间采用虎克铰进行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上端与第一球铰链相连接,第一球铰链通过第一连接柱固定在动平台的下端面上,第一振动弹簧绕套在第一电动推杆上;所述的第二支链包括第二耳座、转动销、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球铰链、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振动弹簧;所述的第二耳座固定在定平台上端面上,第二耳座与第二电动推杆下端之间采用转动销进行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上端与第二球铰链相连接,第二球铰链通过第二连接柱固定在动平台的下端面上,第二振动弹簧绕套在第二电动推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妍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好迈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