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一种具有内置温控腔的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模具的规格繁多,其中挤出模具是用来完成挤出成型工艺的主要模具之一,主要是利用压力将经过热熔等处理过的塑料通过分料器挤入芯棒和口模间成型。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挤出模具在口模上的设计不合理,挤出模具内部的温度无法控制,导致挤出成型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产品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内置温控腔的挤出模具,解决传统的挤出模具在口模上的设计不合理,挤出模具内部的温度无法控制,导致挤出成型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产品的整体品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内置温控腔的挤出模具,包括导入模,所述的导入模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过渡板,所述的过渡板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的第三支撑板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
板,所述的第一汇流板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板,所述的第二汇流板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口模,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汇流板、第二汇流板和口模内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挤出流道,所述的过渡板内部横向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的过渡板外侧壁对应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位置分别具有向外凸起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口模内部开设有横置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内部近挤出流道位置开设有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内置温控腔的挤出模具,包括导入模(1),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入模(1)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过渡板(2),所述的过渡板(2)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5),所述的第三支撑板(5)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板(6),所述的第一汇流板(6)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板(7),所述的第二汇流板(7)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口模(8),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第一汇流板(6)、第二汇流板(7)和口模(8)内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挤出流道(9),所述的过渡板(2)内部横向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10)和第二冷却流道(11),所述的过渡板(2)外侧壁对应第一冷却流道(10)和第二冷却流道(11)位置分别具有向外凸起的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所述的口模(8)内部开设有横置第三冷却流道(14),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第一汇流板(6)和第二汇流板(7)内部近挤出流道(9)位置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冷却流道(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置温控腔的挤出模具,包括导入模(1),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入模(1)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过渡板(2),所述的过渡板(2)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5),所述的第三支撑板(5)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汇流板(6),所述的第一汇流板(6)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汇流板(7),所述的第二汇流板(7)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口模(8),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第一汇流板(6)、第二汇流板(7)和口模(8)内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挤出流道(9),所述的过渡板(2)内部横向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10)和第二冷却流道(11),所述的过渡板(2)外侧壁对应第一冷却流道(10)和第二冷却流道(11)位置分别具有向外凸起的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所述的口模(8)内部开设有横置第三冷却流道(14),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第一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赤,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鸿迪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