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架、塔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7493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架、塔及装置,其框架包括第一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容器框架,第一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容器框架均包括底架、电力电容器组和两个侧架,电力电容器组置于底架的上端;电力电容器组和底架之间设置有硅橡胶板;两个侧架固定置于电力电容器组的两侧,且两个侧架的底部与底架固定连接;电力电容器组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钢架,两个第一固定钢架的两端均与两个侧架的上端通过T型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钢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固、抗震能力强,能通过9度抗震试验验证,安全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占地少,现场安装和检修工作量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架、塔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提供无功功率补偿、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压质量,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压电容器装置。多台电容器经过串并联接后,直接接到交、直流母线上,这些电容器装置都需要采用分级绝缘,也就是每两层电容器之间及电容器和地之间必须用绝缘子隔开。而电容器装置的额定运行电压、额定容量和爬距要求很高,电容器装置的层数很多,塔架的高度很高。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用110kV支撑式电容器塔架的高度就超到7m;单个塔架重量达到16吨;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用500kV支撑式电容器塔架的高度就超到9m;单个塔架重量达到24吨。而对电容器塔架抗震影响最大的两个参数是塔架的高度和重量,因此电容器塔架的抗震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做深入研究。我国位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容器装置塔架的设计必须考虑抗震问题,根据国标GB5026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设防。当变电站所处地理位置的地震烈度为8度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容器装置塔架的设计需要按9度进行设防。为了解决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容器装置塔架9度高抗震问题,采
用悬吊式结构和斜塔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电容器塔架的抗震能力,但面临成本太高、占地面积大、生产加工难度大、安装复杂、检修和维护困难等缺点。随着高强度绝缘子技术的成熟,电容器装置更多的采用直立支撑式塔架结构。但直立支撑式塔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差,以往设计的直立支撑式塔架结构无法满足9度高抗震,有必要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架、塔及装置,其结构稳固、抗震能力强,能通过9度抗震试验验证,满足9度抗震设计要求的地区使用,安全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对生产工艺要求低,加工工作量小,成本低;各部件的连接结构简单,现场安装和检修工作量小,风险小、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包括第一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容器框架,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和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竖直层叠,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容器框架均包括底架、电力电容器组和两个侧架,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置于所述底架的上端;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和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硅橡胶板;两个所述侧架固定置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两侧,且两个所述侧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组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钢架,所述第一固定钢架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侧架的上端通过T型板固定连接;每组所述电力电容器组前侧和后侧的第一固定钢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钢架,所述第二固定钢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架、侧架、第一固定钢架和第二固定钢架构建的框架对电力电容器组进行包裹稳固,T型板能使两个第一固定钢架与两个侧架连接更加稳固,再者通过两个侧架的底部与底架固定连接,相互促进防
止两个侧架倾斜,提升本框架的抗震能力;硅橡胶板能为电力电容器组提供缓冲作用,提升了本框架的抗震能力,有效保护电力电容器组;且本框架结构简单、对生产工艺要求低,加工工作量小;电容器装置中各部件的连接结构简单,现场安装和检修工作量小,风险小、成本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电力电容器组的上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钢架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组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所述底架的前侧和后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力电容器组与第一固定钢架和底架固定连接,使得电力电容器组与本框架连接更加稳固,提升本装置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的底架的多个边角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支柱;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的底架的多个边角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绝缘支柱。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钢支柱能提升第一电容器框架的支撑稳固作用;第一绝缘支柱能对第二电容器框架进行绝缘稳固,保障本框架的抗震绝缘作用。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固定竖直叠加构建成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且两个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对应位置的第一钢支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固定置于一个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上构建成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且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上的第一绝缘支柱与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上对应位置的第一钢支柱固定连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第一电容器框架固定竖直叠加和第二电容器框架固定第一电容器框架上,使得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占地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可以降低交、直流工
程建设成本,经济效益好。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对应其第一钢支柱处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钢支柱。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钢支柱提升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和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的支撑稳固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固定架,包括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所述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置于所述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的上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置于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的上端,使得本装置占地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可以降低交、直流工程建设成本,经济效益好;本装置通过钢构、第一钢支柱和第一绝缘支柱的接连,能提升本装置的抗震和绝缘能力,本装置能通过度抗震试验验证,满足度抗震设计要求的地区使用,安全性高。进一步,所述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竖直叠加,且两个所述第二电力电容器框架置于所述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的下端。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占地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可以降低交、直流工程建设成本,经济效益好;本装置通过钢构、第一钢支柱和第一绝缘支柱的接连,能提升本装置的抗震和绝缘能力,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塔,包括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固定架和多个第二绝缘支柱,多个所述第二绝缘支柱分别对应处于所述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固定架底部的多个第二钢支柱的下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绝缘支柱能提升本电力电容器塔的绝缘能力,保障安全性;同时本电力电容器塔能通过度抗震试验验证,满足度抗震设计要求的地区使用,安全性高。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二绝缘支柱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底脚钢板,所述底脚钢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脚钢板能增强本电力电容器塔与地面连接的稳固性,提升抗震能力。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包括抗震电力电容器塔,所述抗震电力电容器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抗震电力电容器塔通过母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占地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可以降低交、直流工程建设成本,经济效益好;能通过9度抗震试验验证,满足9度抗震设计要求的地区使用,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固定架、塔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器框架(1)和第二电容器框架(2),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2)和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竖直层叠,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和第二电容器框架(2)均包括底架(3)、电力电容器组(4)和两个侧架(5),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置于所述底架(3)的上端;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和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有硅橡胶板(6);两个所述侧架(5)固定置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的两侧,且两个所述侧架(5)的底部与所述底架(3)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钢架(7),所述第一固定钢架(7)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侧架(5)的上端通过T型板(8)固定连接;每组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前侧和后侧的第一固定钢架(7)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钢架(9),所述第二固定钢架(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架(5)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器框架(1)和第二电容器框架(2),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2)和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竖直层叠,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和第二电容器框架(2)均包括底架(3)、电力电容器组(4)和两个侧架(5),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置于所述底架(3)的上端;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和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有硅橡胶板(6);两个所述侧架(5)固定置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的两侧,且两个所述侧架(5)的底部与所述底架(3)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钢架(7),所述第一固定钢架(7)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侧架(5)的上端通过T型板(8)固定连接;每组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前侧和后侧的第一固定钢架(7)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钢架(9),所述第二固定钢架(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架(5)的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的上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钢架(7)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组(4)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所述底架(3)的前侧和后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的底架(3)的多个边角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支柱(10);所述第二电容器框架(2)的底架(3)的多个边角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绝缘支柱(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格构式抗震电力电容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固定竖直叠加构建成第一电力电容器框架(12),且两个所述第一电容器框架(1)对
\t应位置的第一钢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结春秦华忠黄有祥周春红蒋利军翟宏平吴永利黄雪勇梁琮卢有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