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钻井液配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7400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30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钻井液配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管道粗滤、重力沉砂、平流隔油、比例掺混、微电解氧化、两级中和、混凝过滤和水质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的同步处理,适用于老井压裂、酸化、洗井、修井作业措施过程中产生的返排液净化处理,处理后水质的粘度、pH、矿化度、CL‑、SO42‑、Ca2++Mg2+及起泡剂含量满足钻井液配液要求。酸性电解质环境可以增强电场效应,加速电絮凝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破坏电解质中分散胶体的稳定体系,快速使胶体离子沉淀或向电极聚集,从而提高溶液中悬浮态或胶体态污染物去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老油田改造地面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钻井液配液的方法,适用于老井压裂、酸化、洗井、修井作业措施过程中产生的返排液净化处理,处理后水质满足油田生产现场钻井液配液需求。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持续性开发,油层的含水上升、压力下降,开采难度加大,为了确保油井产能,常常采取洗井、修井、酸化、压裂等老油田储层重复改造措施,作业过程中井筒返排液含有大量的细砂粒、悬浮物、机杂、胶体残渣、溶解性有机物等。国内80%以上油气生产区块属于老油田,老井基数大、措施作业频繁、返排液数量多、水质复杂、外排处理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如何合理科学解决措施井筒返排液问题,已迫在眉睫!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中存在大量的胶体物质,大分子化合物,增加了流体稳定性,按粘度大小可分为低粘度返排液、粘度小于5mPa·s,中粘度返排液、粘度介于5mPa·s与20mPa·s之间,高粘度返排液、粘度大于20mPa·s。国内的废水处理工艺大多为混凝-沉淀-过滤,适用于粘度较小的常规废水体系。即使用于处理低粘度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常规化学絮凝等处理方法,也很难破坏流体稳定性,导致过滤层污染和堵塞,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钻井液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管道粗滤: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分别通过管道进行输送,按照管道过滤器进行简易格栅粗过滤,去除25mm以上树枝和杂物,分离后杂物通过手动清理;2)重力沉砂: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分别提升至不同的重力沉砂池,水力停留时间大于90s,以确保砂粒充分沉降,去除粒径0.15mm以上的砂粒,定期回收沉淀物;3)平流隔油: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分别提升至不同的平流隔油池,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2h,去除粒径60μm以上、密度小于1.0g/cm3的浮油和分散油,定期刮油回收;4)比例掺混: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同步均匀混合,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钻井液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管道粗滤: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分别通过管道进行输送,按照管道过滤器进行简易格栅粗过滤,去除25mm以上树枝和杂物,分离后杂物通过手动清理;2)重力沉砂: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分别提升至不同的重力沉砂池,水力停留时间大于90s,以确保砂粒充分沉降,去除粒径0.15mm以上的砂粒,定期回收沉淀物;3)平流隔油: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分别提升至不同的平流隔油池,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2h,去除粒径60μm以上、密度小于1.0g/cm3的浮油和分散油,定期刮油回收;4)比例掺混: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同步均匀混合,通过比例掺混形成pH值为3~5的偏酸液体,构建微电解高效降粘的酸性电解质环境;5)微电解氧化: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掺混后粘度从20mPa·s降至1.5mPa·s以下;6)两级中和: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降粘后混合液通过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8左右,反应时间5~20min;7)混凝过滤:通过水质检测结果确定絮凝剂、助凝剂的加量,去除废液中固相颗粒物与有机物,搅拌反应时间10min后静置,混凝沉降时间30min,过滤上清液后泵入清水罐存储,底部沉降污泥回收处理,使得出水悬浮物浓度≤5mg/L,固体颗粒直径≤3μm;8)水质测试:测试处理后水质的粘度、pH、矿化度、CL-、SO42-、Ca2++Mg2+及起泡剂含量,水质要求目标值为:粘度<1.5 mPa·s、pH值为6~9,矿化度<4000mg/L,CL-<3000mg/L,SO42-<200mg/L,Ca2++Mg2+<400mg/L,起泡剂<5m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措施井筒返排液处理后用于钻井液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测定酸性返排液与高粘度返排液的pH值确定掺混比例,掺混成pH值为3~5的偏酸液体;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进行高粘度返排液和酸性返排液酸碱度测定;采取返排液样品各100mL,使用pH测试仪分别测定样品酸碱值;记录高粘度返排液样品pH值=a,酸性返排液样品pH值=b;计算两种返排液酸碱度比值=a:b;第二步进行高粘度返排液和酸性返排液混合样预处理;根据酸碱度比值量取AmL高粘度返排液和BmL酸性返排液样品,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10min,要求A:B=a:b;第三步进行高粘度返排液和酸性返排液掺混比例标定;使用pH测试仪测定混合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沛华周立辉穆谦益李岩冀忠伦张璇杨琴朱妍任鹏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