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85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包括上盖板、壳体、滤芯、下盖板和排液辅助机构;上盖板安装在壳体的上方,上盖板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上盖板对应出油口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圈;壳体下部安装有滤芯座,滤芯安装密封圈和滤芯座之间;下盖板安装在壳体下部,并位于滤芯座下方,下盖板上设有凸台;排液辅助机构包括磁环、多个支撑柱、浮块、限位杆和环形磁性吸附体,凸台上设有第一导液通道,下盖板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液通道与下盖板下部空间的第二导液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可以根据滤清器内水位高度实现滤清器自动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柴油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柴油滤清器的作用是使柴油中的水分和杂质滤除,滤清器中的水和油由于密度的区别而分离,但是使用者存在长期不为滤清器排水和不知道要给滤清器排水等情况,如果滤清器中的水分不能及时滤除,会导致混有水分的柴油被送入发动机,不仅会造成发动机工作效率降低,还会严重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包括上盖板、壳体、滤芯、下盖板和排液辅助机构;上盖板安装在壳体的上方,上盖板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上盖板对应出油口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圈;壳体下部安装有滤芯座,滤芯安装密封圈和滤芯座之间;下盖板安装在壳体下部,并位于滤芯座下方,下盖板上设有凸台;排液辅助机构包括磁环、多个支撑柱、浮块、限位杆和环形磁性吸附体,磁环安装在下盖板上,凸台位于磁环内,支撑柱竖均直安装在上盖板上,并位于磁环外围,浮块可移动安装在支撑柱上,浮块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限位杆安装在支撑柱的上部,并位于浮块上方,环形磁性吸附体对应磁环安装在浮块下部;凸台上设有第一导液通道,下盖板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液通道与下盖板下部
空间的第二导液通道。优选地,第一导液通道包括储液盘、多个第一导液通孔和第二导液通孔;储液盘位于凸台内,第一导液通孔第一端与储液盘连通第一导液通孔第二端与凸台外部空间连通,第一导液通孔第一端高于其第二端,第二导液通孔第一端与储液盘连通,第二导液通道连通第二导液通孔第二端与下盖板下部空间。优选地,第一导液通孔为L形通孔。优选地,上盖板上安装有导液筒,导液筒安装在密封圈下端并位于滤芯内。优选地,导液筒下端位于滤芯中部。优选地,滤芯下部设有弹性件,滤芯通过弹性件与滤芯座相抵靠。优选地,下盖板对应第二导液通道的位置安装有弹性塞。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磁环吸附环形磁性吸附体,可以有效避免油通过磁环和环形磁性吸附体之间进入第一导液通道而从第二导液通道排出,随着水位的增高,浮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加,因此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环形磁性吸附体才能克服磁环的吸力而上升,将水排出,限位杆限制浮块上升的高度,随着水位的下降浮块也会下降,可以实现磁环和环形磁性吸附体配合而避免液体进一步排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可以根据滤清器内水位高度实现滤清器自动排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包括上盖板1、壳体2、滤芯3、下盖板4和排液辅助机构;上盖板1安装在壳体2的上方,上盖板1上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上
盖板1对应出油口12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圈13;壳体2下部安装有滤芯座21,滤芯3安装密封圈13和滤芯座21之间;下盖板4安装在壳体2下部,并位于滤芯座21下方,下盖板4上设有凸台41;排液辅助机构包括磁环51、多个支撑柱52、浮块53、限位杆54和环形磁性吸附体55,磁环51安装在下盖板4上,凸台41位于磁环51内,支撑柱52竖均直安装在上盖板1上,并位于磁环51外围,浮块53可移动安装在支撑柱52上,浮块53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限位杆54安装在支撑柱52的上部,并位于浮块53上方,环形磁性吸附体55对应磁环51安装在浮块53下部;凸台41上设有第一导液通道,下盖板4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液通道与下盖板4下部空间的第二导液通道42。第一导液通道包括储液盘411、多个第一导液通孔412和第二导液通孔413;储液盘411位于凸台41内,第一导液通孔412第一端与储液盘411连通第一导液通孔412第二端与凸台41外部空间连通,第一导液通孔412第一端高于其第二端,第二导液通孔413第一端与储液盘411连通,第二导液通道42连通第二导液通孔413第二端与下盖板4下部空间。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磁环51吸附环形磁性吸附体55,可以有效避免油通过磁环51和环形磁性吸附体55之间进入第一导液通道而从第二导液通道42排出,随着水位的增高,浮块53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加,因此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环形磁性吸附体55才能克服磁环51的吸力而上升,将水排出,限位杆54限制浮块53上升的高度,随着水位的下降浮块53也会下降,可以实现磁环51和环形磁性吸附体55配合而避免液体进一步排出。第一导液通孔412第一端高于其第二端可以有效减少排水过程中油通过第一导液通道和第二导液通道42直接排出的
可能。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液通孔412为L形通孔,有利于避免油被吸入第一导液通孔412。本实施方式中,上盖板1上安装有导液筒14,导液筒14安装在密封圈13下端并位于滤芯3内,减少水直接通过出油口12排出的可能。本实施方式中,导液筒14下端位于滤芯3中部,液体流动对油水分离处的影响并使水能够充分的与油分离。本实施方式中,滤芯3下部设有弹性件31,滤芯3通过弹性件31与滤芯座21相抵靠,有利于克服物件加工的误差,使滤芯3与密封圈13和滤芯座21紧密接触。本实施方式中,下盖板4对应第二导液通道42的位置安装有弹性塞43,在颠簸路段可以通过弹性塞43塞住第二导液通道42,避免路面的颠簸对油水分离造成影响,而影响水分排出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壳体(2)、滤芯(3)、下盖板(4)和排液辅助机构;上盖板(1)安装在壳体(2)的上方,上盖板(1)上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上盖板(1)对应出油口(12)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圈(13);壳体(2)下部安装有滤芯座(21),滤芯(3)安装密封圈(13)和滤芯座(21)之间;下盖板(4)安装在壳体(2)下部,并位于滤芯座(21)下方,下盖板(4)上设有凸台(41);排液辅助机构包括磁环(51)、多个支撑柱(52)、浮块(53)、限位杆(54)和环形磁性吸附体(55),磁环(51)安装在下盖板(4)上,凸台(41)位于磁环(51)内,支撑柱(52)竖均直安装在上盖板(1)上,并位于磁环(51)外围,浮块(53)可移动安装在支撑柱(52)上,浮块(53)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限位杆(54)安装在支撑柱(52)的上部,并位于浮块(53)上方,环形磁性吸附体(55)对应磁环(51)安装在浮块(53)下部;凸台(41)上设有第一导液通道,下盖板(4)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液通道与下盖板(4)下部空间的第二导液通道(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水型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壳体(2)、滤芯(3)、下盖板(4)和排液辅助机构;上盖板(1)安装在壳体(2)的上方,上盖板(1)上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上盖板(1)对应出油口(12)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圈(13);壳体(2)下部安装有滤芯座(21),滤芯(3)安装密封圈(13)和滤芯座(21)之间;下盖板(4)安装在壳体(2)下部,并位于滤芯座(21)下方,下盖板(4)上设有凸台(41);排液辅助机构包括磁环(51)、多个支撑柱(52)、浮块(53)、限位杆(54)和环形磁性吸附体(55),磁环(51)安装在下盖板(4)上,凸台(41)位于磁环(51)内,支撑柱(52)竖均直安装在上盖板(1)上,并位于磁环(51)外围,浮块(53)可移动安装在支撑柱(52)上,浮块(53)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限位杆(54)安装在支撑柱(52)的上部,并位于浮块(53)上方,环形磁性吸附体(55)对应磁环(51)安装在浮块(53)下部;凸台(41)上设有第一导液通道,下盖板(4)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液通道与下盖板(4)下部空间的第二导液通道(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水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才陈孝钱端木仪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瑞尔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