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阻燃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576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理防火屏障,它包括阻燃布、支柱、支脚,阻燃布连接于两支柱上,形成一阻燃面,支脚一端为锥形,主要用于方便插入地面固定,另一端设置有与支柱相匹配的中空,支柱可插接于支脚中,通过插入地面的支脚固定,从而形成一竖立的挡火面。该挡火面配合隔离带可有效地阻止明火的蔓延,将明火挡至燃烧区域,即便是在风力较强的时候,也能够起到阻隔明火的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防火屏障,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森林大火蔓延的防火墙。
技术介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减少、物种消失、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无不与森林的锐减密切相关。地球森林资源锐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过量采伐,另一方面是受各种灾害的危害,而在危害森林的诸多灾害中又以火灾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22万起,过火森林面积达640多万公顷,约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8‰。进入70年代,因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都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介绍,70年代以来,全球发生受害森林面积100万公顷以上的特大森林火灾数十起,烧毁森林达数千万公顷。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局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火险等级长时间居高不下,致使森林火灾频繁发生,而且特大火灾也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9.4万次,受害森林面积3864万公顷,烧死烧伤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对于特大森林火灾,一般都要采取开挖隔离带来阻止火势非蔓延,即是通过机械或人力去掉可燃物形成没有可燃物的隔火带,如挖一条沟,使燃烧的森林和未燃烧的森林隔离开,但是,由于森林火灾发生时风向和风力的多变性,常常使大火突破隔离带从而使火势再次蔓延,这在近期我国昆明安宁山发生的森林火灾就多次出现过这种情形,因此,如何使隔离带发挥作用,成为了当前解决森林特大火灾的首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阻断可燃物的,能够迅速铺设,移动方便的防火屏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森林防火阻燃墙,包括阻燃布、支柱、支脚,阻燃布连接于两支柱上,形成一阻燃面,支脚一端为锥形,主要用于方便插入地面固定,另一端设置有与支柱相匹配的中空,支柱可插接于支脚中,通过插入地面的支脚固定,从而形成一竖立的挡火面。考虑到火场一般风力较大,为了更加稳固的固定防火阻燃墙,在支柱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支柱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面;考虑到一般隔离带需要很长,可将阻燃面设计为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阻燃面连成一体而形成的连体式结构。当然,上述阻燃布、支柱、支脚和支架都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如支柱和支架采用PVC材料、支脚采用铁质材料、阻燃布采用永久性阻燃纤维面料,这些材料十分易得。本技术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根据地形的情况,首先按照支柱之间的距离在地面上固定支脚,然后将支柱插入支脚中即可竖立阻燃面,在风力较大时,还可在支柱上设置支架,稳固阻燃面,当然,阻燃面的高度最好根据当地的树木的高低匹配设置。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因为本技术设计了由阻燃布、支柱、支脚形成的阻燃面,配合隔离带可有效地阻止明火的蔓延,将明火挡至燃烧区域,即便是在风力较强的时候,也能够起到阻隔明火的作用;此外,因为设置的阻燃面连体式结构,铺设迅速而方便;再者,设计的支架结构,可有效提高阻燃面承受风力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只限于该例子。一种森林防火阻燃墙,包括阻燃布1、支柱2、支脚3、支架4,阻燃布1连接于两支柱2上,形成一阻燃面,支脚一端为锥形3,主要用于方便插入地面固定,另一端设置有与支柱2相匹配的中空,支柱2可插接于支脚3中,通过插入地面的支脚3固定,从而形成一竖立的挡火面,在支柱2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架4,支架4的一端固定于支柱2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面,其中,阻燃面设计为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阻燃面连成一体而形成的连体式结构,如连续由七根支柱2固定的六张阻燃布1,形成六面连体的阻燃面,其中,支柱2和支架4采用PVC材料、支脚3采用铁质材料、阻燃布可采用永久性阻燃纤维面料。权利要求1.一种森林防火阻燃墙,包括阻燃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支脚,阻燃布连接于两支柱上,形成一阻燃面,支脚一端为锥形,另一端设置有与支柱相匹配的中空,支柱可插接于支脚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防火阻燃墙,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支柱上,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森林防火阻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面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阻燃面连成一体形成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防火屏障,它包括阻燃布、支柱、支脚,阻燃布连接于两支柱上,形成一阻燃面,支脚一端为锥形,主要用于方便插入地面固定,另一端设置有与支柱相匹配的中空,支柱可插接于支脚中,通过插入地面的支脚固定,从而形成一竖立的挡火面。该挡火面配合隔离带可有效地阻止明火的蔓延,将明火挡至燃烧区域,即便是在风力较强的时候,也能够起到阻隔明火的作用。文档编号A62C2/00GK2915166SQ20062003455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叶大章 申请人:四川省内江大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森林防火阻燃墙,包括阻燃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支脚,阻燃布连接于两支柱上,形成一阻燃面,支脚一端为锥形,另一端设置有与支柱相匹配的中空,支柱可插接于支脚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大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内江大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