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也夫谢尼专利>正文

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563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由密封的圆柱玻璃管、干粉灭火剂和气体发生剂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发生剂分1~3层放置于玻璃管内,每层气体发生剂在玻璃管内填充的长度L1与玻璃管直径D之比在0.35~1.5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提高其启动的灵敏度,降低启动惯性的技术问题,其次是解决玻璃管部分爆裂和不均匀爆裂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消防器材,尤其是关于将干粉灭火剂灌装在密封的玻璃管内的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设施、办公楼、仓库、电缆道、地下室和车库等人们难以到达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不能及时扑灭,往往容易使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巨大的损失。为此人们在这些难以到达的场地安装各种自动灭火装置,以求在火势发展的初期,及早地将其扑灭。在各种自动灭火装置中,有一种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由于干粉灭火剂对工业设备、设施没有化学腐蚀作用、易于清除,而且其安装方便、灵活,不受场地限制,颇受用户欢迎。俄罗斯2056878号专利技术专利所揭示的玻璃管干粉灭火器较为典型,由于它使用了分解温度区间在95℃~200℃的气体发生介质,该气体发生介质受热后产生大量气体,管内压力激剧升高,使玻璃管爆破并将干粉灭火剂喷洒火场,比以往玻璃管在高温作用下爆裂洒粉灭火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为提高。该专利揭示的玻璃管干粉灭火器是在圆柱形玻璃管的中间部分放置占管内容积4~8%的气体发生介质,干粉灭火剂则填充于该气体发生介质的两端。虽然该专利的启动惯性大大低于其它的玻璃管干粉灭火器,但也在100秒左右;而且其制作过程较繁琐,需要在专门的振动台上对灌装的干粉灭火剂层层压实,并经常对该工艺过程进行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目的在于解决提高其启动的灵敏度,降低启动惯性的技术问题,其次是解决玻璃管部分爆裂和不均匀爆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由密封的圆柱玻璃管、干粉灭火剂和气体发生剂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发生剂分1~3层放置于玻璃管内,每层气体发生剂在玻璃管内填充的长度L1与玻璃管直径D之比在0.35~1.5的范围内。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管的直径D与长度L之比为0.05~0.3其特征在于当该玻璃管的直径D与长度L之比在0.05~0.1的范围内时,该气体发生剂分三层放置在玻璃管的两端和中间部位。其特征在于当该玻璃管的直径D与长度L之比在0.1~0.2的范围内时,该气体发生剂分两层放置在玻璃管两端部位。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固定该玻璃管的安装架。本技术的优点是1、其启动惯性在80秒左右,比现有技术减少了20秒,为早期灭火赢得了宝贵的契机。2、其作用结果的稳定性高于传统的玻璃管灭火装置20%,通过对比试验,本技术的稳定性达到100%,而对照组则为80%。3、本技术的玻璃管在起爆后完全爆裂,而现有技术的玻璃管有20%处于部分爆裂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密封的圆柱玻璃管1、干粉灭火剂2和气体发生剂3组成。圆柱玻璃管1的两端可呈半球状、弧球状或直角平截面,其直径(D)与长度(L)之比D/L=0.05~0.3。圆柱玻璃管1内分别填装有干粉灭火剂2和气体发生剂3,干粉灭火剂2和气体发生剂3可使用现有各种牌号的灭火干粉和气体发生剂,例如凤凰-ABC灭火干粉和商标为ЧX3-21的脲叉脲(分解温度为200℃)。气体发生剂3在圆柱玻璃管1内可分1层、2层或3层放置,其每层的长度(L1)与圆柱玻璃管1的直径(D)应保持L1/D=0.35~1.5的关系;当L1/D<0.35时,灭火器启动惯性增大,且出现部分爆裂现象;当L1/D>1.5时,干粉灭火剂的数量将大为减少而降低灭火性能。以下就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其进步性能。实施例1,使用管壁厚2毫米、D=90毫米、L=300毫米(D/L=0.3)的圆柱玻璃管1,先从开口的一端灌入干粉灭火剂2约到管子中间部分,将干粉灭火剂2压实后灌入气体发生剂3并压实,使该气体发生剂3的长度L1=36毫米(L1/D=0.4),再灌入干粉灭火剂2后封口形成如图1所示的在圆柱玻璃管1中间具有1层气体发生剂3的本技术,经10只样品的测试其启动惯性80秒,作用的稳定性100%,完全爆裂。实施例2,使用管壁厚2毫米、D=200毫米、L=1000毫米(D/L=0.2)的圆柱玻璃管1,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式形成中间具有1层长度L1=70毫米(L1/D=0.35)的气体发生剂3,经试验其启动惯性82秒,作用的稳定性100%完全爆裂。实施例3,使用管壁厚2毫米、D=20毫米、L=400毫米(D/L=0.05)的圆柱玻璃管1,先往管子开口端灌入气体发生剂3压实,使其长度L1=15毫米(L1/D=0.6)然后灌入干粉灭火剂2压实,在圆柱玻璃管1的开口端留下15毫米的长度再次灌入气体发生剂3压实封口,形成如图2所示的中间为干粉灭火剂2,两端分别有一层气体发生剂3的结构形式。经试验启动惯性为80秒,作用的稳定性100%,完全爆裂。实施例4,使用壁厚2毫米,D=60毫米,L=600毫米(D/L=0.1)的圆柱玻璃管1,先往管内灌一层压实后长度L1=90毫米(L1/D=1.5)的气体发生剂3,接着灌入压实后长度为165毫米的干粉灭火剂2,然后灌入第二层长度L1=90毫米的气休发生剂3,再灌入压实后长度为165毫米的第二层干粉灭火剂2,最后灌入压实第三层长度L1=90毫米的气体发生剂3封口。经试验实测启动惯性为77秒,作用的稳定性100%,完全爆破。本技术只要遵循每层气体发生剂3长度L1与圆柱玻璃管1直径D、以及圆柱玻璃管直径D和其长度L之间的比例关系,气体发生剂3的层次在1~3层之间均可获得预期的效果,通常对短而粗(例如D/L=0.2~0.3)的圆柱玻璃管1时,优选采用居中设置一层气体发生剂3;而对中等粗细(例如D/L=0.1~0.2)的圆柱玻璃管1时优选采用放置在两端的二层气体发生剂3的形式,当然该二层气体发生剂2可以不设置在管子的两端,而是处于三段干粉灭火剂2中即可,形成对称的布置;对于细长的管子(例如D/L=0.1~0.05)以优选两端和中间三层气体发生剂3的放置模式。为便于本技术在建筑物内的安装,还设置有安装架,该安装架具有垂直于架体两端的固定部,在固定部上设置有与圆柱玻璃管1形状相配的凹座,两固定部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圆柱玻璃管1的长度L,藉其弹性力将本技术夹持在其间;架体上设置有固定孔,可用钉子、螺钉等固定件固定于建筑物的墙体或天花板上。安装架也可以由若干呈环状垂直突出于架体的固定部构成,固定部的数量视圆柱玻璃管1的长度而定;此时该固定部通常为开口环,使其具有握持管子的弹性力。安装架也可以具有其它各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只要使玻璃管1绝大部分外露,而又能被把持固定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由密封的圆柱玻璃管、干粉灭火剂和气体发生剂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发生剂分1~3层放置于玻璃管内,每层气体发生剂在玻璃管内填充的长度L1与玻璃管直径D之比在0.35~1.5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管的直径D与长度L比为0.05~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玻璃管的直径D与长度L之比在0.05~0.1的范围内时,该气体发生剂分三层放置在玻璃在管两端和中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玻璃管的直径D与长度L之比在0.1~0.2的范围内时,该气体发生剂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管干粉灭火装置,由密封的圆柱玻璃管、干粉灭火剂和气体发生剂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发生剂分1~3层放置于玻璃管内,每层气体发生剂在玻璃管内填充的长度L1与玻璃管直径D之比在0.35~1.5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也夫谢尼沈英弗尼
申请(专利权)人:白也夫谢尼沈英弗尼上海埃波托斯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U[俄罗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