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49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排的制备方法,将鱼骨依次进行切段、漂洗、调味、烘干和油炸工序,在烘干工序与油炸工序之间还进行高温处理工序,高温处理工序的温度为110-115℃,时间为15-2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烘干工序与油炸工序之间进行高温处理工序,通过高温使鱼骨的骨头组织变得疏松,这样制备出的鱼排,与现有的鱼排相比,骨头组织比较疏松、口感较好。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烘干工序与高温处理工序之间还有冷冻工序,将烘干后的鱼骨在温度为-18℃以下的冷库冻10天左右,使大小、厚薄不均的鱼骨中的水分相互渗透,实现水分均衡,使加工出来的鱼排品质较为均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鱼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鱼排通常是指带有整条脊椎骨的鱼骨,有时还会带有少许鱼肉。鱼排是鱼类加工产生的下脚料,也是饲料等行业的原料。也有将其加工供人食用的。供人食用的鱼排一般是鱼排的油炸品,将鱼排经切段、漂洗、调味、烘干、油炸等加工工序,便制成了美味的鱼排。但按照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鱼排,骨头组织较硬实,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排的制备方法,通过本方法制备出的鱼排骨头组织较疏松、口感较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鱼排的制备方法,将鱼骨依次进行切段、漂洗、调味、烘干和油炸工序,在烘干工序与油炸工序之间还进行高温处理工序,高温处理工序的温度为110-115℃,时间为15-20分钟。在烘干工序与高温处理工序之间还有冷冻工序,冷冻工序:将烘干后的鱼骨送入温度为-18℃以下的冷库冻10天左右,然后出冷库自然解-->冻。上述油炸工序后还有称量包装和金属检测工序。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在烘干工序与油炸工序之间进行高温处理工序,通过高温使鱼骨的骨头组织变得疏松,这样制备出的鱼排,与现有的鱼排相比,骨头组织比较疏松、口感较好。而且,本专利技术在烘干工序与高温处理工序之间还有冷冻工序,将烘干后的鱼骨在冷库中冻一段时间,使大小、厚薄不均的鱼骨中的水分相互渗透,实现水分均衡,使加工出来的鱼排品质较为均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鱼排的制备方法,原料可采用市场上现成的已剔除鱼头和鱼肉的鱼骨,但为了节省成本,一般是用整条鱼自已加工出鱼骨,鱼一般选用鮟鱇鱼。本专利技术的鱼排的制备方法,先将鱼经过去头、去肉、去内脏和修剪工序,得到余有少量鱼肉的带有整条脊椎骨的鱼骨,再将鱼骨依次经过切段、漂洗、调味、烘干、冷冻、高温处理和油炸工序,便得到本专利技术的鱼排。切段工序:将整根鱼骨切成1厘米左右长度的小段。漂洗工序:将切好的鱼骨放入温度为15℃以下的冰水中进行漂洗。调味工序:采用的调味料为糖、盐、味精、醋和水性辣椒红,糖、盐、味精、醋和水性辣椒红的用量(重量)分别为鱼骨用量(重量)的10%、0.9%、1.5%、1%和0.1%。-->将调味料加入漂洗过的鱼骨中,充分搅拌,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饮用水使调味料溶化,然后将调味结束后的鱼骨置于0-6℃的保温库内渗透过夜。烘干工序:烘干温度为44±2℃,烘干时间为9-10小时,烘至鱼骨的水分为(12±2)%即可。冷冻工序:将烘干后的鱼骨送入温度为-18℃以下的冷库冻10天左右,然后出冷库自然解冻。通过冷冻工序使大小、厚薄不均的鱼骨中的水分相互渗透,实现水分均衡,使加工出来的鱼排品质较为均一。高温处理工序:高温处理的温度为110-115℃,时间为15-20分钟。通过高温处理工序使鱼骨的骨头组织变得疏松、口感较好。油炸工序:将高温处理过的鱼骨放入油炸机内进行油炸,油温为150-160℃,油炸时间为3-4分钟。油炸后的鱼骨自然冷却后便可进行称量包装和金属检测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鱼排的制备方法,将鱼骨依次进行切段、漂洗、调味、烘干和油炸工序,其特征在于:在烘干工序与油炸工序之间还进行高温处理工序,高温处理工序的温度为110-115℃,时间为15-2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鱼排的制备方法,将鱼骨依次进行切段、漂洗、调味、烘干和油炸工序,其特征在于:在烘干工序与油炸工序之间还进行高温处理工序,高温处理工序的温度为110-115℃,时间为15-20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排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日祥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