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熟蛋进行剥壳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9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熟蛋(2)进行剥壳的设备(1),包括许多彼此轴线平行延伸且其间具有间距的剥壳辊(4),这些剥壳辊按一种环绕带的方式通过一些在端侧设置的导向辊(5)进行导引并且以相同方向旋转地被驱动,并且所述设备还包括多个纵向导引装置(10),这些纵向导引装置设置在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上方并且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屋顶形的以及沿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的输送方向延伸的通道(11)并且其全部可横向于输送方向运动,设计是这样的,上工作段(4a)的区域在通过方向(A)上被分成两个工作区域(7、9),其中,一个第一工作区域(7)设置为用于打破和/或撞破蛋壳的打破站,该第一工作区域后有一个已知结构的剥壳区域(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熟蛋进行剥壳的设备,包括许多彼此轴线平行延伸且其间具有间距的剥壳辊,这些剥壳辊按一种环绕带的方式通过一些在端侧设置的导向辊进行导引并且以相同方向旋转地被驱动,并且所述设备还包括多个纵向导引装置,这些纵向导引装置设置在环绕的剥壳辊的上工作段上方并且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屋顶形的以及沿环绕的剥壳辊的上工作段的输送方向延伸的通道并且其全部可横向于输送方向运动。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用于对蛋进行剥壳的设备本身是已知的并且基本上证明是可靠的。这类设备应用在需要大量熟蛋的各个地方,例如在大型厨房中、在食品工业中等。在这种类型的已知的设备中,熟蛋在持续驱动剥壳辊情况下穿过各屋顶形的通道,通道由纵向导引装置构成,其中,通过这些通道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横向运动,首先撞破或打破熟蛋的壳,以便随后在进一步的输送过程中将熟蛋完全剥壳。所追求的是“完好无损地”对蛋进行剥壳,即,要尽可能地避免损伤蛋本身。为了实现这一点,输送速度、剥壳辊的旋转速度和通道横向运动的节拍频率必须灵敏地相互协调。如果采用具有软壳的蛋,这更要相当好地进行协调。在加工具有较硬的壳的蛋时,需要高的用于通道横向运动的节拍频率,以便能够可靠地撞破或打破这类蛋的壳。但是较高的节拍频率对于纯的剥壳过程是很少需要的,因为在相当高的节拍频率情况下存在将已剥壳或部分剥壳的蛋损坏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所述类型的设备,在该设备中,可以可靠地撞破和打破蛋壳而不对真正的剥壳过程产生消极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一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即上工作段的区域在通过方向上被-->分成两个工作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工作区域设置为用于打破和/或撞破蛋壳的打破站,该第一工作区域后有一个已知结构的剥壳区域。通过将设备的全部工作区域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撞破和/或打破蛋壳的区域和一个进行纯剥壳过程的区域,现在存在按照分别要求的效果最佳地设计所述两个工作区域的可能性,即,可以完全独立于真正的剥壳区域分开地设计要撞破或打破蛋壳的工作区域,以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可靠地撞破和打破具有不同硬度的壳的蛋并且还可以完好无损地对其进行剥壳。有利的是,用于打破和撞破蛋壳的第一区域由多个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屋顶形的导向通道的纵向导引装置构成,这些纵向导引装置其全部可横向于输送方向且独立于在剥壳区域的通道进行驱动。由此可以在需要时将在打破或撞破区域的导向通道的节拍频率调节得高于在剥壳区域内的节拍频率,以致即使是具有较硬的壳的蛋也能被可靠地被打破和撞破,而这不会对真正的剥壳过程产生不利影响。还可以设想,以这样的方式在撞破或打破区域内相对于在剥壳区域内的相应的夹角改变纵向导引装置彼此的夹角,即,在打破或撞破区域,所述夹角明显更加锐角于在剥壳区域。这样,与如在剥壳区域的情况那样的利用其间形成相当大的夹角的纵向导引装置相比,将会有明显更高的冲击作用施加到所述蛋的待打破或待撞破的壳上。也可以将两种措施进行组合,也就是将用于导向通道的关于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横向运动的高节拍频率与在各个纵向导引装置之间的相对锐角的夹角直至各纵向导引装置彼此平行的配置组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内容。附图说明在所附的附图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该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其中: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对熟蛋进行剥壳的设备的示意侧视图,图2本设备沿在图2中的箭头I方向的俯视图,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用于打破和/或撞破熟蛋蛋壳的工作区域内的示意横剖面视图,-->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设备在剥壳区域内的示意横剖面视图,图5设置在用于打破和/或撞破的工作区域与剥壳区域之间的对中装置的示意横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和2中示出了一个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用于对熟蛋2进行剥壳的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机架3,该机架支承一个输送装置,其形式为许多彼此轴线平行延伸且其间分别具有间距的剥壳辊4,这些剥壳辊按一种环绕带的方式通过一些在端侧设置的导向辊5进行导引并且以相同方向旋转地被驱动。待剥壳的蛋2在一个输入站6的区域内被放置在环绕的输送辊4的上工作段4a上,其中分别有多个蛋2并排地处于每两个剥壳辊4之间。特别如图2很清楚地显示的那样,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在由图2中的箭头“A”标记的输送方向的进程中被分为三个区域。与输入站6挨着的第一工作区域7可以被称作打破和/或撞破区域,用附图标记8表示的后续的区域可以被称作对中装置,而紧跟其后带有附图标记9的工作区域被视为剥壳区域。如从图4结合图2清楚所示的那样,在上工作段4a上方的剥壳区域9内设置多个纵向导引装置10,它们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屋顶形的以及沿环绕的剥壳辊4的输送方向延伸的通道11。各纵向导引装置10分别以一个确定的间距彼此固定在一个支架12上。该支架12可以例如通过一个驱动连杆13横向于剥壳辊4的输送方向按节拍往复运动。通过在图4中的双箭头“B”表示了这一横向运动。打破和/或撞破区域7也配备有一些纵向导引装置10,它们分别成对地构成导向通道14,如特别由图3所示。在打破和/或撞破区域7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也固定在一个支架12上且沿图3中的双箭头“B”的方向再次例如通过一个驱动连杆13横向于剥壳辊4的输送方向可往复运动。已提到的对中装置8设置在工作区域7和9之间,借助该对中装置,离开工作区域7的蛋2可以被可靠地输入到剥壳区域9的入口区域内。本设备的特点在于,总体的设备1的打破和/或撞破区域7设计为独立于剥壳区域9。关于所述的实施例,重要的是,在打破和/或撞破区域7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进行往复运动的节拍频率独立于在剥-->壳区域9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的横向运动的节拍频率。特别是用于各纵向导引装置10的横向运动的节拍频率在工作区域7内高于在真正的剥壳区域9内的节拍频率。因此,在这些熟蛋到达真正的剥壳区域9之前,存在可靠地打破和/或撞破熟蛋2的壳的可能性。此外,在工作区域7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可以选择为小于或更加锐角于设置在真正的剥壳区域9内的那些纵向导引装置10的夹角。在极端情况下,在工作区域7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甚至可以彼此平行延伸地设置。无论如何通过减小在工作区域7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的夹角,确保在上述各纵向导引装置10的往复运动过程中施加到待剥壳的蛋上力在工作区域7内比在剥壳区域9内大。通过将工作区域7和9彼此分开,可以使各纵向导引装置10的配置和/或各纵向导引装置10在工作区域7内横向于输送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频率最佳地适应所要求的打破和/或撞破待剥壳的蛋2的蛋壳的目的。这不影响在工作区域9中进行的真正的剥壳过程。于是在此再次得到这样的可能性,就是按一种最佳的、完好无损的剥壳过程设计所有的要素。各纵向导引装置10既可以由塑料制成,也可以由金属制成,其中出于卫生原因,优选的是金属,特别是不锈钢。在对中区域8内,并排设置一些不同的导向体15,它们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用于待对中的蛋2的入口喇叭16。这些导向体15也优选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不锈钢制成。各纵向导引装置10优选设计为导向板,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实施形式,例如各纵向导引装置10也可以由多个彼此平行延伸的棒构成,特别是圆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对熟蛋(2)进行剥壳的设备(1),包括许多彼此轴线平行延伸且其间具有间距的剥壳辊(4),这些剥壳辊按一种环绕带的方式通过一些在端侧设置的导向辊(5)进行导引并且以相同方向旋转地被驱动,并且所述设备还包括多个纵向导引装置(10),这些纵向导引装置设置在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上方并且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屋顶形的以及沿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的输送方向延伸的通道(11)并且其全部可横向于输送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上工作段(4a)的区域在通过方向(A)上被分成两个工作区域(7、9),其中,一个第一工作区域(7)设置为用于打破和/或撞破蛋壳的打破站,该第一工作区域后有一个已知结构的剥壳区域(9)。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7-9-5 102007042175.51.用于对熟蛋(2)进行剥壳的设备(1),包括许多彼此轴线平行延伸且其间具有间距的剥壳辊(4),这些剥壳辊按一种环绕带的方式通过一些在端侧设置的导向辊(5)进行导引并且以相同方向旋转地被驱动,并且所述设备还包括多个纵向导引装置(10),这些纵向导引装置设置在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上方并且分别成对地构成一个屋顶形的以及沿环绕的剥壳辊(4)的上工作段(4a)的输送方向延伸的通道(11)并且其全部可横向于输送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上工作段(4a)的区域在通过方向(A)上被分成两个工作区域(7、9),其中,一个第一工作区域(7)设置为用于打破和/或撞破蛋壳的打破站,该第一工作区域后有一个已知结构的剥壳区域(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区域(7)由多个纵向导引装置(10)构成,这些纵向导引装置设置在上工作段(4a)上方并且其全部可横向于上工作段(4a)的输送方向(A)运动,其中,在第一工作区域(7)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之间的夹角小于设置在剥壳区域(9)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之间的夹角和/或在第一工作区域(7)内的各纵向导引装置(10)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贝格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EBM贝格迈尔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