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德专利>正文

通道式跳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7248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道式跳伞系统,包含有竖立的管状通道,其特征在于:在管状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入口,在管状通道底部设置有可以启闭的尾门,管状通道的顶部与大气连通,在入口处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可以帮助人们从高层快速降落到地面,保证使用者的安全,适于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人们逃生使用、作为精确定点降落使用,以及用于体育娱乐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道式跳伞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跳伞装置,特别是用于由高层建筑物使用的通道式跳伞系统。
技术介绍
尽管在高层建筑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防火措施,但火灾仍有发生并蔓延开的可能性。在高层楼房发生火灾事故时,由于电梯无法使用,人们通常只有从楼梯逃生,但是楼梯逃生速度较慢,且由于火灾、烟雾使楼梯内环境恶劣,也不易逃生。于是常常有人从楼上跳下逃生,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救生器材,常发生人们从楼上跳下摔伤甚至致死的事件。为此,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2005年5月18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救生伞”,公告号为“2699934Y”,该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跳楼救生的救生伞。该技术救生伞主要包括伞体和缓冲装置,伞体含有伞面、伞骨和伞柄,伞体和缓冲装置由连接带连接。并且,撑开的伞面可降低下落的速度,同时缓冲装置可减轻双脚落地时的震动,保证逃生者的安全。该技术对伞体要求较高,既要有足够的面积还要可以及时打开,且从高层建筑物跃下时,由于一般人员无法控制伞落下位置,容易缠挂在电杆、电缆、树干,空调架或落在危险区域内。现在城市市区内的跳伞玩乐已经不再现实,城市空间的现状已不允许非专业人士进行跳伞活动,这与广大市民的跳伞需求产生相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帮助人们从高处快速降落到地面,保证使用者安全的,适于高层建筑物和直升飞机使用的通道式跳伞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道式跳伞系统,包含有竖立的管状通道,其特征在于: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在管状通道底部设置有可以启闭的尾门,管-->状通道的顶部与大气连通。在管状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跳伞入口,在跳伞入口处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其中所述管状通道可以是可拉伸和收缩的柔性管。柔性管可以是由多个通过柔性管壁连接的圆环及管壁组成。当人从入口处进入管状通道后,降落伞打开,由于伞的面积较小,人的降落速度较快,又由于伞的直径与管径相近,管状通道底部在尾门关闭时为密封,使得伞下落时伞底部的空气受到压缩,与伞面上方的大气压力形成压差逐渐减缓伞的下降速度,并且越靠近底部降落速度越慢,当人落到底部后,尾门打开,人落出通道,使人安全降落到地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人从高处快速的安全降落到地面、可实现精确定点降落,在火灾发生时,本系统可以使高层建筑物内的人在与烟等有害气体隔绝的环境中快速安全的降落到地面,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柔性管折叠收藏,本技术还可以将圆环及连接其上的柔性管壁可以作为一个单元组件,通过组装连接圆环来得到所需长度的管状通道。本技术还具有制造、安装容易,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管状通道使用状态时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管状通道处于收藏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个圆环和连接在其上管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管状通道,2为降落伞,3为尾门,4为跳伞入口,5为圆环,6为弹性缓冲装置,7为单向进气口,8为管壁,9为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一种通道式跳伞系统,包含有竖立的管状通道1,在管状通道1的管壁8上设置有跳伞入口4,在管状通道1底部设置有可以启闭的出口作为尾门3,管状通道1的顶部与大气连通,在入口4处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1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2。人们可以由跳伞入口4,也可以由管状通道1顶部跳入。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一种通道式跳伞系统,包含有竖立的管状通道1,管状通道1由多个通过柔性管壁8连接的圆环5及管壁8组成,所述管壁8材料为防火材料,圆环5上有与墙体固定用的连接件9,在管状通道1距离地面10米以上的每个圆环5之间的管壁8上设置有一个平常处于关闭状态的跳伞入口4和一个单向进气口7,在通道距离地面10米以下的圆环5间的管壁8上不设跳伞入口4,在管状通道1底部设置有可以启闭的尾门3,管状通道1的顶部与大气连通,在跳伞入口4处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1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2。在通道底部的尾门3下方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6。当不使用本技术时,该管状通道1可以折叠收起放于楼层顶部,使用时放下,通过连接件9固定在建筑物墙面上即可。管状通道1也可以通过其顶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底端固定在建筑物上或地面上的方式来固定,而无需通过固定件9逐个固定在建筑物墙面上。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管道通道1的底部还可以通过其底部尾门3自身的重量来固定。实施例二中的平常处于关闭状态的跳伞入口4可以保证通道内的气体不从侧壁泄漏出,单向进气口7可以保证在降落伞2落下时,伞面上方的空气得到补充,一方面,使后面的跳伞者有足够的空气作为工作物质及时使用,另一方面,不至于因负压压扁柔性的管状通道1。本技术还可以作为体育、娱乐设备,满足人们的跳伞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道式跳伞系统,包含有竖立的管状通道(1),其特征在于:在管状通道(1)底部设置有可以启闭的尾门(3),管状通道(1)的顶部与大气连通,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1)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式跳伞系统,包含有竖立的管状通道(1),其特征在于:在管状通道(1)底部设置有可以启闭的尾门(3),管状通道(1)的顶部与大气连通,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1)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道式跳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管状通道(1)的管壁(8)上设置有跳伞入口(4),在跳伞入口(4)处配置有伞径与管状通道(1)直径相配合的降落伞(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通道式跳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道底部的尾门(3)下方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德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