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型供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32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正压型供气阀,可用于水下作业,也可用于陆上抢险救灾及有关作业。它有一个阀壳,壳内设有支架,拉簧,肘杆,膜片和阀杆等部件。肘杆与膜片之间为柔性连接,支架二边各设有一个加宽凸缘。在使用过程中,肘杆始终作用在膜片上,供气阀内的压力一直保持大于环境压力,防止环境中的污染气体侵入面罩内,发挥面罩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支架二边的凸缘存在,使肘杆不易因振或运输而带出死点位置,以免打开阀门,损失呼吸气体。(*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供气阀,它涉及到一种正压型供气阀,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呼吸防护面罩的新型供气阀。它可用于水下作业,也可用于陆上抢险救灾及有关作业。目前使用的供气阀一般有一个阀壳,壳内设有膜片、阀杆、支架、肘杆、拉簧等,如美国专利2790454所公开的一种供气阀,它的肘杆的一端铰接于膜片上,另一端铰接于壳体上L形带叉口连接件上;一对拉簧一端铰接在L形连接件上,另一端与铰接在膜片上的肘杆通过销钉相连接,拉簧和肘杆与L形连接件接点在同一水平面内,当拉簧与肘杆的连接点与该两点共线时,肘杆处于平衡位置。在供气阀门的关闭位置,肘杆处于平衡位置或稍微超过一点,然后拉簧驱使它继续向着支座方向进入分离位置,这时膜片稍微离开阀杆,使阀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吸气时,首先在面罩内形成一个真空,在外界气压力作用下,膜片向内运动,并带动与其铰接在一起的肘杆离开平衡位置,打开供气阀,这时肘杆在拉簧的作用下,在膜片上施加一个随弹簧的偏移而增加的连续压力,供气阀门开大到足以满足吸气者的呼吸需要,并在面罩内产生一个大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它随吸气量增加而升高。当吸气结束时,膜片又回到初始位置,肘杆冲过它的平衡位置进入死点位置,供气阀门关闭,在呼气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个位置,只有当下一个吸气时再重复上述过程。因此,这种供气阀在使用过程中每次吸气初始阶段面罩内压力总略低于外界压力,这种周期性地出现低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在医学上来说有助于呼吸,但用于防护面罩时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不能在整个呼吸过程中保持高于外界环境的压力,从而破坏了防止环境中的污染气体侵入面罩内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呼气。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防止呼气时,肘杆冲过平衡位置,进入死点,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面-->罩内连续保持高于外界环境压力的正压型供气阀,以免环境中的污染气体侵入面罩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阀壳内设有支架、肘杆、拉簧、膜片、阀杆等部件;支架固定在上盖上,肘杆绞接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铰接点为支点将肘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一端与防尘罩上的揿钮啮合,另一部分与一对拉簧可转动地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支架尾端可转动地连接,其接点与肘杆的支点在一个平面内,且两点间在沿肘杆方向有一定距离,膜片离开阀杆时,肘杆离开平衡位置仍有一剩余摆动行程。肘杆与膜片之间设有一柔性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且两者间可拉开一定距离,在膜片离开阀杆,阀门自动关闭时,肘杆不会冲过支架与肘杆以及支架与拉簧的铰接点决定的平衡位置进入死点;支架两边各设有一个加宽凸缘;支架、拉簧、肘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肘杆的转轴依靠支架的弹性装入支架两边的小孔中。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呼气或屏气时,膜片离开阀杆,阀门关闭,肘杆不会因供气阀内压力升高以及肘杆的运动惯性冲过平衡位置,进入死点,在使用过程中,肘杆始终作用在膜片上,供气阀内始终保持大于环境压力,成为正压型的供气阀。使用者在每次吸气开始时不会在供气阀内创造一个真空条件,迫使膜片向内运动,将肘杆拉出死点位置后打开阀门。使用后要脱去面罩或卸下供气阀,可通过揿下防尘罩上的弹性揿钮,将肘杆的另一端提升带入死点位置。从而强迫膜片与阀杆分离,关闭阀门。在肘杆进入死点位置后,由于支架两边的凸缘挡住拉簧,避免了由于振动或运输将肘杆带出死点位置,打开阀门,损失呼吸气体。另外,由于支架、拉簧、肘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拉簧的拉力不作用在上盖上,不会引起上盖变形,受力性能好;肘杆依靠支架的弹性变形安装在其上,装拆方便,使用中也不会脱落,安全可靠。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肘杆拉簧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有一个阀壳,壳内设有支架2、-->拉簧3、肘杆4、膜片6、阀杆7、下壳体8等部件;支架2固定在上盖1上;肘杆4铰接在支架2的B点处,且以B点为支点,将肘杆4分为Ⅰ、Ⅱ两部分,Ⅰ部分的一端与防尘盖9上的揿钮10啮合,Ⅱ部分与拉簧3的一端在Ⅱ部分的A处铰接;拉簧3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架2的C点处,B、C两点在同一平面内,且两点间有一距离L;肘杆4与膜片6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5,将肘杆与膜片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可拉开一定距离;连接件5可为金属链条或非金属线绳,支架2的二边各设有一个加宽凸缘11。本技术的使用和工作过程大致如下:当第一次吸气开始阶段时,供气阀内产生一个真空,膜片6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向阀杆7的方向运动,通过柔性连接件5拉下肘杆4,使其脱离由BC决定的平衡位置,作用在膜片6上,进入施压位置。此后肘杆4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一直作用在膜片6上。肘杆4在图1所示实线位置时,膜片6靠在阀杆7上,肘杆4在拉簧3的作用下给膜片6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将阀门打开,处于供气状态。随着吸气量的增加,阀门开启量增大,肘杆作用在膜片上的力也增大,从而使供气阀内始终保持正压。当屏气或吸气时,供气阀内压力升高将膜片6向上提升,当升高到一定位置时,膜片6离开阀杆7,阀门关闭,这时肘杆4仍在平衡位置下方,即肘杆离开平衡位置有一剩余行程a,阀杆仍作用在膜片上,给膜片一定作用力。当呼气结束吸气开始时,供气阀内压力稍微降低,膜片6在肘杆4的压迫下向下运动,接触阀杆7,打开阀门进行供气,重复上述过程。当停止使用或将面罩脱下时,可通过揿下防尘罩9上的弹性揿钮10,带动肘杆4的第Ⅰ部分抬起肘杆4第Ⅱ部分,提起膜片6,使其离开阀杆7,关闭供气阀,停止供气,这时肘杆4在平衡位置之上即图中虚线位置,拉簧3被支架2的凸缘11挡住,使肘杆4不至于被振动拉出平衡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压型供气阀,有一个阀壳,壳内设有支架2、拉簧3、肘杆4、膜片6、阀杆7、下壳体8等部件;支架2固定在上盖1上;肘杆4铰接在支架2的B点处,其特征在于B点将肘杆4分为Ⅰ、Ⅱ两部分,第Ⅰ部分的一端与防尘盖9上的揿钮10啮合,第Ⅱ部分在A点处,与拉簧3铰接;肘杆4与膜片6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5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支架2的两边各设有一个加宽的凸缘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型供气阀,有一个阀壳,壳内设有支架2、拉簧3、肘杆4、膜片6、阀杆7、下壳体8等部件;支架2固定在上盖1上;肘杆4铰接在支架2的B点处,其特征在于B点将肘杆4分为Ⅰ、Ⅱ两部分,第Ⅰ部分的一端与防尘盖9上的揿钮10啮合,第Ⅱ部分在A点处,与拉簧3铰接;肘杆4与膜片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令清张根升周德福徐灿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潜水装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