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立东专利>正文

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254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厂矿车间粉尘异味的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输入管道,输入管道上分布有进气孔,进气孔上方设置吸收罩,吸收罩的顶部设置排出管道,排出管道的末端连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第一多功能反应塔的顶部通过中间管道连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出气口通过出气管按照出气方向依次连接酸碱中和反应器、旋流净化器、活性炭吸附反应器、高温燃烧炉及新鲜空气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污染的空气进行降温液化、水溶解、吸附、酸碱中和、燃烧、三级沉淀过滤,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主要应用于厂矿车间粉尘异味的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大部分厂矿车间的粉尘、异味都直接排入大气或者经其它处理系统进行初步处理即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环保的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输入管道,输入管道上分布有进气孔,进气孔上方设置吸收罩,吸收罩的顶部设置排出管道,排出管道的末端连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排出管道上设置引风机,第一多功能反应塔的顶部通过中间管道连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出气口通过出气管按照出气方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酸碱中和反应器、旋流净化器及活性炭吸附反应器,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底部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设置相连通的两塔连接管,第二多功能反应塔一侧分别设置排污管和溢流管,排污管位于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排污管上设置排污阀,溢流管位于排污管上方,旋流净化器上有排液管,排污管、排液管和溢流管的末端均连接水池,水池内设置高压潜水泵,高压潜水泵连接高压送水管道,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及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内均设置喷淋管,喷淋管分别连接高压送水管道。低处进入室外新鲜空气的输入管道,新鲜空气从输入管道的进气孔进入到厂房内,在引风机的引力下,污染空气进入吸收罩内,同时补充新鲜空气,污染的空气经排出管道进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内,污染的空气经排出管道时,通过喷淋管喷淋,一部分颗粒物顺水流进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内,另一部分气体在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处理后经过中间管道进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由于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底部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设置相连通的两塔连接管,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底部的液体进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进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的气体经过液体处理,一部分颗粒留在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的液体内,其余气体从第二多功能反应塔顶部的出气管进入酸碱中和反应器、旋流净化器、活性炭吸附反应器中分别进行酸碱中和、旋流、吸附,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实现绿色环保、无污染。第二多功能反应塔一侧分别设置的排污管、溢流管及排液管,均将反应后的液体排入水池中,等沉淀回收后可重
复利用。水池内设置高压潜水泵,可以将回收处理后的水用于喷淋管的水源,节约能源。引风机引风、鼓风一体两用,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底部排污管上的排污阀如果不检修清理地下水池,排污阀处于正常关闭状态。所述的输入管道设置为位于地下的新鲜空气输入管道,输入管道顶部开有进气孔。便于新鲜气体进入车间厂房中。所述的排出管道的首段位于吸收罩的顶部,末端位于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内。便于对污染空气进行收集及处理。所述的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均包括塔体,塔体内上下设置网格板,网格板上设置填料,喷淋管位于填料上方。可对污染的空气进行多级处理,实现无污染排污。所述的水池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设置为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及重复利用水池,排污管、排液管和溢流管均连接第一沉淀池,高压潜水泵位于重复利用水池内,排污管和排液管均连在溢流管上。对回收的水进行多级沉淀后使用,提高水的洁净度。所述的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第二沉淀池与重复利用水池之间均设置排水管。所述的喷淋管上均分布有高压喷水嘴。所述的填料设置为多孔空心球。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高温燃烧炉,高温燃烧炉连接新鲜空气排放管,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和高温燃烧炉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阀门,阀门的前端连接回流管,回流管末端引至输入管一侧,回流管上分布有进气孔,回流管上设置阀门。本系统正常开启时,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和高温燃烧炉之间的阀门关闭,回流管上的阀门开着,处理好了的新鲜空气再进入车间厂房内,成倍加大了空气进入量,不但效果好,这整体系统就成为一个大型空调,使车间厂房内冬暖夏凉,关闭回流管上的阀门,打开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和高温燃烧炉之间的阀门,使气体进入燃烧炉,又起到鼓风作用,节能。另外,为了保证两个多功能反应塔的喷淋的效果,需要两多功能反应塔通过溢流管溢流至水池的水和从水池内通过高压潜水泵流向喷淋管的水保持平衡,需要定期调整水池内的水量,如果水位减少,需要向水池内添加水,以保证水池内充足的水源。为提高水池内水的利用率,在水质不超标的情况下,可以定期排放,例如用于灌溉等其它领域,两沉淀池内的沉淀物也需要定期清理,一方面提高水质,另一方面可以回收再利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污染的空气进行降温液化、水溶解、吸附、酸碱中和、燃烧、三级沉淀过滤,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多功能反应塔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入管道;2、进气孔;3、污染源;4、吸收罩;5、排出管道;6、阀门;7、喷淋管;8、第一多功能反应塔;9、填料;10、引风机;11、中间管道;12、高压送水管道;13、溢流管;14、排污管;15、酸碱中和反应器;16、旋流净化器;17、活性炭吸附反应器;18、高温燃烧炉;19、新鲜空气排放管;20、第一沉淀池;21、第二沉淀池;22、重复利用水池;23、高压潜水泵;24、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5、出气管;26、两塔连接管;27、排液管;28、网格板;29、高压喷水嘴;30、排水管;31、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输入管道1,输入管道1上分布有进气孔2,进气孔2上方设置吸收罩4,吸收罩4的顶部设置排出管道5,排出管道5的末端连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排出管道5上设置引风机10,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的顶部通过中间管道11连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出气口通过出气管25按照出气方向依次连接酸碱中和反应器15、旋流净化器16、活性炭吸附反应器17,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底部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底部设置相连通的两塔连接管26,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一侧分别设置排污管14和溢流管13,排污管14位于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底部,排污管14上设置排污阀,溢流管13位于排污管14上方,旋流净化器16上有排液管27,排污管14、排液管27和溢流管13的末端均连接水池,水池内设置高压潜水泵23,高压潜水泵23连接高压送水管道12,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及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内均设置喷淋管7,喷淋管7分别连接高压送水管道12。输入管道1设置为位于地下的新鲜空气输入管道,输入管道1顶部开有进气孔2。排出管道5的首段位于吸收罩4的顶部,末端位于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内。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均包括塔体,塔体内上下设置网格板28,网格板28上设置填料9,喷淋管7位于填料9上方。水池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设置为第一沉淀池20、第二沉淀池21及重复利用水池22,排污管14、排液管27和溢流管13均连接第一沉淀池20,高压潜水泵23位于重复利用水池22内,排污管14和排液管27均连在溢流管13上。第一沉淀池20与第二沉淀池21之间、第二沉淀池21与重复利用水池22之间均设置排水管30。喷淋管7上均分布有高压喷水嘴29。填料9设置为多孔空心球。活性炭吸附反应器17出气口通过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管道(1),输入管道(1)上分布有进气孔(2),进气孔(2)上方设置吸收罩(4),吸收罩(4)的顶部设置排出管道(5),排出管道(5)的末端连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排出管道(5)上设置引风机(10),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的顶部通过中间管道(11)连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出气口通过出气管(25)按照出气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接酸碱中和反应器(15)、旋流净化器(16)及活性炭吸附反应器(17),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底部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底部设置相连通的两塔连接管(26),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一侧分别设置排污管(14)和溢流管(13),排污管(14)位于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底部,排污管(14)上设置排污阀,溢流管(13)位于排污管(14)上方,旋流净化器(16)上有排液管(27),排污管(14)、排液管(27)和溢流管(13)的末端均连接水池,水池内设置高压潜水泵(23),高压潜水泵(23)连接高压送水管道(12),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及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内均设置喷淋管(7),喷淋管(7)分别连接高压送水管道(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管道(1),输入管道(1)上分布有进气孔(2),进气孔(2)上方设置吸收罩(4),吸收罩(4)的顶部设置排出管道(5),排出管道(5)的末端连接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排出管道(5)上设置引风机(10),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的顶部通过中间管道(11)连接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出气口通过出气管(25)按照出气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接酸碱中和反应器(15)、旋流净化器(16)及活性炭吸附反应器(17),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底部和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底部设置相连通的两塔连接管(26),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一侧分别设置排污管(14)和溢流管(13),排污管(14)位于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底部,排污管(14)上设置排污阀,溢流管(13)位于排污管(14)上方,旋流净化器(16)上有排液管(27),排污管(14)、排液管(27)和溢流管(13)的末端均连接水池,水池内设置高压潜水泵(23),高压潜水泵(23)连接高压送水管道(12),第一多功能反应塔(8)及第二多功能反应塔(24)内均设置喷淋管(7),喷淋管(7)分别连接高压送水管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管道(1)设置为位于地下的新鲜空气输入管道,输入管道(1)顶部开有进气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粉尘异味吸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管道(5)的首段位于吸收罩(4)的顶部,末端位于第一多功能反应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东
申请(专利权)人:于立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