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182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包括进气座、外密封筒,所述外密封筒的一端卡在进气座的密封筒封盖上,且外密封筒与密封筒封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进气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的对接筒,所述对接筒的进气端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内进气管,所述对接筒外围与外密封筒之间形成外导流腔,所述外密封筒侧壁上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与外倒流腔连通的外出气管,所述对接筒的出气端通过内石墨密封圈与出气对接管接触,所述内石墨密封圈位于对接筒的内石墨圈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在经过多密封、充油润滑、导气处理、压力平衡处理等,满足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杀菌锅
,具体说是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旋转接头是一种用于往旋转式灭菌釜中通入工作气体的旋转接头,旋转式灭菌釜中的压紧装置需要压缩空气使气缸工作,但由于气缸需要进出气两路通道,以及釜内工作环境恶劣,普通的旋转接头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包括进气座、外密封筒,所述外密封筒的一端卡在进气座的密封筒封盖上,且外密封筒与密封筒封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进气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的对接筒,所述对接筒的进气端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内进气管,所述对接筒外围与外密封筒之间形成外导流腔,所述外密封筒侧壁上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与外倒流腔连通的外出气管,所述对接筒的出气端通过内石墨密封圈与出气对接管接触,所述内石墨密封圈位于对接筒的内石墨圈凹槽内,且内石墨密封圈通过设置在内石墨圈凹槽内的内顶紧弹簧与出气对接管紧密接触,使出气对接管与对接筒连通形成内通气管路,所述出气对接管的外部套有对接管套筒,所述对接管套筒与出气对接管之间形成外出气腔,且对接管套筒的一端位于外密封筒内,所述对接管套筒通过深沟球轴承与外密封筒内侧壁接触,所述对接管套筒位于外密封筒的一端还与外石墨密封圈紧密接触,且外石墨密封圈与对接筒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外导流腔与外出气腔连通形成外通气管路,在出气对接管的出气端通过出气接头连接有内出气管,所述对接管套筒上通过出气接头连接有与外出气腔连通的外进气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导流腔内设置有外顶紧弹簧,所述外顶紧弹簧使外石墨密封圈与对接管套筒紧密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石墨密封圈与对接管套筒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内石墨密封圈与出气对接管接触的接触面分别做镜面处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深沟球轴承两侧的对接管套筒上分别套有骨架密封圈,且两个骨架密封圈的油槽相对,且相通形成一个油腔,其中外侧的骨架密封圈两侧分别设置有轴用挡圈,内侧的轴用挡圈处的外密封筒上设置有压力平衡隔膜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石墨密封圈与对接管套筒接触面外围的外密封筒侧壁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漏释放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在经过多密封、充油润滑、导气处理、压力平衡处理等,满足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同心双路的设计又能满足气缸需要进气、回气双通道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转接头转动到不同位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进气座、2外密封筒、3密封筒封盖、4轴用挡圈、5密封圈、6对接筒、7进气接头、8内进气管、9外导流腔、10外出气管、11内石墨密封圈、12出气对接管、13内石墨圈凹槽、14内顶紧弹簧、15对接管套筒、16外出气腔、17深沟球轴承、18外石墨密封圈、19出气接头、20内出气管、21外进气管、22外顶紧弹簧、23骨架密封圈、24油槽、25泄漏释放孔、26压力平衡隔膜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包括进气座1、外密封筒2,外密封筒2的一端卡在进气座1的密封筒封盖3上,且外密封筒2与密封筒封盖3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5,进气座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的对接筒6,对接筒6的进气端通过进气接头7设置有内进气管8,对接筒6外围与外密封筒2之间形成外导流腔9,外密封筒2侧壁上通过进气接头7设置有与外倒流腔9连通的外出气管10,对接筒6的出气端通过内石墨密封圈11与出气对接管12接触,内石墨密封圈11位于对接筒6的内石墨圈凹槽13内,且内石墨密封圈11通过设置在内石墨圈凹槽13内的内顶紧弹簧14与出气对接管12紧密接触,使出气对接管12与对接筒6连通形成内通气管路,出气对接管12的外部套有对接管套筒15,对接管套筒15与出气对接管12之间形成外出气腔16,且对接管套筒15的一端位于外密封筒2内,对接管套筒15通过深沟球轴承17与外密封筒2内侧壁接触,对接管套筒15位于外密封筒2的一端还与外石墨密封圈18紧密接触,且外石墨密封圈18与对接筒6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外导流腔9与外出气腔16连通形成外通气管路,在出气对接管12的出气端通过出气接头19连接有内出气管20,对接管套筒15上通过出气接头19连接有与外出气腔16连通的外进气管21,外导流腔9内设置有外顶紧弹簧22,外顶紧弹簧22使外石墨密封圈18与对接管套筒15紧密接触,外石墨密封圈18与对接管套筒15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内石墨密封圈11与出气对接管12接触的接触面分别做镜面处理,深沟球轴承17两侧的对接管套筒15上分别套有骨架密封圈23,且两个骨架密封圈23的油槽24相对,使两个油槽24将深沟球轴承17夹住,通形成一个油腔,并在两个油槽24内注满润滑油,其中外侧的骨架密封圈23两侧分别设置有轴用挡圈4,内侧的轴用挡圈4处的外密封筒2上设置有压力平衡隔膜孔26,外石墨密封圈18与对接管套筒15接触面外围的外密封筒2侧壁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漏释放孔25。本技术工作原理:旋转接头主体以外石墨密封圈18与对接管套筒15,以及内石墨密封圈11与出气对接管12的接触面为界限分为两部分,进气端采用一大一小两个机械密封,用石墨做机械密封的密封面,出气端用普通的不锈钢镜面处理后做密封面,与机械密封的密封面接触,组成接触面,同时在外石墨密封圈18与对接管套筒接15的接触面外围开导气25孔,以防主体通道泄露气体损坏周边的骨架密封圈23。骨架密封圈23中间是深沟球轴承17,将油槽24中灌满油,用来润滑轴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包括进气座、外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筒的一端卡在进气座的密封筒封盖上,且外密封筒与密封筒封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进气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的对接筒,所述对接筒的进气端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内进气管,所述对接筒外围与外密封筒之间形成外导流腔,所述外密封筒侧壁上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与外倒流腔连通的外出气管,所述对接筒的出气端通过内石墨密封圈与出气对接管接触,所述内石墨密封圈位于对接筒的内石墨圈凹槽内,且内石墨密封圈通过设置在内石墨圈凹槽内的内顶紧弹簧与出气对接管紧密接触,使出气对接管与对接筒连通形成内通气管路,所述出气对接管的外部套有对接管套筒,所述对接管套筒与出气对接管之间形成外出气腔,且对接管套筒的一端位于外密封筒内,所述对接管套筒通过深沟球轴承与外密封筒内侧壁接触,所述对接管套筒位于外密封筒的一端还与外石墨密封圈紧密接触,且外石墨密封圈与对接筒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外导流腔与外出气腔连通形成外通气管路,在出气对接管的出气端通过出气接头连接有内出气管,所述对接管套筒上通过出气接头连接有与外出气腔连通的外进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同心双路旋转接头,包括进气座、外密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筒的一端卡在进气座的密封筒封盖上,且外密封筒与密封筒封盖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进气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的对接筒,所述对接筒的进气端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内进气管,所述对接筒外围与外密封筒之间形成外导流腔,所述外密封筒侧壁上通过进气接头设置有与外倒流腔连通的外出气管,所述对接筒的出气端通过内石墨密封圈与出气对接管接触,所述内石墨密封圈位于对接筒的内石墨圈凹槽内,且内石墨密封圈通过设置在内石墨圈凹槽内的内顶紧弹簧与出气对接管紧密接触,使出气对接管与对接筒连通形成内通气管路,所述出气对接管的外部套有对接管套筒,所述对接管套筒与出气对接管之间形成外出气腔,且对接管套筒的一端位于外密封筒内,所述对接管套筒通过深沟球轴承与外密封筒内侧壁接触,所述对接管套筒位于外密封筒的一端还与外石墨密封圈紧密接触,且外石墨密封圈与对接筒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外导流腔与外出气腔连通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运赵枫林寇晓栋刘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