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牛角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935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7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牛角进胶结构,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其中,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包括:内牛角流道,与所述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连通,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流道中流出的注塑产品原料;以及牛角进胶口,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用于使内牛角流道中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所述牛角进胶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进行塑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通过将牛角进胶口深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部,可使内牛角流道内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牛角进胶口直接流入模型通道内进行注塑,避免在注塑产品外部形成浇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内牛角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生产技术之一,是使热塑性或热固性模塑料在加热料筒中均匀塑化,之后有柱塞或移动螺杆推挤倒闭和模具的模型通道中成型的一种方法。注塑成型的成型周期短(几秒到几分钟)。成型的产品质量可由几克到几十千克,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模塑品,因此,注塑成型适应性强,生产率高。但是,在注塑模具的设计中,注塑类模具的进胶方式直接影响注塑件的品质。目前,在模具注塑时一般直接在外部注入,注塑成型后在产品外部有浇口,影响产品的美观,而且需要人工减除,增加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由于浇口尺寸小,一旦技术人员操作失误,容易对注塑产品造成损坏,从而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牛角进胶结构,可避免在注塑产品外部形成浇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牛角进胶结构,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其中,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包括:内牛角流道,与所述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连通,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流道中流出的注塑产品原料;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牛角流道的一端的牛角进胶口,所述牛角进胶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部,用于使内牛角流道中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所述牛角进胶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进行塑型。优选方案,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顶针,与所述内牛角流道接触,用于在注塑开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内牛角流道移动,使所述内牛角流道与后模仁分离。优选方案,所述顶针与所述内牛角流道垂直接触。优选方案,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推块,与所述模型通道接触,用于在注塑开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注塑产品移动,使所述注塑产品与所述牛角进胶口分离。优选方案,所述推块与所述模型通道垂直接触。优选方案,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推板,用于固定所述顶针和/或推块,并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顶针和/或推块垂直运动。优选方案,所述牛角进胶口的直径为0.8-2mm。优选方案,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第一镶块,镶嵌在所述内牛角流道与所述前模仁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内牛角流道。优选方案,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第二镶块,镶嵌在所述推块与前模仁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推块。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通过将牛角进胶口深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部,可使内牛角流道内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牛角进胶口直接流入模型通道内进行注塑,避免在注塑产品外部形成浇口,从而确保注塑产品的整体美观,并能够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安装到注塑模具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内牛角流道 10 顶针 12 推块 13 推板 14 第一镶块 15 第二镶块 16 模型通道 20 后模仁 30 前模仁 40 热流道 50 滑块 6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40和后模仁30之间,如图1所示,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包括内牛角流道10和牛角进胶口,其中,所述内牛角流道10与所述注塑模具 的热流道50连通,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流道50中流出的注塑产品原料;所述牛角进胶口设置在所述内牛角流道的一端,且所述牛角进胶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20内部,用于使内牛角流道10中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所述牛角进胶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20中进行塑型。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通过将牛角进胶口深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部,可使内牛角流道内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牛角进胶口直接流入模型通道内进行注塑,避免在注塑产品外部形成浇口,从而确保注塑产品的整体美观;同时减少人工减除浇口的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其中,所述牛角进胶口的直径为0.8-2mm,既可以确保注塑产品原料以设定的流速流入模型通道20,又可避免牛角进胶口直径过大影响注塑产品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内牛角流道10,为形状如牛角的圆滑曲线形锥体,所述椎体的截面积逐渐缩小,从而使与内牛角流道10端部连接牛角进胶口能伸入到模型通道20内进胶。为使所述内牛角流道10稳固在注塑模具内,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第一镶块15,所述第一镶块15镶嵌在所述内牛角流道10与所述前模仁40之间。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顶针12,所述顶针12与所述内牛角流道10接触,用于在注塑开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 内牛角流道10移动,使所述内牛角流道10与后模仁30分离。优选方案,所述顶针12与所述内牛角流道10垂直接触。如图1所示,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推块13。所述推块13与所述模型通道20接触,用于在注塑开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注塑产品移动,使所述注塑产品与所述牛角进胶口分离。优选方案,所述推块13与所述模型通道20垂直接触。为使所述推块13与所述模型通道20稳定接触,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第二镶块16,所述第二镶块16镶嵌在所述推块13与前模仁40之间,固定所述推块13。为方便推动所述顶针12和/或推块13移动,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推板14。所述推板14用于固定所述顶针12和/或推块13,并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顶针12和/或推块13垂直移动。在注塑开模后,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推板14带动固定于推板14上的顶针12和推块13一起往后模仁30方向移动,所述顶针12顶出后模仁30,所述推块13推动塑型产品,并利用塑型产品的变形能力,使牛角进胶口与塑型产品脱离,即可得到塑型产品,操作方便、简单。本技术内牛角进胶结构主要适用于软性塑胶产品的注塑,所述注塑产品原料可为PU(Poly Urethane,聚氨酯)、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等,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前模仁40和后模仁30之间设置有滑块60,通过所述滑块60的滑动作用,可使前模仁40和后模仁30迅速分离,到达顺利出模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其中,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包括:内牛角流道,与所述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连通,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流道中流出的注塑产品原料;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牛角流道的一端的牛角进胶口,所述牛角进胶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部,用于使内牛角流道中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所述牛角进胶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进行塑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其中,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包括:内牛角流道,与所述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连通,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流道中流出的注塑产品原料;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牛角流道的一端的牛角进胶口,所述牛角进胶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内部,用于使内牛角流道中的注塑产品原料通过所述牛角进胶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进行塑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顶针,与所述内牛角流道接触,用于在注塑开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内牛角流道移动,使所述内牛角流道与后模仁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与所述内牛角流道垂直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牛角进胶结构还包括: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发谭魏谢光亮蔡忠祥曾和平张亚琴宋卓能黃维中
申请(专利权)人:嘉瑞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