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磊专利>正文

新型破冠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824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7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破冠钳,包括上钳体和下钳体,所述上钳体和下钳体通过轴销件连接在一起,且上钳体和下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件,所述上钳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凹口部,所述下钳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与凹口部相配的凸口部,所述凹口部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上刃体和侧刃体,所述凸口部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下刃体,所述上钳体和下钳体上设置有马赛克纹路的防滑层,具有一种结构合理,使用便捷,能对不同牙位破冠的需求进行调整,方便破冠等优点的新型破冠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破冠钳,属于口腔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后牙铸造金属全冠/固定桥及前牙金属烤瓷全冠/固定桥在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极为广泛。随着粘固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的全冠/固定桥修复粘固十分密合,但在日常诊疗中,大量采用全冠/固定桥修复的患者由于使用年限、不同口腔疾病的发生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等因素,需要口腔临床医生将粘固完善的全冠/固定桥取下,目前的全冠/固定桥取下器械包括:1.脱冠器;2.破冠钳/破冠挺;4.机用破冠器。1、脱冠器是直接在患者口腔固定修复体全冠和固定桥固位体的龈缘处施力提拉滑块,依靠滑块与破冠器另一端的撞击力使全冠/固定桥发生震动而使得粘结材料破碎,从而破坏粘结材料的封闭,使冠松脱。此种方法不但造成患者疼痛、恐惧、龈缘损伤,同时当用力过大时甚至导致被破冠的牙齿脱位,存在着极大的医疗隐患和医疗纠纷隐患。即使是采用破冠器将固定修复体冠取下来,患者也是很痛苦和非常不满意的,从而可能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2、破冠钳/破冠挺的使用方法是直接用破冠钻针在全冠和固定桥的固位体颊侧及咬合面用裂钻磨除切口后再用破冠钳和者破冠挺撬,最后通过脱冠器将全冠/固定桥取下,这种方法虽然能把冠脱下来,但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磨出切口过大导致破冠钳/破冠挺不能稳定固定在切口处造成破冠困难,或者出现打滑而误伤患者,另外尤其是对于需要取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时,这样的操作会出现让瓷层崩脱,导致冠剩余厚度不够造成破冠失败;另外,通常采用破冠钳/破冠挺将冠桥松解后,还要使用脱冠器让冠桥最终脱位,增加了取冠 操作的步骤,浪费了宝贵的临床工作时间。正是由于在临床操作中会出现的这样种种问题,还可能会造成患者牙体结构的损害和牙周膜的损伤,还可能造成牙体的折裂,伤害患者。3、机用破冠器,也是一种拆冠工具,使用方法是将全冠/固定桥的颊侧和舌侧轴面上用裂钻制备一个纵向切口后,将工作头放入切口内旋转,撑开切口,是粘结材料破碎,从而把冠拆除,但是在旋转手柄撬动时常常打滑,重复操作次数多需要时间较长,增加了手术的随意性和操作难度,而且由于用旋转手柄撬动时牙体被扭转造成患者不适和疼痛,甚至造成牙体损伤,并且此种方法费用较高,增加患者经济负担。4、另外,临床中还使用一种方法称为“破冠锤击法”,是利用高效切割车针,选择牙体颊侧和舌侧部位将冠磨出一个切口,将骨凿工作端放在切口靠颈缘部分,使凿与切口边缘呈一定角度接触,然后用牙科锤敲击骨凿,使冠松脱拆除。此种方法会产生较大冲击力,使用不当会造成某些已经松动的牙齿与冠一起脱位,甚至由于保护不力,导致骨凿滑脱而损伤口腔其它组织。引起医疗纠纷。对于固定桥的拆除如果只注意一侧基牙的冠固位体拆出,而不注意另一侧基牙情况,则可能由于过大弯矩造成另一侧基牙的意外冠折为了寻求拆冠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将改进现有破冠钳的工作端设计,现有的破冠钳工作端为垂直于牙体侧面,在临床中,采用破冠车针,将全冠/固定桥的颊侧磨出一条切口后,将破冠钳工作端垂直于牙面放在切口内,将手柄用力握紧后,工作端打开,迫使全冠/固定桥与牙面之间粘结材料分离,从而以取下全冠/固定桥,但是实际操作中,破冠器的固定不稳定,工作端及其容易打滑等,破冠效果不理想,还需多种器械的综合应用,增加了取冠桥的难度,耗费口腔医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可能对患者的心身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基于上 述器械的不足,我们设计出新型的破冠钳,以解决目前破冠钳的不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便捷,能对不同牙位破冠的需求进行调整,方便破冠的新型破冠钳。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新型破冠钳,包括上钳体和下钳体,所述上钳体和下钳体通过轴销件连接在一起,且上钳体和下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件,所述上钳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凹口部,所述下钳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与凹口部相配的凸口部,所述凹口部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上刃体和侧刃体,所述凸口部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下刃体,所述上钳体和下钳体上设置有马赛克纹路的防滑层。进一步地,所述上刃体长2.5mm,底面宽0.7mm。进一步地,所述下刃体和侧刃体长2mm,底面宽1mm。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破冠钳:整体的结构合理,通过控制螺钉的松紧度来转动调整到最佳使用的位子,提高整体的使用便捷性,具有一种结构合理,使用便捷,能对不同牙位破冠的需求进行调整,方便破冠等优点的新型破冠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钳体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钳体的示意图。1-上钳体;2-下钳体;3-轴销件;4-弹簧件;5-凹口部;6-凸口部;7-上刃体;8-下刃体;9-防滑层;10-侧刃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破冠钳,包括上钳体1和下钳体2,所述上钳体1和下钳体2通过轴销件3连接在一起,且上钳体1和下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件4,所述上钳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凹口部5,所述下钳体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与凹口部5,相配的凸口部6,所述凹口部5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上刃体7和侧刃体10,所述凸口部6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下刃体8,所述上钳体1和下钳体2上设置有马赛克纹路的防滑层9,其中,所述上刃体7长2.5mm,底面宽0.7mm;所述下刃体8和侧刃体10长2mm,底面宽1mm。在破冠时,针对不同牙位通过先使用破冠车针在冠的颊侧磨出切口后,将上刃体7和下刃体8放置平行于牙面放置在切口内,使上刃体7和下刃体8插入到冠和牙面之间,用力握紧钳体后,迫使切口缝隙扩大,导致冠与牙面之间的粘结剂破碎,此时冠较松动则可取下,若稳固,可使用侧刃体10从切口插入到冠与牙面之间,通过杠杆力撬动冠,促进冠的松动和取出,这样不仅避免打滑的问题,提高破冠效率,无需多个器械组合使用,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新型破冠钳,其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破冠钳在处理磨出的切口略大于工作端的情况时出现完全不能撑开全冠/固定桥,导致破冠失败的问题;出现破冠钳打滑导致误伤患者正常组织的问题和传统破冠临床操作需要多种器械联合使用复杂化的问题。使针对不同的牙位都可以进行破冠,上刃体和下刃体能够从破冠车针磨出的切口内使上刃体和下刃体能很好的嵌入到全冠/固定桥与正常牙体的间隙中,则不会出现打滑的问题,从而能完全地撑开全冠/ 固定桥,对于破冠后难于取下的全冠/固定桥,侧刃体在破冠的操作中通过使用采用杠杆力、轮轴力,以撬的方式促进粘固剂的破碎,避免多种器械使用的复杂性,而顺利达到取下全冠/固定桥的目的,并且操作简便,同时也不增加患者额外费用,减少患者由于传统破冠钳和破冠挺和者机用破冠器带来的不适感,具有一种结构合理,使用便捷,能对不同牙位破冠的需求进行调整,方便破冠等优点的新型破冠钳。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破冠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钳体(1)和下钳体(2),所述上钳体(1)和下钳体(2)通过轴销件(3)连接在一起,且上钳体(1)和下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件(4),所述上钳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凹口部(5),所述下钳体(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与凹口部(5)相配的凸口部(6),所述凹口部(5)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上刃体(7)和侧刃体(10),所述凸口部(6)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下刃体(8),所述上钳体(1)和下钳体(2)上设置有马赛克纹路的防滑层(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破冠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钳体(1)和下钳体(2),所述上钳体(1)和下钳体(2)通过轴销件(3)连接在一起,且上钳体(1)和下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件(4),所述上钳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凹口部(5),所述下钳体(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与凹口部(5)相配的凸口部(6),所述凹口部(5)的上设置有呈楔形的上刃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俊标秦小智
申请(专利权)人:张磊张俊标秦小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