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70490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2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其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其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与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激光编码器,其通过第二数据接口与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其中,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将识别的雷管的条形码信息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传输至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根据条形码信息生成雷管编码号,并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将雷管编码号传输至激光编码器,激光编码器将雷管编码号标刻至雷管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能够减小激光编码工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激光编码工序的生产效率,且完全杜绝了雷管编码工序的错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完全杜绝雷管编码工序的错码现象、减小劳动强度且提高激光编码工序生产效率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
技术介绍
在雷管生产制造过程中,按照行业规范要求,需要在每发雷管表面按《工业雷管编码通则》进行编码。目前都是采用激光编码方式,即通过激光编码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激光束的扫描来对雷管外壳表面标刻编码。在雷管激光编码工序中,按产品型号规格、包装规格(一般100发)等对每盒雷管设置不同的编码信息,该编码信息在生产之前由雷管信息管理系统生成产品条形码,再由人工(键盘输入)将条码信息输入至雷管激光编码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控制激光编码机对雷管标刻码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证雷管编码信息的正确是雷管生产过程中极其关键的环节。产品品种的经常性更换都需要人工重新向激光编码系统输入新的编码信息。由于目前国内雷管激光编码信息的录入采用的都是人工录入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难免会出现录入信息错误,这样就导致雷管的编码信息与产品包装的条码信息不一致,一旦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对危险品的管理流通环节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都是雷管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条形码读码器作为雷管编码信息的识别装置,并增加了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与条形码读码器的数据接口,在激光编码器工作时可直接通过条形码读码器读取雷管条形码信息并生成雷管编码信息,取代了
传统的人工录入条形码信息的工作方式,彻底杜绝了雷管编码时出现错码的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包括: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其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激光编码器,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其中,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将识别的雷管的条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根据所述条形码信息生成雷管编码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将所述雷管编码号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器,所述激光编码器将所述雷管编码号标刻至所述雷管表面。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壳体,其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容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的识别端正对所述壳体的开口设置,以通过所述开口读取雷管的条形码信息。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壳体的开口上罩设有透明防尘盖,所述透明防尘盖相对于所述开口可滑动的开启或者关闭。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贴设有防潮板。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防潮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若干个通风孔的直径均为2~3mm。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为条形码读码器。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和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均为USB接口。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为计算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由编码信息识别装
置直接读取条形码信息,不需要岗位操作人员手工输入条形码信息,大大减轻了激光编码工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提供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中的编码信息识别装置1秒就可完成信息录入又快又准,从而提高了激光编码工序的生产效率。3、本技术提供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采用了条形码读码器读取条形码信息,取代原来手工输入方式,杜绝了人工输入可能出错的可能性,雷管编码信息的准确率达到100%,完全杜绝了雷管编码工序的错码现象。4、本技术提供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可广泛用于雷管制造过程中的激光编码工序,可在行业进行应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包括: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其具有第一数据接口110和第二数据接口120;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110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通讯连接;激光编码器3,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120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通讯连接;其中,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将识别的雷管的条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110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根据所述条形码信息生成雷管编码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120将所述雷管编码号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器3,所述激光编码器3将所述雷管编码号标刻至所述雷管表面。通过采用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并增加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与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的第一数据接口110,在激光编码器3工作时可直接通过编码信息识别装置读2取雷管条形码信息并生成雷管编码信息,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录入条形码信息的工作方式,彻底杜绝了雷管编码时出现错码的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护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还包括:壳体4,其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容置在所述壳体4内,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的识别端正对所述壳体4的开口设置,以通过所述开口读取雷管的条形码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开口上罩设有透明防尘盖410,所述透明防尘盖410相对于所述开口可滑动的开启或者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的防潮,所述壳体4的内侧壁贴设有防潮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的散热,所述壳体4和所述防潮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420,所述若干个通风孔420的直径均为2~3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2为条形码读码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接口110和所述第二数据接口120均为USB接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1为计算机。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出现雷管编码信息的错误,本技术提供的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它改变了传统雷管激光编码过程中条码信息人工录入方式,具体为:1)、生产之前由雷管编码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生产安排生成产品信息并打印成条形码;2)、生产过程中条形码读码器读取产品条形码并将条形码信息输入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3)、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将读入的条形码信息自动生成雷管编码号,将所述雷管编码号传输至激光编码器;4)、激光编码器将雷管编码号标刻到雷管表面。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其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激光编码器,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其中,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将识别的雷管的条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根据所述条形码信息生成雷管编码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将所述雷管编码号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器,所述激光编码器将所述雷管编码号标刻至所述雷管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其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激光编码器,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通讯连接;其中,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将识别的雷管的条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所述激光编码控制处理器根据所述条形码信息生成雷管编码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将所述雷管编码号传输至所述激光编码器,所述激光编码器将所述雷管编码号标刻至所述雷管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管激光编码信息自动录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其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容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编码信息识别装置的识别端正对所述壳体的开口设置,以通过所述开口读取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华朱长江鲍国钢赵兵祝敏勋赵德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科技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