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0322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车胎面胶料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天然橡胶40~70份、乳聚丁苯橡胶30~60份、炭黑30~60份、白炭黑15~30份、硅烷偶联剂1.2~3.6份、增硬树脂2~5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1~3份、防老剂2~4份、防护蜡1~2份、硫磺1~2份、芳烃油5~10份、促进剂1~3份、分散剂1~3份和抗湿滑材料1~3份。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提高了在泥地路况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合适的增硬树脂、抗滑湿滑材料、白炭黑用量并用使得产品与泥地路面产生更大的摩擦力,使得车辆在泥地路面上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不影响生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胎面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用于泥地路况竞速使用胎面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多采用国外的品牌溶聚丁苯SSBR+高填充炭黑来达到所需目的,但其仍存在生热大、分散难度等工艺问题,其中溶聚丁苯胶市场价高。其产品在使用时易软化致使摔倒。现有
中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大都用大量有机或无机填料来弥补其不足及加大国外品牌溶聚丁苯胶SSBR的用量(价格高)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取代现有技术通过使用及增大中溶聚丁苯SSBR+高填充炭黑用量技术手段,解决现有技术手段工艺难度大,成本高问题,同时提高了在泥地路况的通过性和安全性,而且不影响生热性。通过加入增硬树脂、抗湿滑材料及白炭黑有效处理后,实现适用于泥地路况竞速使用胎面胶。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所述的车胎面胶料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天然橡胶40~70份、乳聚丁苯橡胶30~60份、炭黑30~60份、白炭黑15~/>30份、硅烷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胎面胶料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天然橡胶40~70份、乳聚丁苯橡胶30~60份、炭黑30~60份、白炭黑15~30份、硅烷偶联剂1.2~3.6份、增硬树脂2~5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1~3份、防老剂2~4份、防护蜡1~2份、硫磺1~2份、芳烃油5~10份、促进剂1~3份、分散剂1~3份和抗湿滑材料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胎面胶料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天然橡胶40~70份、乳聚丁苯橡胶30~60份、炭黑30~60份、白炭黑15~30份、硅烷偶联剂1.2~3.6份、增硬树脂2~5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1~3份、防老剂2~4份、防护蜡1~2份、硫磺1~2份、芳烃油5~10份、促进剂1~3份、分散剂1~3份和抗湿滑材料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黑是N330、N234,N339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是TS69、QG50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老剂是防老剂4020、防老剂RD、防老剂FD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是促进剂CBS、促进剂TS、促进剂D中的两种或三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泥地路况的车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是FS79或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雄吕荣福温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