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梦飞专利>正文

双向出线卷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12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涉及卷线设备领域,双向出线卷线器包括机架和转动架;机架包括套接的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中间通过连接片固定;转动架套装在外筒外,转动架可相对于机架转动;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外壁与内筒的外壁啮合;转动筒可绕内筒转动;转动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可转动;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可驱使电线在缝隙中移动;转动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簧,压簧的端部设置有挡线装置。本申请的双向出线卷线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卷线器无法双向卷线和出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线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
技术介绍
耳机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之一,在使用过程中,人们经常碰到这种问题,在从包里取出耳机时,耳机线经常会缠在一起,即发生了缠线问题,使用十分不便。而工业卷线器智能单向收线,出线一般只能靠人公拉,不能自动出线。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卷线器无法双向卷线和出线的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所述双向出线卷线器包括机架和转动架;所述机架包括套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的中间通过连接片固定;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架套装在所述外筒外,所述转动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所述转动架的两端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位于所述机架右侧端部;所述转动筒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机架的中心轴线;所述转动筒的外壁与所述内筒的外壁啮合;所述转动架的右端设置 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伸入所述转动筒内,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抵接;所述转动筒可绕所述内筒转动;所述转动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可转动,其转动轴垂直于所述转动筒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可驱使电线在所述缝隙中移动;所述转动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伸入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端部设置有挡线装置,所述挡线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簧的内孔相通的穿线孔。可选的,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包括两个传动带轮;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带轮外套装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包括两个传动带轮;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带轮外套装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带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带面上分别设置有斜齿,所述转动筒的内部上设置有螺旋螺纹,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分别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啮合;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传动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还设置有挤线轮,所述挤线轮位于所述机架的左侧端部;所述挤线轮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挤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转动筒的旋转轴平行;所述挤线轮与所述内筒的外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挤线轮可驱使电线在所述缝隙中移动。可选的,所述转动架的右侧还设置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伸入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所述第三支架位于与所述转动筒相对的所述内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布线杆的抵接部固接;所述布线杆还包括插杆部;所述插杆部与所述抵接部固接,所述插杆部穿过所述压簧与所述第三支架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转动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可选的,所述挡线装置为挡线板。可选的,所述挡线装置包括挡线管和两列挡块,所述挡线管套装在所述压簧的外部,两列所述挡块对称设置,其中一列所述挡块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挡线管抵接;另一列所述挡块的一端与所述内筒的外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挡线管抵接;每块所述挡块的左侧均设置有挡块阻件。可选的,所述转动架的左侧设置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伸入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所述第四支架位于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的所述内筒的另一侧;所述第四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端部设置有挡线装置,所述挡线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的内孔相通的穿线孔。可选的,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均为斜齿轮;两个所述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斜齿轮并行设置;两个所述斜齿轮的中心轴垂直于所述转动筒的中心轴;所述转动筒的内部上设置有螺旋螺纹,两个所述斜齿轮分别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啮合;两个所述斜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转动架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圈滑轨,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两圈相应的滑槽,所述滑轨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双向出线卷线器,在使用时,电线经右端的转动架的中心通孔穿入,然后经过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之间的缝隙后,经过所述连接片的通孔,进入所述连接片的左侧,然后再由所述挡线装置的穿线孔进入所述压簧的内孔,最终由所述转动架的左侧的中心孔穿出。需要收线时,转动所述转动架,这时由于所述转动架上的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支架伸入所述转动筒内,并与转动筒的内壁抵接,因此第一支架会带动所述转动筒绕所述内筒圆周转动。这时,由于电线在转动筒内,因此会在转动筒的作用下,绕着内筒缠绕。同时由于所述内筒外壁与所述转动筒的外壁啮合,因此,所述转动筒在绕内筒转动的同时也会在齿轮的作用下自转。同时所述第一挤压装置也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也转动,电线处于二者之间的缝隙中,通过二者旋转时的摩擦力,被不断的带入转动筒中,完成收线动作。通过转动筒的转动和两个挤压装置的转动,完成右侧电线的收线并缠绕在内筒上。同时,左侧的挡线装置在第二支架的带动下也会绕着内筒转动,由于电线在所述挡线装置和所述压簧的内部,因此所述电线也会不断的收入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并缠绕在内筒上,在压簧的作用下,电线会紧密的由内至外紧密排列,最终完成左侧的收线和缠绕动作,且电线缠绕的很整齐,保证由内至外缠绕。要出线时,反向转动所述转动架和两个挤压装置即可,电线随之反向转动,不再缠绕在内筒上。并通过两个挤压装置的摩擦力向外被带出,实现了自动出线。基于此,本技术较之原有技术,具有能够双向卷线和出线,自动出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动带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动带实施例右视图;图3为传动带实施例左视图;图4为传动带实施例左侧局部视图;图5为传动带实施例左侧局部视图;图6为挡线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挡线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为斜齿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1-转动架; 2-外筒; 3-内筒;4-连接片; 5-中心通孔; 6-转动筒;7-第一支架; 8-传动带轮; 9-第一传动带;10-第二传动带; 11-斜齿; 12-螺旋螺纹;13-第二支架; 14-压簧; 15-挡线装置;16-穿线孔; 17-电线; 18-挤线轮;19-第三支架; 20-布线杆; 21-抵接部;22-插杆部; 23-挡线管; 24-挡块;25-第四支架; 26-斜齿轮; 27-滑轨;28-滑槽; 29-弹簧; 30-阻挡件;31-出线光滑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转动架;所述机架包括套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的中间通过连接片固定;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架套装在所述外筒外,所述转动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所述转动架的两端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位于所述机架右侧端部;所述转动筒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机架的中心轴线;所述转动筒的外壁与所述内筒的外壁啮合;所述转动架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伸入所述转动筒内,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抵接;所述转动筒可绕所述内筒转动;所述转动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可转动,其转动轴垂直于所述转动筒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可驱使电线在所述缝隙中移动;所述转动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伸入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端部设置有挡线装置,所述挡线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簧的内孔相通的穿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出线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转动架;所述机架包括套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的中间通过连接片固定;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架套装在所述外筒外,所述转动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所述转动架的两端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位于所述机架右侧端部;所述转动筒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机架的中心轴线;所述转动筒的外壁与所述内筒的外壁啮合;所述转动架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伸入所述转动筒内,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抵接;所述转动筒可绕所述内筒转动;所述转动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可转动,其转动轴垂直于所述转动筒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可驱使电线在所述缝隙中移动;所述转动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伸入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端部设置有挡线装置,所述挡线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簧的内孔相通的穿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出线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包括两个传动带轮;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带轮外套装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包括两个传动带轮;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带轮外套装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带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带面上分别设置有斜齿,所述转动筒的内部上设置有螺旋螺纹,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分别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啮合;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传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出线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还设置有挤线轮,所述挤线轮位于所述机架的左侧端部;所述挤线轮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陈梦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