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破碎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105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破碎锤,包括前缸体、中缸体、后缸体、换向阀、活塞及钎杆,所述中缸体的两端分别与前缸体及后缸体连接,所述钎杆设置在前缸体上,所述活塞与钎杆连接;所述换向阀设置在中缸体上并与活塞使用配合;所述中缸体上设置有泄压油槽,所述泄压油槽与活塞使用配合。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及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破碎机械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破碎锤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破碎锤主要安装在机械装置上用以对石块来进行破碎作业;其工作原理较为简单,主要通过活塞的往复循环来带动钎杆进行伸缩,让钎杆的端部击打石块来进行破碎作业;现有的液压破碎锤其上的活塞在下行运动时会出现空打,空打现象会对前缸体造成冲击,从而使得故障率较高,容易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破碎锤,它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及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破碎锤,包括前缸体、中缸体、后缸体、换向阀、活塞及钎杆,所述中缸体的两端分别与前缸体及后缸体连接,所述钎杆设置在前缸体上,所述活塞与钎杆连接;所述换向阀设置在中缸体上并与活塞使用配合;所述中缸体上设置有泄压油槽,所述泄压油槽与活塞使用配合。所述中缸体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分流进油孔。所述中缸体上设置有蓄能器。所述前缸体内设置有外护套及内护套,所述外护套及内护套分别包覆在钎杆的外周面。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泄压油槽能有效防止活塞空打现象,相比现有的结构其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使用寿命更长;分流进油孔能够防止液压油直接从进油孔冲击到活塞表面,其能够减少活塞工作时所受到的径向分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缸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缸体另一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液压破碎锤,包括前缸体10、中缸体20、后缸体30、换向阀40、活塞50及钎杆60,中缸体20的两端分别与前缸体10及后缸体30连接,其之间形成有可供活塞50及钎杆60活动的缸体腔室。钎杆60设置在前缸体10上,且其端部露出前缸体10,在前缸体10内设置有外护套11及内护套12,外护套11及内护套12分别包覆在钎杆60的外周面,外护套11及内护套12能够保护钎杆60在使用中不被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活塞50位于缸体腔室内,其端部与钎杆60连接,通过活塞50的带动,钎杆60能够进行伸缩运动。换向阀40设置在中缸体20上并与活塞50使用配合,其能够控制活塞50的运动方向。在中缸体20上设置有泄压油槽21,泄压油槽21与活塞50使用配合,泄压油槽21能有效防止活塞50空打现象,相比现有的结构其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使用寿命更长。在中缸体20上设置有分流进油孔22,分流进油孔22为两个且其之间对称设置,分流进油孔22能够防止液压油直接从进油孔冲击到活塞50表面,其能够减少活塞50工作时所受到的径向分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中缸体20上设置有蓄能器23,蓄能器23内能够存储氮气,其能够增大钎杆60的打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破碎锤,包括前缸体(10)、中缸体(20)、后缸体(30)、换向阀(40)、活塞(50)及钎杆(60),所述中缸体(20)的两端分别与前缸体(10)及后缸体(30)连接,所述钎杆(60)设置在前缸体(10)上,所述活塞(50)与钎杆(60)连接;所述换向阀(40)设置在中缸体(20)上并与活塞(50)使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20)上设置有泄压油槽(21),所述泄压油槽(21)与活塞(50)使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破碎锤,包括前缸体(10)、中缸体(20)、后缸体(30)、换向阀(40)、活塞(50)及钎杆(60),所述中缸体(20)的两端分别与前缸体(10)及后缸体(30)连接,所述钎杆(60)设置在前缸体(10)上,所述活塞(50)与钎杆(60)连接;所述换向阀(40)设置在中缸体(20)上并与活塞(50)使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20)上设置有泄压油槽(21),所述泄压油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雨才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贝力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