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的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两种流体热交换的设备通常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由换热用的板式单元逐层叠加构成,每组板式单元由两片换热板连接构成,换热板上设有点分布的凸起,使得换热板组成单元后,单元内的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一介质通道,板式单元与上层及下层的板式单元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第一介质通道中通常流过第一流体,板式单元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流体从进水口流至出水口,第二介质通道中流过含有热量的第二流体,第二流体将第一流体加热;第二介质通道通过两片换热板的凸起支撑形成,由于换热板上的凸起是对应第二流体的方向顺向排列的,从而凸起将第二介质通道分隔为多个正对第二流体的方向的顺排通道,第二流体沿着顺排通道直接通过,第二流体流速较快,换热强度较差,第二流体中的热量未能被充分利用,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承压能力强的板式热交换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由成对板单元逐层叠加构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叠加配合形成;所述成对板单元为四边形结构,其设有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包括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包括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设置有由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与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之间密封配合形成有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连通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凸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由成对板单元逐层叠加构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叠加配合形成;所述成对板单元为四边形结构,其设有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包括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包括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设置有由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与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之间密封配合形成有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连通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凸起与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的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相连接,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之间形成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介质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横向阵列排布,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的几何中心连线不与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位置处的第二流体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由成对板单元逐层叠加构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叠加配合形成;所述成对板单元为四边形结构,其设有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包括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包括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和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设置有由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与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之间密封配合形成有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连通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凸起与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的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相连接,相邻的所述成对板单元之间形成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介质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横向阵列排布,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的几何中心连线不与第二介质通道的进口位置处的第二流体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表面设置有向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凹陷的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在第一热交换板下表面形成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由第一连通槽与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密封配合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为多折回设置,由多条主槽道以及连接两条所述主槽道的连接槽道组成,所述主槽道之间相互平行和/或所述连接槽道之间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底部设置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沿着第一连通槽的槽道路径设置的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将第一连通槽分隔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流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 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密封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第一连通槽的槽道路径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与相邻的成对板单元的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对应第一连通槽的槽道路径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设置有连通沟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下表面对应第一连通槽设置有向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凹陷的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在第二热交换板上表面形成第二连通槽外凸棱面,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第二连通槽外凸棱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外凸棱面对应第二凸起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由第一连通槽的底部向第一连通槽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继安,戴丁军,卓宏强,孙旭光,胡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