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18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和槽,包括筒体,筒体上部左侧设置进液口,进液口下部的筒体上设置视镜,筒体前方上部并排设置酸液进口、母液进口和碱液进口;筒体右侧设置检查人孔,筒体下部内侧设置进气管,进气管下方设置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化率高,成本低,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种种弊端。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无污染,无噪音。在同行业中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发展空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和槽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转化工艺后期进入中和槽转化阶段,目前采用的都是机械搅拌方式,即通过一台变速减速机带动搅拌翅片搅动液体,使其中的NOx气体逸出,达到转化工艺之目的。这种工艺存在以下弊端:①工作效率低下,电耗高;②搅拌机损坏频繁,维修费用高;③密封材料难以解决,NOx气体泄露严重,污染环境;④机械搅拌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和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化率高,成本低,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种种弊端。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无污染,无噪音。本技术所述的中和槽,包括筒体,筒体上部左侧设置进液口,进液口下部的筒体上设置视镜,筒体前方上部并排设置酸液进口、母液进口和碱液进口;筒体右侧设置检查人孔,筒体下部内侧设置进气管,进气管下方设置出液管。筒体底部设置底座。视镜的个数为1-4个。筒体顶部设置出气口。筒体内部的下部设置分布器。分布器与筒体底部之间通过支撑筋板支撑连接。本中和槽的空气分布器把外部送来的压缩空气均匀的作用于液体中,使其沸腾,促使其中的NOx气体快速逸出,达到转化快捷、连续生产的工艺目的。本技术中和槽,采用气动搅拌方式,利用一定压力的空气,通过空气分布器来造成液体沸腾,同时氧气的加入,能促使其中NOx气体的快速彻底逸出,极大的提高转化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和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化率高,成本低,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种种弊端。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无污染,无噪音。在同行业中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发展空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酸液进口,2、筒体,3、进液口,4、视镜,5、分布器,6、支撑筋板,7、底座,8、进气管,9、检查人孔,10、碱液进口,11、母液进口,12、出气口,13、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的中和槽,包括筒体2,筒体2上部左侧设置进液口3,进液口3下部的筒体2上设置视镜4,筒体2前方上部并排设置酸液进口1、母液进口11和碱液进口10;筒体2右侧设置检查人孔9,筒体2下部内侧设置进气管8,进气管8下方设置出液管13。筒体2底部设置底座7。视镜4的个数为1-4个。筒体2顶部设置出气口12。筒体2内部的下部设置分布器5。分布器5与筒体2底部之间通过支撑筋板6支撑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和槽,包括筒体(2),其特征在于,筒体(2)上部左侧设置进液口(3),进液口(3)下部的筒体(2)上设置视镜(4),筒体(2)前方上部并排设置酸液进口(1)、母液进口(11)和碱液进口(10);筒体(2)右侧设置检查人孔(9),筒体(2)下部内侧设置进气管(8),进气管(8)下方设置出液管(13),筒体(2)内部的下部设置分布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和槽,包括筒体(2),其特征在于,筒体(2)上部左侧设置进液口(3),进液口(3)下部的筒体(2)上设置视镜(4),筒体(2)前方上部并排设置酸液进口(1)、母液进口(11)和碱液进口(10);筒体(2)右侧设置检查人孔(9),筒体(2)下部内侧设置进气管(8),进气管(8)下方设置出液管(13),筒体(2)内部的下部设置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明王守刚刘健于会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昊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