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刺梨树上黄刺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135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刺梨树上黄刺蛾的方法。本专利公开了果树种植技术领域的一种刺梨种子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目前通过喷洒农药防治黄刺蛾,造成刺梨果实中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化蛹期,采用马齿苋煮沸后的水溶液,加入樟脑和豆粉作为杀虫剂喷洒虫茧;步骤二、成虫期,在黄刺蛾的成虫上涂洒白僵菌粉;步骤三、幼虫期:在刺梨的叶片上喷洒300~500倍BT乳剂;步骤四、结茧期:将蜂蜜和白糖加水熬制后,再加入乙醇,制得引诱剂,将引诱剂放置于刺梨树上。本专利中,无任何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会让刺梨果实中存在农药残留,绿色环保,并且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刺梨种子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刺梨,是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被当地人称为“刺李子”。又名茨梨、木梨子,别名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刺梨的收获期不足30天。刺梨八至九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刺梨的果实同时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果实富含糖、维生素、胡萝卜素、有机酸和20多种氨基酸、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据1995年贵州农学院吴立夫和北京医科大学宋圃菊等专家试验、发现刺梨汁能有效地阻断体内源性合成的致癌物质N-亚硝脯氨酸的形成,可防止肝癌、神经系统肿癌及肺、肾肿癌发生。刺梨不仅用于制酒,还被用于大量生产果脯,市场需求量极大。因此,目前各地正积极扩大刺梨的培育。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俗称洋辣子,该虫为危害刺梨最严重的害虫,黄刺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枝杈处、主侧枝及树干粗皮上结茧越冬。一般年份6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趋光性较强,卵多产于叶背面。卵期约7—10天,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危害期,长达50多天。幼虫共7龄,幼龄幼虫群集一处,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不食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小斑,叶片呈网状,幼虫稍大后逐渐分散,在4龄时取食叶片成孔洞,5龄以上幼虫能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叶片呈网眼状。幼虫有毒刺,触及皮肤极疼痛,给夏秋管理带来困难。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现在刺梨的种植过程中,对黄刺蛾的防治以农药杀灭为主,在黄刺蛾的幼虫初孵期喷70%辛硫磷1000倍液,但是长期的喷洒农药,会造成黄刺蛾体内产生耐药性,对农药的反应不灵敏,所以在这时果农会选择加大农药的喷洒量,随之而来的就是刺梨中产生农药残留,危害人们的饮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防治刺梨树上黄刺蛾的方法,以解决目前通过喷洒农药防治黄刺蛾,造成刺梨果实中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本方案中的一种防治刺梨树上黄刺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化蛹期:将马齿苋0.5kg,加水1kg,煮沸30分钟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樟脑150g和豆粉30g,搅拌溶化成原汁,每0.5kg原汁加水2.5kg制成杀虫液,将杀虫液喷洒到黄刺蛾的虫茧上;步骤二、成虫期:捕获黄刺蛾的成虫,在每只成虫的身体表面涂洒1g白僵菌粉;步骤三、幼虫期:在刺梨的叶片上喷洒300~500倍BT乳剂;步骤四、结茧期:将蜂蜜500g和白糖300g混合搅拌后加入1kg水中,熬制50~80min,熬制温度为60~80℃,得到熬制液,在熬制液自然冷却后加入10g乙醇,搅拌3min制得引诱剂,引诱剂加入吊杯中,将吊杯悬挂于刺梨的枝干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6月上旬为黄刺蛾的化蛹期,期间黄刺蛾在其越冬所做的虫茧内开始化蛹,在这个阶段,虫体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在发生变化:原来幼虫的一些组织和器官被破坏,新的成虫的组织器官逐渐形成,开始出现翅,是转变为成虫的的关键性时期,也是消灭它们的最好时期。由于马齿苋中经过煮沸后,其水中会富含多量钠盐、生物碱和多巴胺等物质,多量钠盐会造成蛹体内渗透压的改变,致使其脱水,且无法正常摄取营养,阻碍其羽化的正常进行,而生物碱能刺激蛹的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毒杀的目的,而多巴胺和加入樟脑的作用都是一样,即刺激蛹的中枢神经,使其无法正常羽化,最终困死与虫茧之间,经使用,使用本方法制成的杀虫剂能将虫茧内的蛹毒杀60%以上,并且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对刺梨无任何毒性,纯生物源的杀虫剂,具有高效,环保,制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由于使用时,宜采用喷洒,达到大面积的覆盖目的,为了放置下雨时将药液冲走,加入豆粉可以增强其粘合力,不易被雨冲走,使得药效更持久。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黄刺蛾的成虫期,在上个阶段未被完全毒杀的蛹会羽化为成虫,具有风行的能力,但是由于上个步骤中,杀虫剂会对大多数成虫有刺激其神经的作用,因为经过步骤一而幸存的黄刺蛾变为成虫后,神经更加兴奋,更喜好到处飞行。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落在黄刺蛾体上,在合适温湿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黄刺蛾体内,以黄刺蛾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黄刺蛾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白僵菌制剂对人、畜无毒,对作物安全,无残留、无污染。利用其会在黄刺蛾体内大量繁殖的特点,步骤二中,获黄刺蛾的成虫,在每只成虫的身体表面涂洒1g白僵菌粉,加上其喜欢到处飞行,因此在其感染后,会将白僵菌带到更加广泛的位置,影响更多更远的黄刺蛾,因此只需要然后一部分成虫,就能感染大范围的黄刺蛾。7月上旬为黄刺蛾产出的幼虫生长期,这个阶段,幼虫会大面积的啃食刺梨叶片。BT乳剂(HD-1),是一种芽孢杆菌细菌性杀虫剂,。其主要杀虫成分是孢子和伴孢晶体。使黄刺蛾幼虫的消化道发生病变而死亡。幼虫吃了带BT乳剂的叶片后,引起瘫痪,停食,反应迟钝、腹泻,尔后腹部出现黑环、逐渐扩大到全身、中毒致死。因此BT乳剂对黄刺蛾既具有很好的杀伤力,又不会使其产生抗药性,并且不会对刺梨产生药物残留,是安全绿色的生物型杀虫剂,最适宜在幼虫其进行使用。10月上旬为黄刺的结茧期,期间黄刺蛾会在刺梨树上结茧准备越冬。上海青蜂为黄刺蛾的寄生性天敌,在寄生黄刺蛾时,雌蜂产卵先找黄刺蛾结的虫茧,找到茧后即在茧上咬一小孔,然后把产卵管插入茧内刺螫幼虫。产卵前先分泌毒液,使茧内的黄刺蛾幼虫麻痹并有防腐作用,再产1粒卵于幼虫体上。产卵后,雌蜂把产卵孔封闭。蜂幼虫孵化后,即在体外吸食黄刺蛾幼虫体液,以达到寄生消灭黄刺蛾的效果。因此在这个时间,关键的技术点在于怎么引诱上海青蜂寄生到尽可能多的黄刺蛾上,这样第二年就会让黄刺蛾的数量大幅度的缩减。蜂蜜500g和白糖300g混合搅拌后加入1kg水中,熬制50~80min,熬制温度为60~80℃,这样的熬制可以让蜂蜜和白糖的甜味充分溶剂,不仅甜性的气味更加浓烈,并且更加持久,能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而不消散。在冷却后,加入乙醇,乙醇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这样能带着气味快速扩散到周围。上海青蜂对这样的气味非常敏感,闻到气味后,就会靠近刺梨树,进而达到了吸引大量上海青蜂的目的。上海青蜂会在刺梨数上寻找到黄刺蛾的虫茧,然后进行寄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黄刺蛾的化蛹期,用马齿苋水溶液对蛹进行神经系统的毒害,效果明显,纯生物源,绿色环保。2.在黄刺蛾的成虫期,由于黄刺蛾经过了马齿苋水溶液的影响,神经更加兴奋,飞行的距离和时间更长,将白僵菌洒在成虫上,使其感染,再利用它将白疆菌感染到更远更广的范围,实用性强。3.在黄刺的幼虫期,采用细菌性的BT乳剂对幼虫进行大面积的毒杀,杀虫效果明显,并且刺梨不会有任何的药物残留。4在黄刺蛾的结茧期,利用上海青蜂是黄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刺梨树上黄刺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化蛹期:将马齿苋0.5kg,加水1kg,煮沸30分钟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樟脑150g和豆粉30g,搅拌溶化成原汁,每0.5kg原汁加水2.5kg制成杀虫液,将杀虫液喷洒到黄刺蛾的虫茧上;步骤二、成虫期:捕获黄刺蛾的成虫,在每只成虫的身体表面涂洒1g白僵菌粉;步骤三、幼虫期:在刺梨的叶片上喷洒300~500倍BT乳剂;步骤四、结茧期:将蜂蜜500g和白糖300g混合搅拌后加入1kg水中,熬制50~80min,熬制温度为60~80℃,得到熬制液,在熬制液自然冷却后加入10g乙醇,搅拌3min制得引诱剂,引诱剂加入吊杯中,将吊杯悬挂于刺梨的枝干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刺梨树上黄刺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化蛹期:将马齿苋0.5kg,加水1kg,煮沸30分钟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樟脑150g和豆粉30g,搅拌溶化成原汁,每0.5kg原汁加水2.5kg制成杀虫液,将杀虫液喷洒到黄刺蛾的虫茧上;步骤二、成虫期:捕获黄刺蛾的成虫,在每只成虫的身体表面涂洒1g白僵菌粉;步骤三、幼虫期:在刺梨的叶片上喷洒300~500倍BT乳剂;步骤四、结茧期:将蜂蜜500g和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县顺龙发种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