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珍娅专利>正文

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805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01:29
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及医疗器械设备之侧卧位手术搁手板。包括手术床、床体连接耳、下搁手板、上下层搁手板间支柱、支柱顶端设上搁手板。下搁手板由左上臂搁手板通过第一铰链柱铰链左前臂搁手板构成。上搁手板由右上臂搁手板通过第二铰链柱铰链右前臂搁手板构成。上下层搁手板间之支柱为套筒结构,芯杆与底筒套接处设有锁紧螺栓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下搁手板由上臂搁板与前臂搁板铰链构成,可任意调节折拐角度。上下搁手板之间设有套筒结构的支柱,高度可调。上下搁手板可相对扭转角度,并经锁紧螺母、螺栓锁定,调节方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应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当需打针或抽血时,可调节一下上搁手板的角度,避免遮挡,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主要涉及侧卧位手术搁手板。
技术介绍
:现有侧卧位手术搁手板是上下二块平行的搁手板,是固定不能调节的,当搁于下搁手板的胳膊需要抽血或注射时,上搁手板就碍事,使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设计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它的上下二搁手板均可以摆动,使用方便。上下搁手板之间的间距可调,可适应于不同体型病人。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包括手术床2、与床体固定的连接耳3、与连接耳连接的下搁手板4、上下层搁手板间设有支柱、支柱顶端设上搁手板9。下搁手板4由左上臂搁手板5通过第一铰链柱7铰链左前臂搁手板6构成。上搁手板9由右上臂搁手板10通过第二铰链柱12铰链右前臂搁手板11构成。上下层搁手板间之支柱为套筒结构,由与上搁手板9固定的芯杆15插入其下穿过下搁手板4的底筒14内构成,芯杆与底筒套接处设有锁紧螺栓16。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下搁手板由上臂搁板与前臂搁板铰链构成,上臂搁板与前臂搁板可任意调节折拐角度,并可经铰链柱及锁紧螺母锁定。上下搁手板之
间设有套筒结构的支柱,高度可调。上下搁手板可相对扭转角度,并经锁紧螺母、螺栓锁定,调节方便。该技术可适应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当需打针或抽血时,可调节一下上搁手板的角度,避免遮挡,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主视图(以左侧卧位为例)附图2本技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包括手术床2、床腿1、与床体固定的连接耳3、与连接耳连接的下搁手板4、双层搁手板间设有支柱、支柱顶端设上搁手板9。下搁手板4由左上臂搁手板5通过第一铰链柱7铰链左前臂搁手板6构成。上搁手板9由右上臂搁手板10通过第二铰链柱12铰链右前臂搁手板11构成。双层搁手板间支柱为套筒结构,由与上搁手板9固定的芯杆15插入其下穿过下搁手板4的底筒14内构成,芯杆与底筒套接处设有锁紧螺栓16。所述底筒14于下搁手板其上设有上锁紧螺母17,于下搁手板其下设有下锁紧螺母18。所述第一铰链柱7其底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母8,第二铰链柱12其底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母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包括手术床(2)、与床体固定的连接耳(3)、与连接耳连接的下搁手板(4)、上下层搁手板间设有支柱、支柱顶端设有上搁手板(9),所述上下搁手板间之支柱为套筒结构,由与上搁手板(9)固定的芯杆(15)插入其下穿过下搁手板(4)的底筒(14)内构成,芯杆与底筒套接处设有锁紧螺栓(16),其特征是,下搁手板(4)由左上臂搁手板(5)通过第一铰链柱(7)铰链左前臂搁手板(6)构成;上搁手板(9)由右上臂搁手板(10)通过第二铰链柱(12)铰链右前臂搁手板(11)构成;所述底筒(14)于下搁手板其上设有上锁紧螺母(17),于下搁手板其下设有下锁紧螺母(18);所述第一铰链柱(7)其底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母(8),第二铰链柱(12)其底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母(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卧位手术双层搁手板,包括手术床(2)、与床体固定的连接耳(3)、与连接耳连接的下搁手板(4)、上下层搁手板间设有支柱、支柱顶端设有上搁手板(9),所述上下搁手板间之支柱为套筒结构,由与上搁手板(9)固定的芯杆(15)插入其下穿过下搁手板(4)的底筒(14)内构成,芯杆与底筒套接处设有锁紧螺栓(16),其特征是,下搁手板(4)由左上臂搁手板(5)通过第一铰链柱(7)铰链左前臂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珍娅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付珍娅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