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哲专利>正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93997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8:27
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它由平板、滑动板、操作臂、骶骨固定板、手术床连接固定件、髂前上棘固定件、导向针、万向旋转轴、万向轴座、固定件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1)合二为一的导向针中倾斜针体的角度设计确保手术的准确性;(2)确保骨盆固定的准确性、牢固性和可靠性;(3)便于操作;(4)无创伤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手术装置,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髋节置换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我国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医院相继开展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很大部分问题出现在髋白的安放位置上。究其原因,一是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欠缺;二是在侧卧位髋关节置换术中,缺乏明确的、 可参考的解剖学标志,这样术者在术中很难判定假体的正确位置。依据手术规范髋白假体要求相对于矢状面外展45°、相对于冠状面前倾15° -20° (见图2-1和图2-2),髋臼假体的位置对防止髋关节脱位、减轻假体磨损、避免髋白与股骨柄颈部的撞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髋白假体的准确定位对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提高人工假体的寿命非常重要。 在术前准备过程中,骨盆的确切固定和导向针的定位是准确安装髋臼假体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固定骨盆通常固定骶骨和耻骨联合,这很难保证骨盆固定的牢固性和可靠性,也不能矫正或准确判断骨盆的倾斜程度,包括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倾斜,所以髋白安放器上的外展、 前倾两个导向针无法满足术前的准确要求(见图幻。尤其在铺手术单之后,单纯通过局限的手术视野,很难判定骨盆的原始位置,这也是骨科医生在侧卧位髋关节手术中经常遇到且很难解决的问题。虽然,手术导航或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减少误差,但其操作繁琐且很多基层医院不具备购买昂贵导航系统的条件。目前,国外出现了很多侧卧位骨盆外固定器, 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其准确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该装置利用固定骶骨和两侧髂前上棘来达到牢固和可靠的骨盆固定;同时,在骨盆牢靠固定的基础上,附加导向针,术者可以很轻松地准确置入髋白假体;故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骨科临床固定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平板、滑动板、操作臂、骶骨固定板、手术床连接固定件、髂前上棘固定件、导向针、万向旋转轴、万向轴座、固定件所构成;其中,平板为底座,平板上有横向垂直于手术床的轨道,同时可延轨道往复滑动的骶骨固定板纵向垂直于平板,平板一端依固定槽和手术床连接固定件与手术床相固定;所说的滑动板与轨道相配合,滑动板上有万向轴座,操作臂一端有万向旋转轴,其依万向轴座与滑动板相连接,操作臂另一端连接髂前上棘固定件, 滑动板与平板间依固定件相固定;所说的髂前上棘固定件由可伸缩臂和二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构成,二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间距离依可伸缩臂呈可调节状;所说的导向针固定安装在操作臂上,由垂直针体和倾斜针体构成,垂直针体的原始位置与手术床垂直,与可伸缩臂平行,倾斜针体固定在垂直针体上,且倾斜针体相对于矢状面外展45°、相对于冠状面前倾15° -20°。上述所说的髂前上棘固定件上的可伸缩臂包括伸缩滑槽结构、齿轮齿条结构和丝杠螺母结构。上述所说的可伸缩臂依固定件固定,固定件采用固定螺丝与固定螺母相配合。上述所说的滑动板与平板间的固定件是滑动板上的固定螺丝或限位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先将本装置与手术床相固定,人体臀部抵于骶骨固定板成侧卧位,健侧髂前上棘在下,患侧髂前上棘在上,然后,调节滑动板带动髂前上棘固定件,同时调节髂前上棘固定件抵于人体两端髂前上棘处,调节时,先固定健侧髂前上棘 (位于下方)并以此为中心将患侧髂前上棘(位于上方)固定在健侧髂前上棘轴线上,由于导向针具有预设的倾斜针体5-2相对于矢状面外展45°、相对于冠状面前倾15° -20°的结构,从而能很准确地把握髋白的植入角度,保证手术植假体入髋白的位置正确,防止髋关节脱位、减轻假体磨损、避免髋白与股骨柄颈部的撞击,成为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技术的优点(1)合二为一的导向针中倾斜针体相对于矢状面外展45°、 相对于冠状面前倾15° -20°的设计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整体装置设计巧妙合理,可将骨盆垂直固定于手术床上,确切固定双侧髂前上棘和骶骨,确保骨盆固定的牢固性和可靠性;C3)便于操作,可调节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可自由调节骨盆前后、左右的旋转方向; (4)无创伤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1和图2-2为髋臼假体的安放要求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髋臼安放器中的导向针的示意图。其中,1为平板,1-1为轨道,1-2为固定槽,2为骶骨固定板,3为手术床连接固定件,4为髂前上棘固定件,4-1为可伸缩臂,4-2为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5为导向针、5-1 为垂直针体,5-2为倾斜针体,6操作臂,7为万向旋转轴,8为万向轴座、9为固定件,10为滑动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平板1、滑动板10、操作臂6、骶骨固定板2、手术床连接固定件3、髂前上棘固定件4、导向针 5、万向旋转轴7、万向轴座8、固定件9所构成;其中,平板1为底座,平板1上有横向垂直于手术床的轨道1-1,同时可延轨道1-1往复滑动的骶骨固定板2纵向垂直于平板1,平板 1 一端依固定槽1-2和手术床连接固定件3与手术床相固定;所说的滑动板10与轨道1-1 相配合,滑动板10上有万向轴座8,操作臂6 —端有万向旋转轴7,其依万向轴座8与滑动板10相连接,操作臂6另一端连接髂前上棘固定件4,滑动板10与平板1间依固定螺丝相固定;所说的髂前上棘固定件4由可伸缩臂4-1和二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4-2构成,二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4-2间距离依可伸缩臂4-1呈可调节状;所说的可伸缩臂4-1为伸缩滑槽结构,其依固定螺丝与固定螺母相配合相固定;所说的导向针5固定安装在操作臂6上,由垂直针体5-1和倾斜针体5-2构成,垂直针体5-1的原始位置与手术床垂直,与可伸缩臂4-1平行,倾斜针体5-2固定在垂直针体5-1上,且倾斜针体5-2相对于矢状面外展45°、相对于冠状面前倾15°。实施例2 —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侧卧位骨盆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平板1、滑动板10、操作臂6、骶骨固定板2、手术床连接固定件3、髂前上棘固定件4、导向针 5、万向旋转轴7、万向轴座8、固定件9所构成;其中,平板1为底座,平板1上有横向垂直于手术床的轨道1-1,同时可延轨道1-1往复滑动的骶骨固定板2纵向垂直于平板1,平板1 一端依固定槽1-2和手术床连接固定件3与手术床相固定;所说的滑动板10与轨道1-1相配合,滑动板10上有万向轴座8,操作臂6 —端有万向旋转轴7,其依万向轴座8与滑动板10 相连接,操作臂6另一端连接髂前上棘固定件4,滑动板10与平板1间依限位销相固定;所说的髂前上棘固定件4由可伸缩臂4-1和二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4-2构成,二抵于髂前上棘的垂直抵板4-2间距离依可伸缩臂4-1呈可调节状;所说的可伸缩臂4-1为丝杠螺母结构,其依固定螺丝与固定螺母相配合相固定;所说的导向针5固定安装在操作臂6上, 由垂直针体5-1和倾斜针体5-2构成,垂直针体5-1的原始位置与手术床垂直,与可伸缩臂 4-1平行,倾斜针体5-2固定在垂直针体5-1上,且倾斜针体5-2相对于矢状面外展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哲
申请(专利权)人:朴哲天津市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