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阳专利>正文

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6297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屏蔽框,在屏蔽框内形成电荷风洞,在屏蔽框的一侧设有尾气入口、另一侧设有尾气出口,在电荷风洞内由尾气入口到尾气出口依次配合连接尾气冷却器、酸碱中和器和至少一对成对设置的针网电极与电荷栅,且在每对针网电极和电荷栅之间还均加以静电形成电荷风,在尾气出口还配合连接风机,在电荷风洞内还连接排水管;在所述屏蔽框的外侧设置电中和转换开关,电中和转换开关控制连接针网电极和电荷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进入机内的废气依次经过冷却、酸碱中合和除污净化,使得排出的气体洁净,废气出入通道的风阻小,节能高效,电荷风洞为对开式结构,容易分离与结合,便于更换和维护酸碱中和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业废气处理多采用液体洗涤方式,主要有浸泡式和淋浴式。浸泡式是将废气冲入液体中,以便废气中的颗粒物溶于液体;淋浴式是使废气冲过与废气流动方向垂直的液体幕。其中的浸泡式,由于废气进入液体时多为气泡形式,污物仍会附在气泡外壁上,因外壁表面吸附力大,气泡由液体中升出时,多数污物仍随气泡冲出液体而重新进入空气中;淋浴式的淋浴液虽经过表面处理,但由于液气接触时间快距离短,故仍有较多的污物外泄。以上两种方式均要建立处理场,应用面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机多用灵活方便,无需或很少外加废气驱动力,自行中和废气的酸碱性,绝大多数或完全除掉废气中的颗粒污物,包括小于PM2.5的微粒的工业废气装置,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框,在屏蔽框内形成电荷风洞,在屏蔽框的一侧设有尾气入口、另一侧设有尾气出口,在电荷风洞内由尾气入口到尾气出口依次配合连接尾气冷却器、酸碱中和器和至少一对成对设置的针网电极与电荷栅,且在每对针网电极和电荷栅之间还均加以静电形成电荷风,在尾气出口还配合连接风机,在电荷风洞内还连接排水管;在所述屏蔽框的外侧设置电中和转换开关,电中和转换开关控制连接针网电极和电荷栅。优选地,所述尾气冷却器包括第一环形壳体,在第一环形壳体的外侧设有一组散热片,在第一环形壳体内配合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网状挡板,在两个第一网状挡板之间填充导热填料。优选地,所述酸碱中和器包括第二环形壳体,在第二环形壳体内配合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网状挡板,在两个第二网状挡板之间填充酸碱中和剂。优选地,所述针网电极包括网板,在网板上连接一组电极针,在每个电极针上均套接一个绝缘套,所述电极针的针尖指向所述电荷栅,所述网板的厚度大于1毫米,在网板上均布一组孔径大于等于2毫米通孔,所述电极针与通孔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电荷栅包括一个绝缘的环形框体,在环形框体两侧的开口处均配合连接一个网板,在环形框体和两个网板所组成的腔体内设有吸尘填料。优选地,所述吸尘填料为絮状或编织状,其主体材料为不锈钢等柔性材料。优选地,所述网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无毒害塑料,其网孔的孔径为0.5mm—2mm。优选地,每组所述针网电极和电荷栅均分别加异性电源,平行设置,且针网电极和电荷栅的间距能够活动调节。优选地,所述屏蔽框包括相互卡合U形内框和U形外框,U形内框的U型口对应卡合在U形外框内,U形内框和U形外框卡合后形成四周密闭两端直通的所述电荷风洞。优选地,所述电中和转换开关采用由电机驱动的耐高压开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形成电荷风的针网电极和电荷栅在风洞中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进入风洞的气流沿电荷针和电荷栅方向穿过,而不是传统的垂直于正负电场方向进入风洞,也不是单一的由负电极向正电极方向流动,所耗电流极小于垂直于正负电场方向进入。由于不必形成强电场,不易产生臭氧。本技术大大降低了供电功率,安全性可靠性强,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空气以层流方式流经针网电极与电荷栅,所受阻力很小,风压损失不足0.05%以下。靠空气自身运动的风压便可穿过,若自身无压力也仅需极小动力的风机加压便可。本技术在通电时,电极针与电荷栅之间可以有效杀灭流经针板电极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使气流中的尘埃带上电荷。然后在锁电荷栅上将气流中的尘埃进行电荷中合及吸附处理,从而得到洁净的空气。为了增加处理效果,保证流经电荷针与电荷栅之间的空气为均匀的层流,进入风洞的气流首先经过均流器进行均风压、均流量和粗过滤,同时均流器亦可加上与电荷栅同性电和降温处理,并且亦可吸附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污物,根据空气质量和处理要求,电荷针和电荷栅的对数N可以根据情况设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冷却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酸碱中和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电荷针与固定网板结合示意图;图5是电荷栅结构示意图;图6是屏蔽框结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屏蔽框1,在屏蔽框1的一侧设有尾气入口、另一侧设有尾气出口1.3,所述屏蔽框1包括相互卡合U形内框1.1和U形外框1.2,U形内框1.1的U型口对应无间隙地卡合在U形外框1.2内,U形内框1.1和U形外框1.2卡合后形成四周密闭两端直通的电荷风洞5,所述U形内框1.1和U形外框1.2的材料均为外敷导电薄膜的塑料或有机玻璃绝缘材料制成。在电荷风洞5内由尾气入口到尾气出口1.3依次配合连接尾气冷却器4、酸碱中和器6和两对成对设置的针网电极7与电荷栅8,且在每对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之间还均加以静电形成电荷风,且每组所述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均分别加异性电源,平行设置,在多个针网电极7之间设置高压线连接,高压线外套高压线管25,且供电电压保持在8—30KV之间,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的间距能够活动调节,间距为20—100mm。在尾气出口1.3还配合连接风机9,轴流风机9是为了空气流动而设,根据需要进行开启或关闭。若被净化的污染空气本身具有压力,则不用开启。在电荷风洞5内还连接排水管10,在所述屏蔽框1的外侧设置电中和转换开关11,所述电中和转换开关11采用由电机驱动的耐高压开关,电中和转换开关11控制连接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所述尾气冷却器4包括第一环形壳体12,在第一环形壳体12的外侧设有一组散热片15,在第一环形壳体12内配合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网状挡板13,在两个第一网状挡板13之间填充导热填料14。所述酸碱中和器6包括第二环形壳体16,在第二环形壳体16内配合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网状挡板17,在两个第二网状挡板17之间填充酸碱中和剂18。废气通过尾气冷却器4时,其中的热量经导热填料14传给第一环形壳体12,并由散热片散到空气中。冷却后的气体进入电荷风洞5内,其中的液体蒸气凝结成液体而从排水管10排出。所述针网电极7包括网板19,在网板19上连接一组电极针20,在每个电极针20上均套接一个绝缘套21,所述电极针20的针尖指向所述电荷栅8,所述网板19的厚度大于1毫米,在网板19上均布一组孔径大于等于2毫米通孔19.1,所述电极针20与通孔19.1错位设置。所述电荷栅8包括一个绝缘的环形框体22,在环形框体22两侧的开口处均配合连接一个网板23,在环形框体22和两个网板23所组成的腔体内设有吸尘填料24。所述吸尘填料24为絮状或编织状,其主体材料为不锈钢等柔性材料。所述网板23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无毒害塑料,其网孔的孔径为0.5mm—2mm,在主体材料的外表经过表面处理,具有吸附性能,使其长期使用不用更换,外涂物可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再次涂敷,重复使用,三年之内不用清洗。由于空气是沿着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方向进入而不是传统的垂直于正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框(1),在屏蔽框(1)内形成电荷风洞(5),在屏蔽框(1)的一侧设有尾气入口、另一侧设有尾气出口(1.3),在电荷风洞(5)内由尾气入口到尾气出口(1.3)依次配合连接尾气冷却器(4)、酸碱中和器(6)和至少一对成对设置的针网电极(7)与电荷栅(8),且在每对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之间还均加以静电形成电荷风,在尾气出口(1.3)还配合连接风机(9),在电荷风洞(5)内还连接排水管(10);在所述屏蔽框(1)的外侧设置电中和转换开关(11),电中和转换开关(11)控制连接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框(1),在屏蔽框(1)内形成电荷风洞(5),在屏蔽框(1)的一侧设有尾气入口、另一侧设有尾气出口(1.3),在电荷风洞(5)内由尾气入口到尾气出口(1.3)依次配合连接尾气冷却器(4)、酸碱中和器(6)和至少一对成对设置的针网电极(7)与电荷栅(8),且在每对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之间还均加以静电形成电荷风,在尾气出口(1.3)还配合连接风机(9),在电荷风洞(5)内还连接排水管(10);在所述屏蔽框(1)的外侧设置电中和转换开关(11),电中和转换开关(11)控制连接针网电极(7)和电荷栅(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冷却器(4)包括第一环形壳体(12),在第一环形壳体(12)的外侧设有一组散热片(15),在第一环形壳体(12)内配合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网状挡板(13),在两个第一网状挡板(13)之间填充导热填料(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中和器(6)包括第二环形壳体(16),在第二环形壳体(16)内配合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网状挡板(17),在两个第二网状挡板(17)之间填充酸碱中和剂(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中和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网电极(7)包括网板(19),在网板(19)上连接一组电极针(20),在每个电极针(20)上均套接一个绝缘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刘万宝曹树成
申请(专利权)人:曹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