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包括支撑架、远红外加热机构、材料输送通道,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室和远红外加热管;所述材料输送通道中的步进电机通过滚筒传动装置控制金属网带进行循环转动,由此可控制材料输送速度从而控制被热缩物体的热缩时间,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对应材料输送通道两端设置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均罩有隔热布,防止热量外泄烫伤人体,同时降低了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热缩比例均匀、使用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收缩材料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热缩套管进行加热而收缩定型的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
技术介绍
热缩套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功能。主要应用在电子电器产品的导电物体的外层绝缘保护,金属管、棒的防锈、防蚀等。在现有技术中,对热缩管的热缩主要使用热风枪来实现,利用带有发热电阻丝的枪芯吹出来的热风对准热缩管吹射,使热缩管加热。采用这种方法,由于热风枪吹出的热风所产生的有效加热区域面积有限,一次只能对热缩管一个单面进行加热,加热时间长,而且收缩时间和收缩均匀度不易控制,很难保持热缩管收缩的一致性。而且热风枪加热主要用于小规格热缩管的少量操作,对超大规格热缩管,容易产生不平整或者翘边现象。现有的远红外线热收缩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物品运输通道,所述物品运输通道通过远红外加热箱体内,在所述远红外加热箱体上、下方平行对称设置有排列组合的远红外加热管,这种排列结构的远红外加热管,相对于被热缩物体的辐射距离存在各种差异,在热缩管的热缩比例上无法达到一致,热缩效果不理想,而且现有热缩机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批量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
计合理、生产效率高且收缩比例可均匀控制的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远红外加热机构和材料输送通道,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材料通道横向穿过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的中部并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室和远红外加热管,加热室为水平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加热室的两端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盖板进行封闭,远红外加热管轴向贯穿的设置在加热室的管壁内,远红外加热管的两端与固定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室的内部通过远红外加热管的辐射形成热缩区域,被热缩物体通过材料输送通道输送进入热缩区域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架、远红外加热机构、材料输送通道,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室和远红外加热管;所述材料输送通道中的步进电机通过滚筒传动装置控制金属网带进行循环转动,由此可控制材料输送速度从而控制被热缩物体的热缩时间,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对应材料输送通道两端设置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均罩有隔热布,防止热量外泄烫伤人体,同时降低了能量损耗,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热缩比例均匀、使用安全性能高的特点。进一步,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为碳纤维远红外加热管。进一步,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设有多组远红外加热管及一个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有的远红外加热管通过线路连接并控制其发热。进一步,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中的多组远红外加热管呈环形的均匀分布在加热室(21)的管壁内。进一步,所述材料输送通道通过两个平行导轨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上。进一步,所述材料输送通道包括步进电机、滚筒传动装置和金属网带,
滚筒传动装置通过导轨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上,金属网带套在滚筒传动装置外,步进电机设置在加热室内壁的中部并与滚筒传动装置转动连接,步进电机通过滚筒传动装置控制金属网带进行循环转动。进一步,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对应材料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加热室对应的出料口的顶端设有散热风机。进一步,所述加热室对应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外部上方均固定有隔热布,隔热布罩住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加热室内部形成半封闭空间,隔绝热量流失。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采用远红外辐射对被热缩物体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加热速度和热缩效率;而且本技术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规格调整材料输送通道的运行速度,能够对被收缩物体收缩的收缩时间进行自动化程序控制,适用性强。此外,通过温控器控制热收缩区域的恒定温度保证被热缩物体表面的热缩管的收缩均匀度,能够控制被热缩物体热缩的一致性。通过本技术提供的热缩管收缩装置,实现了对热缩过程的有效的自动化控制,同时提高了热缩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的A-A横剖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架,2、远红外加热机构,21、加热室,22、固定盖板,23、远红外加热管,24、进料口,25、出料口,26、散热风机,3、材料输送通道,31、步进电机,32、滚筒传动装置,33、金属网带4、温控器,5、导轨,6、隔热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包括支撑架1、远红外加热机构2和材料输送通道3。材料输送通道3横向穿过远红外加热机构2的中部并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上,滚筒传动装置32通过两个平行导轨5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的两端,材料输送通道3中步进电机31通过滚筒传动装置32控制金属网带33进行循环转动。远红外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室21、远红外加热管22、温控器4和散热风机26,加热室为水平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加热室21的两端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盖板22进行封闭,远红外加热管23轴向贯穿的设置在加热室21的管壁内,远红外加热管23的两端与固定盖板22固定连接;远红外加热机构2对应材料输送通道3的金属网带33的输送方向设置进料口24与出料口25,在加热室21对应的出料口25的顶端设有散热风机26,加热室21对应进料口24与出料口25的外部上方均固定有隔热布6,隔热布6罩住进料口24和出料口25,在加热室21的内部形成半封闭空间,防止热量外泄烫伤人体,同时降低了能量损耗。在本实施例中,远红外加热机构2中的多组远红外加热管23呈环形均匀分布于加热室21的管壁内,使得被热缩物体各方位受热均匀,结合温控器4使用,控制热缩区域的温度恒定,保证了热缩的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材料输送通道3中步进电机31通过滚筒传动装置控制调节金属网带33的转速,从而控制被热缩物体在热缩区域的热缩时间。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能够实现被热缩物体热缩工序的半自动化。步进电机通过滚筒传动装置控制金属网带循环转动的速度从而对被热缩物体在热缩区域内的热缩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技术在被热缩物体的整体外环位置均匀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管,结合温控器进行使用,保障热缩区域的温度恒定,使得被热缩物体各方位受热均匀,保证了热缩的一致性。同时,本技术进一步采用远红外加热管,对被热缩物体采用远红外加热的方式,可以提高热缩效率并改善热缩均匀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远红外加热机构(2)和材料输送通道(3),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材料通道(3)横向穿过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的中部并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室(21)和远红外加热管(23),加热室(21)为水平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加热室(21)的两端均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盖板(22)进行封闭,远红外加热管(23)轴向贯穿的设置在加热室(21)的管壁内,远红外加热管(23)的两端与固定盖板(2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室(21)的内部通过远红外加热管(23)的辐射形成热缩区域,被热缩物体通过材料输送通道(3)输送进入热缩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远红外加热机构(2)和材料输送通道(3),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材料通道(3)横向穿过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的中部并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室(21)和远红外加热管(23),加热室(21)为水平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加热室(21)的两端均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盖板(22)进行封闭,远红外加热管(23)轴向贯穿的设置在加热室(21)的管壁内,远红外加热管(23)的两端与固定盖板(2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室(21)的内部通过远红外加热管(23)的辐射形成热缩区域,被热缩物体通过材料输送通道(3)输送进入热缩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23)为碳纤维远红外加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2)设有多组远红外加热管(23)及一个温控器(4),所述温控器(4)与所有的远红外加热管(23)通过线路连接并控制其发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温控热缩管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远红外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存,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鑫顺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