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通讯机房内温度降低的热管热交换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093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热交换技术,属于通讯机房降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是将通信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蒸发器传入热管系统,热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将热量带到室外的冷凝器,气态的工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液化后的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器,如此反复。此技术一般应用于基站机房。可以使得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在6摄氏度左右,而热管系统减少了制冷环节,其能耗较空调系统少很多,因此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热交换技术,属于通讯机房降温
。本专利技术技术是将通信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蒸发器传入热管系统,热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将热量带到室外的冷凝器,气态的工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液化后的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器,如此反复。此技术一般应用于基站机房。可以使得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在6摄氏度左右,而热管系统减少了制冷环节,其能耗较空调系统少很多,因此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专利说明】一种使通讯机房内温度降低的热管热交换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热交换技术,属于通讯机房降温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主要节能减排目标。国家节能减排总体形势严峻,压力巨大。通信业作为高科技、高能耗企业,未来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张、设备的增加,能耗巨大。据统计,2010年通信业一年的耗电量高达300亿度以上,与其它高新产业相比,可谓相当可观且不容忽视。对运营商而言,通信网络用电占总量的30%,空调耗电量占总量中的比例高达50%以上。目前,通信运营商主要从加强机房主设备、配套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入手,但在空调电源等配套设备的节能技改中技术的选用存在盲目现象,所选用节能减排技术并不适用自身机房实际情况,没有达到最佳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热交换技术,主要原理是通信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蒸发器传入热管系统,热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将热量带到室外的冷凝器,气态的工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液化后的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器,如此反复。此技术一般应用于基站机房,可以使得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在6摄氏度左右,而热管系统减少了制冷环节,其能耗较空调系统少很多,因此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通讯机房内温度降低并且节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热交换技术,主要原理是通信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蒸发器传入热管系统,热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将热量带到室外的冷凝器,气态的工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液化后的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器,如此反复。此技术一般应用于基站机房。可以使得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在6摄氏度左右,而热管系统减少了制冷环节,其能耗较空调系统少很多,因此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在6摄氏度左右,而热管系统减少了制冷环节,其能耗较空调系统少很多,因此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是将通信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蒸发器传入热管系统,热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将热量带到室外的冷凝器,气态的工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液化后的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器,如此反复。此技术一般应用于基站机房。可以使得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在6摄氏度左右,而热管系统减少了制冷环节,其能耗较空调系统少很多,因此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使通讯机房内温度降低的热管热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将通信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蒸发器传入热管系统,热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将热量带到室外的冷凝器,气态的工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液化后的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器,如此反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通讯机房内温度降低的热管热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此技术一般应用于基站机房。【文档编号】F24F5/00GK103776110SQ201210403401【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专利技术者】于霖 申请人:上海匹克信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匹克信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