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承芝专利>正文

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255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钢丝绳、外包带、支撑滑轮、编码器及底板连接构成,其特征是两个小主动轮对应置于底板上的大从动轮两侧,并分别与电机同轴连接固定于底板,外包带为闭合环绕的齿形带,其外侧设有环形槽,内外分别与两个小主动轮和大从动轮配合,环绕于大从动轮上的钢丝绳嵌入环形槽中。其结构简单,齿形带增加了摩擦力,电机齿距小精度高,使放射出源、回源更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是用于人体放射治疗的一种医疗设备,而其中的驱动机构是该装置中的构成之一,是传动出源、回源的机构。目前,国内外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多采用钢丝绳环绕设有单槽或螺旋槽的主动轮,并配合以从动轮及编码器等传动输送出源或回源,结构比较复杂。外包带采用平布胶带包围主动轮外侧,摩擦力小,钢丝绳易松动。由于主动轮直径较大,与之配合的电机功率较大,因而驱动力矩大,步距精度低,使得出源、回源效果欠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耗电少的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使放射出源、回源更安全可靠。本技术的实施步骤如下该机构是由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钢丝绳、外包带、支撑滑轮、编码器及底板连接所构成,其特征是设有两个小主动轮对应置于底板上的大从动轮两侧,两个小主动轮分别与电机同轴连接并固定于底板,外包带为闭合环绕的齿形带,齿形带内侧闭合环绕两个小主动轮,齿形带外侧设有环形槽与大从动轮配合时,环绕于大从动轮上的钢丝绳嵌入环形槽中,齿形带内侧还与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撑滑轮相配合,从动轮下还设有编码器并与之同轴连接安装于底板。本技术采用齿形带闭合环绕两个小主动轮,即出源主动轮与紧急回源主动轮,并与大从动轮配合改变了以往采用平布胶带包封大主动轮的结构,这样可以用较小功率的电机驱动,驱动力矩小,步距精度高且耗电少,外包带采用齿形带,增加对大从动轮的压力使传送出源、回源更可靠。采用单个支撑滑轮支撑,使其结构更简单,制造更简便。编码器与从动轮同轴连接安装于底板,并与电控部分连接检测运转情况,反馈信号。工作时,由电控部分控制该驱动机构的电机带动主动轮,被动轮与之配合,将钢丝绳前端设置的放射源送出或收回。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原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齿形带与从动轮连接示意图1、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钢丝绳,5、外包带,6、支撑滑轮,7、编码器,8、底板,9、环形槽。实施例该机构如图1所示,是由电机(1)、主动轮(2)、从动轮(3)、钢丝绳(4)、外包带(5)、支撑滑轮(6)、编码器(7)及底板(8)连接所构成,其特征是设有两个小主动轮(2)对应置于底板(8)上的大从动轮(3)两侧,两个小主动轮(2)分别与电机(1)同轴连接并固定于底板(8),外包带(5)为闭合环绕的齿形带,齿形带内侧闭合环绕两个小主动轮(2),齿形带外侧设有环形槽(9)与大从动轮(3)配合时,环绕于大从动轮(3)上的钢丝绳(4)嵌于环形槽(9)中,齿形带内侧还与设置于底板(8)上的支撑滑轮(6)相配合,从动轮(3)下还设有编码器(7)并与之同轴连接安装于底板(8)。两个小主动轮(2)一个为出源主动轮,另一个为紧急回源主动轮。外包带(5)为齿形带,可采用聚胺脂齿形胶带。权利要求1.一种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钢丝绳、外包带、支撑滑轮、编码器及底板连接所构成,其特征是设有两个小主动轮对应置于底板上的大从动轮两侧,两个小主动轮分别与电机同轴连接并固定于底板,外包带为闭合环绕的齿形带,齿形带内侧闭合环绕两个小主动轮,齿形带外侧设有环形槽与大从动轮配合时,环绕于大从动轮上的钢丝绳嵌于环形槽中,齿形带内侧还与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撑滑轮相配合,从动轮下还设有编码器并与之同轴连接安装于底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两个小主动轮一个为出源主动轮,另一个为紧急回源主动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钢丝绳、外包带、支撑滑轮、编码器及底板连接构成,其特征是两个小主动轮对应置于底板上的大从动轮两侧,并分别与电机同轴连接固定于底板,外包带为闭合环绕的齿形带,其外侧设有环形槽,内外分别与两个小主动轮和大从动轮配合,环绕于大从动轮上的钢丝绳嵌入环形槽中。其结构简单,齿形带增加了摩擦力,电机齿距小精度高,使放射出源、回源更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61B6/00GK2305220SQ9721583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娄承芝 申请人:娄承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装机放射出源装置中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钢丝绳、外包带、支撑滑轮、编码器及底板连接所构成,其特征是设有两个小主动轮对应置于底板上的大从动轮两侧,两个小主动轮分别与电机同轴连接并固定于底板,外包带为闭合环绕的齿形带,齿形带内侧闭合环绕两个小主动轮,齿形带外侧设有环形槽与大从动轮配合时,环绕于大从动轮上的钢丝绳嵌于环形槽中,齿形带内侧还与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撑滑轮相配合,从动轮下还设有编码器并与之同轴连接安装于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承芝
申请(专利权)人:娄承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