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换热机构以及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808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换热机构以及蒸汽发生器,其中燃气换热机构包括:外罩,具有锥状的内侧壁,且内侧壁的上端为小径端,外罩顶部具有一排烟口;螺旋盘管,固定在外罩内部,螺旋盘管绕一直线盘旋,且越向上,螺旋盘管距直线的距离越小;燃烧器,安装在外罩内,位于螺旋盘管的下部或正下方,燃烧器用于加热螺旋盘管;第一连接管,与螺旋盘管底部端口连接;第二连接管,与螺旋盘管顶部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摈弃原来翅片式热交换器,螺旋盘管的尺寸由下到上逐渐变小,与外罩锥状的内侧壁相适配,这样就减少了热能的损耗和极大浪费,同时又提高了热交换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式加热设备,具体涉及燃气换热机构以及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现有蒸汽发生器主要包括燃气换热机构,燃气换热机构包括燃烧器以及翅片式热交换器,通过燃气的燃烧,加热水使其转换成蒸汽,现有燃气换热机构的主要缺陷在于:燃气换热机构的上部开口(即排烟口)设计不合理,开口敞开较大,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通过排烟口直接排出,排烟口排烟温度达到了90度左右,造成大量热能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能够有效降低热能浪费的燃气换热机构以及蒸汽发生器。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气换热机构,包括:外罩,具有锥状的内侧壁,且内侧壁的上端为小径端,所述外罩顶部具有一排烟口;螺旋盘管,固定在外罩内部,螺旋盘管绕一直线盘旋,且越向上,螺旋盘管距直线的距离越小;燃烧器,安装在外罩内,位于所述螺旋盘管的下部或正下方,燃烧器用于加热所述螺旋盘管;第一连接管,与螺旋盘管底部端口连接;第二连接管,与螺旋盘管顶部端口连接。实际运用时,螺旋盘管的两端可以位于外罩内,也可以穿出外罩,为了方便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优选的,螺旋盘管的两端穿出外罩。通过摈弃原来翅片式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具有锥状的内侧壁,且内侧壁的上端为小径端,所述外罩顶部具有一排烟口;螺旋盘管,固定在外罩内部,螺旋盘管绕一直线盘旋,且越向上,螺旋盘管距直线的距离越小;燃烧器,安装在外罩内,位于所述螺旋盘管的下部或正下方,燃烧器用于加热所述螺旋盘管;第一连接管,与螺旋盘管底部端口连接;第二连接管,与螺旋盘管顶部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具有锥状的内侧壁,且内侧壁的上端为小径端,所述外罩顶部具有一排烟口;螺旋盘管,固定在外罩内部,螺旋盘管绕一直线盘旋,且越向上,螺旋盘管距直线的距离越小;燃烧器,安装在外罩内,位于所述螺旋盘管的下部或正下方,燃烧器用于加热所述螺旋盘管;第一连接管,与螺旋盘管底部端口连接;第二连接管,与螺旋盘管顶部端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外罩内侧壁的中心线与所述直线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盘旋成若干层,相邻层之间具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采用铜镍合金材料压铸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锥状的本体,本体的顶端为大径端,本体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组第一燃气孔,同组的第一燃气孔用于形成与螺旋盘管相适配的锥状火焰;本体的顶部端面或者本体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一组第二燃气孔,同组的第二燃气孔用于形成向外扩散的火焰,该火焰用于加热螺旋盘管的底部或下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各组第一燃气孔均包括多个绕本体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燃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张明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