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荣专利>正文

多功能生理电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23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适于家庭和旅游者携带作为自动保健治疗工具。它具有疏波振荡器和门开关电路在集成电路ICIA点电连接,密波振荡器和间歇振荡器都在运算放大器一端与间歇振荡器在E点电连接,另一端与疏波振荡器的A点电连接,开关电源电路与间歇振荡器在集成电路ICIIIG点电连接,间歇振荡器输出回路E点以电极板与人体穴位接触,同时又与运算放大器电连接,实现自动调节治疗人体疾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适于家庭和旅游者携带作为自助保健治疗工具。目前,按照我国中医对人体穴位刺激、使经络疏通、血气运行,调整人体机能平衡,从而达到增强抗病治病功能的理论,通常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内病外治法,但是,不论哪一种治疗方法,仅仅做到对人体穴位刺激,至于不同的病因、病情轻重,只是凭医生的摸索、试探而判断,或凭患者的感觉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此外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治疗,病患者也受到一些痛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理电治疗仪,它是根据人体生理电与体内各种生理节律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发出简单电信号能治病,因此,将模拟人体生理电信号的随机的调制脉冲波,接通患者所需针对的穴位进行刺激,而人体自身的生理信号与该模拟生理电信号进行比较,又反馈出新的人体生理电信号,该模拟生理电信号实时地被人体生理电信号所调节,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上电信号自动寻迹,达到治疗保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1、壳盖2、印刷线路板3及面板4,在印刷线路板3的集成电路ICⅠ上设有以13/12反相器、11/10反相器串联及电阻R1、电容C1构成的疏波振荡器,设有以5/6反相器、1/2反相器串联及电阻R2、R3、R4、电容C2、C3和可调电位器W1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整流二极管D1一起构成门开关电路,设有以5/6反相器、3/4反相器及电阻R5、电容C4构成的密波振荡器,还设有以9/8反相器、电阻R6和电容C5的微分电路及振荡二极管BG1构成的间歇振荡器和输出信号的变压器T1,在集成电路ICⅡ上设有运算放大器,以及在集成电路ICⅡ上设有由调频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缓冲放大器、激励功率放大器BG2、全波整流器T2及电阻R16、电容C12的滤波器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疏波振荡器和门开关电路在A点电连接,密波振荡器和间歇振荡器都在C点与门开关电路连接,运行放大器一端与疏波振荡器在A点电连接、另一端与间歇振荡器在E点电连接,开关电源电路与间歇振荡器在G点电连接,间歇振荡器输出信号的变压器T1的回路E点,以电极板与人体穴位接触,同时又与运算放大器电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对人体穴位刺激是依靠模拟生理电信号和人体生理电信号不断比较,实现自动调节来满足人体生理要求,治疗效果远比现有技术显著,同时患者没有任何痛苦,可以自己操作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图。图中 ICⅠ、ICⅡ、ICⅢ 集成电路T1、T2 变压器BG1、BG2 振荡二极管W1、W2、W3 可调电位器R1-R6、R11-R17 电阻C1-C5、C7-C12 电容D1、D6 整流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模拟生理电信号发生器,它包括疏波振荡器、密波振荡器、门开关电路及间歇振荡器。它用于产生的输出调制脉冲复合波。第二部分为自动调节环路,它是由调制器和运算放大器构成。它用于将模拟生理电信号的输出回路E点产生的调制复合波输出,以电极板接触人体所需治疗穴位皮肤表面、经与人体自身的生理信号比较,反馈出新的人体生理电信号,再经运算放大器比较、放大,这样不断地调节,实现了实时地自动调节。第三部分为开关电源电路,它是由调频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缓冲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及升压整流滤波电路组成。它用于提供给模拟生理电信号发生器中的间歇振荡器的振荡二极管BG1集电极高电压。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疏波振荡器是由集成电路ICⅠ上的13/12反相器和11/10反相器串联,电阻R11一端电连接13/12反相器端点12,电容C7一端电连接11/10反相器端点10组成。在A点输出矩形重复周期信号。门开关电路由集成电路ICⅠ上的电容C2、5/6反相器、电容C3、1/2反相器依次串联,电阻R2一端与5/6反相器端点5电连接,电阻R4和可调电位器W1串联,且以电阻R4一端与1/2反相器端点1电连接,电阻R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反相器端点5和端点2组成一个单稳态触发器,再串联整流二极管D1构成。它是用于确定疏波波群宽度、并受集成电路ICⅡ上的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控制,在B点输出疏波波群宽度“调制”脉冲信号。密波振荡器是由集成电路ICⅠ上的5/6反相器和3/4反相器串联,电阻R5一端电连接5/6反相器端点6,电容器C4一端电连接3/4反相器端点4,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构成。在疏波波群宽度时间内,若在B点输出低电平时,密波振荡器产生振荡,由C点输出密波脉冲信号;若在B点输出高电平时,由C点输出疏波脉冲信号。间歇振荡器是由集成电路ICⅠ的9/8反相器端点9电连接5/6反相器端点5作缓冲放大,并串联电阻R6、电容C5的微分电路去激励他激三极振荡管BG1所构成。它工作在开关状态,受基极上的脉冲信号控制,决定间歇振荡波的填充频率,而间歇振荡波的周期由变压器T1决定,在变压器T1输出回路上的E点输出脉冲复合波,也称为模拟生理电信号。采用变压器T1输出,杂波输出小,效率高,阻抗的变化不影响它的正常工作,输出回路采用变压器T1升压,与可调电位器W2,可调节输出阻抗和复合波信号的幅度,满足人体的需要。自动调节环路是由集成电路ICⅠ和ICⅡ的疏波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组成的调制器调制信号源就是人体生理电信号经ICⅡ上的宽带运算放大器,进行加减法的模拟运算,实时地反映出输出信号的变化,并将它的输出信号馈送给ICⅠ疏波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实现调频调相,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频谱。开关电源电路是内集成电路ICⅢ的调频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缓冲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及升压整流滤波电路组成。其中调频振荡器由集成电路ICⅢ的11/10反射器和9/8反向器串联,以及电阻R11、R12、电容C7、C8构成矩形重复周期振荡器,改变电阻R11可调节重复周期,导致它激三极振荡管BG2功放输出大与小。单稳态触发器是由集成电路ICⅢ的3/4反相器,1/2反相器、电阻R12、R13、R14构成,触发脉冲就是矩形波重复周期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其波群宽度由单稳态触发器的暂稳状态的时间确定。缓冲放大器是由集成电路ICⅢ的13/12反相器与电阻R15构成,将单稳态触发器输出的信号加以放大,在F点输出频率调制的脉冲信号,并去激励它激三极振荡管BG2功放,它工作在开关状态,其输出信号经变压器T2全波整流及电阻R16和电容C12的滤波电路,就可获得脉动直流高压输出。其它还有直流比例调节电路,它是按人体需要的直流成份与交流成份之比来设计的,使生理交感更切合实现需要,它是由电阻R16、R17,可调电位器W3,整流二极管D6及电容C11构成;此外,还设有电源指示和调制复合波的输出指示,以便可直接观察到仪器的工作状态。在图2和图3中所示实施例中,设有壳体1、壳盖2、印刷线路板3及面板4。壳体1和壳盖2都是选用工程塑料ABS注塑成形的长方形壳体,并且相互之间在一侧面以铰链连接;印刷线路板3具有整个治疗仪的线路和各电气元件。并以螺钉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底面上;面板4也是选用工程塑料ABS注塑成形的向上突起的长方形壳体,它处在印刷线路板3上方,以侧面连接在壳体1上,面板4正面左侧露出一电源开关和五个不同电压信号输出指示灯,右侧下方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生理电治疗仪,包括壳体1、壳盖2、印刷线路板3及面板4,其特征是:在印刷给线路板3的集成电路ICI上设有以13/12反相器、11/10反相器串联及电阻R1、电容C1构成的疏波振荡器,设有以5/6反相器、1/2反相器串联及电阻R2、R3、R4、电容C2、C3和可调电位器W1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整流二极管D1一起构成门开关电路,设有以5/6反相器、3/4反相器及电阻R5、电容C4构成的密波振荡器,还设有以9/8反相器、电阻R6和电容C5的微分电路及振荡二极管BG1构成的间歇振荡器和输出信号的变压器T1,在集成电路ICⅡ上设有运算放大器,以及在集成电路ICⅡ上设有由调频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缓冲放大器、激励功率放大器BG2、全波整流器T2及电阻R16、电容C12的滤波器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疏波振荡器和门开关电路在A点电连接,密波振荡器和间歇振荡器都在C点与门开关电路连接,运行放大器一端与疏波振荡器在A点电连接、另一端与间歇振荡器在E点电连接,开关电源电路与间歇振荡器在G点电连接,间歇振荡器输出信号的变压器T1的回路E点,以电极板与人体穴位接触,同时又与运算放大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荣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