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业铎专利>正文

小儿麻痹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23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麻痹治疗器。该治疗器由一腰带和腿带固定在病人的腰部和腿部,腰带和腿带上装有两对电极,分别置于病人腰部脊柱两侧或人体的相应穴位,电极分别与装在腰带上的脉冲发生器相连接,由脉冲发生器发出一定频率和幅度的脉冲,通过电极作用于病人腰脊神经使之消除脊髓灰质炎病毒,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麻痹治疗器。小儿麻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由于小儿麻痹病很难得到彻底治愈,经常留下后遗症,因此给病人的一生都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思想上的压抑,而且对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一定的负担。目前治疗小儿麻痹病的方法一般是药物治疗或加之针灸治疗。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物理疗法治疗小儿麻痹病的治疗器。实现该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针对小儿麻痹的病因主要是灰白质炎病毒侵袭骨髓所致,利用中医调气血、除病毒、通经络和兴奋神经从而增强抵抗力战胜疾病的理论,在布带的中部装有1至2对电极,电极的位置使每对电极的正、负两极正好分别置于人体腰部脊柱两侧或膝关节两侧,电极分别与装在布带前部的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脉冲发生器由干电池供电,电容C1与干电池并联,51千欧可变电阻R1与两个50μ电容C2和C3串联后与电容C1并联,在可变电阻R1与电容C2之间引出一条线与振荡变压器B1初级的首端相连接,振荡变压器B1初级的末端与晶体管T的基极相连接,晶体管T的发射极与干电池的负极相连接,晶体管T的集电极与变压器B3初级的末端相连接,振荡变压器B1的初级线圈为630匝,次级线圈为26匝,振荡变压器B1的次级与变压器B2的初级并联,并联后两线圈的首端与干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末端与变压器B3的首端相连接,在变压器B3的初级并联一个可变电阻R2。变压器B2次级的首末两端之间并联一个15千欧电位器R3,电位器R3的中心抽头和末端与一对电极相连接。变压器B3次级的首末两端之间并联一个20千欧电位器R4,电位器R4的中心抽头和末端与另一对电极相连接。变压器B2和B3都是升压变压器,升压比为6伏/128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无痛苦。患病儿童若在患病初期(15日之内)进行治疗,一般在两三天内即可康复。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 治疗器结构示意图,图2 脉冲发生器原理图。实施例1用粗布或其他材料制成一根腰带1(附图1),在腰带的两端装上尼龙搭链3用于固定,在腰带中部缝一条吊带4,使用时将吊带4从患者胯下穿过然后与腰带1固定。在腰带1的中部装有2对电极5、7、6、8,电极的位置为使每对电极的正负两极正好分别置于人体腰部脊柱两侧。电极分别与装在腰带1前部的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极可选用镀银铜片。脉冲发生器(附图2)由6伏干电池9供电,电容C1与干电池9并联,51千欧可变电阻R1与两个50μ电容C2和C3串联后与电容C1并联,在可变电阻R1与电容C2之间引出一条线与振荡变压器B1初级的首端相连接,振荡变压器B1初级的末端与晶体管T的基极相连接,晶体管T的发射极与干电池9的负极相连接,晶体管T的集电极与变压器B3初级的末端相连接,振荡变压器B1的初级线圈为630匝,次级线圈为26匝,振荡变压器B1的次级与变压器B2的初级并联,并联后两线圈的首端与干电池9的正极相连接,末端与变压器B3的首端相连接,在变压器B3的初级并联一个可变电阻R2,变压器B2次级的首、末两端之间并联一个15千欧电位器R3,电位器R3的中心抽头与电极5相连接,末端与电极7相连接。变压器B3次级的首、末两端之间并联一个20千欧电位器R4,电位器R4的中心抽头与电极6相连接。末端与电极8相连接。变压器B2和B3都是升压变压器,升压比为6伏/128伏。实施例2用粗布或其他材料制成一根腿带,在腿带的两端装上尼龙搭链用于固定。在腿带的中部装有1对电极,电极的位置使得电极的正负两极正好分别置于患者膝关节两侧。电极分别与装在腿带上的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极可选用镀银铜片。脉冲发生器与实施例1相同。其治疗原理是,当生物肌体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驰张。由于肌肉强烈的收缩,在一定的频率下加速生物分子的运动和摩擦,使病毒无法在病区漫延和生存,佐以调气和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治疗腰脊神经,并辅以环跳、足三里和涌泉等穴位则疗效更佳。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麻痹治疗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布带2的中部装有1至2对电极(5,7和6,8),电极的位置应使每对电极的正、负两极正好分别置于人体腰部脊柱两侧或膝关节两侧,电极分别与装在布带2前部的脉冲发生器1的输出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麻痹治疗器,其特征是脉冲发生器1由干电池9供电,电容C1与干电池9并联,51千欧可变电阻R1与两个50μ电容C2和C3串联后与电容C1并联,在可变电阻R1与电容C2之间引出一条线与振荡变压器B1初级的首端相连接,振荡变压器B1初级的末端与晶体管T的基极相连接,晶体管T的发射极与干电池9的负极相连接,晶体管T的集电集与变压器B3初级的末端相连接,振荡变压器B1的初级线圈为630匝,次级线圈为26匝,振荡变压器B1的次级与变压器B2的初级并联,并联后两线圈的首端与干电池9的正极相连接,末端与变压器B3的首端相连接,在变压器B3的初级并联一个可变电阻R2,变压器B2次级的首、末两端之间并联一个15千欧电位器R3,电位器R3的中心抽头与电极5相连接,末端与电极7相连接,变压器B3次级的首末两端之间并联一个20千欧电位器R4,电位器R4的中心抽头与电极6相连接,末端与电极8相连接,变压器B2和B3都是升压变压器,升压比为6伏/128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麻痹治疗器。该治疗器由一腰带和腿带固定在病人的腰部和腿部,腰带和腿带上装有两对电极,分别置于病人腰部脊柱两侧或人体的相应穴位,电极分别与装在腰带上的脉冲发生器相连接,由脉冲发生器发出一定频率和幅度的脉冲,通过电极作用于病人腰脊神经使之消除脊髓灰质炎病毒,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文档编号A61N1/36GK1059283SQ90107210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范业铎 申请人:范业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麻痹治疗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布带2的中部装有1至2对电极(5,7和6,8),电极的位置应使每对电极的正、负两极正好分别置于人体腰部脊柱两侧或膝关节两侧,电极分别与装在布带2前部的脉冲发生器1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业铎
申请(专利权)人:范业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