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人体信息控制针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88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生物医用电子仪器,提供利用心电、脉搏和呼吸3种人体信息控制的针灸仪。传感器的输出经放大、限幅整形、延迟、工作时间控制等控制疏密脉冲发生器,并经功放后控制电针动作;限幅器的另一路输出显示心电、脉搏信息;整形电路的另一路输出通过正反开关控制反相器。它利用人体自身信息对自身穴位施针,含心电控制,能在R-T或T-R波间施针;脉搏控制,能在升、降压间施针;呼吸控制,能在呼、吸气间施针,功能全,疗效显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电子仪器。CN2032066U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呼吸传感器的针灸仪,采用光电方式或压电方式呼吸传感器,利用人体某些部位的运动输出相应的电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的放大、脉冲形成、整形后输出的信号即可控制已有的针灸器对人体相应的穴位实施刺激,达到治疗或保健的目的。已有的心脏反搏器是采用心电控制气压压缩器,利用机械方法压缩四肢,使血液回流至心脏。市售产品还有用所谓“气功信息”控制针灸器的生命信息仪。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3种人体信息即心电信息、脉搏信息和呼吸信息控制的针灸仪。本专利技术包括传感器、放大器、限幅器、显示灯、整形电路、延迟电路、反相器、工作时间控制电路、同步控制限时电路、正弦波发生器、疏密脉冲发生器与缓冲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电针。上述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经放大器再送至限幅器,限幅器的输出一路接另一放大器再送至心电、脉搏显示灯;另一路经整形电路后(输出正半周方波脉冲信号)再依次经延迟电路、工作时间控制电路、同步控制限时电路。整形电路的另一路输出经反相器再接至延迟电路;工作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还有一路接至延迟时间指示灯,另一路与一开关相接,开关的另一端与正弦波发生器(经整形电路)的输出相连,开关的公共输出端与同步控制限时电路一起与疏密脉冲发生器连接,疏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依次经缓冲电路和功率放大器后接至电针。经限幅和整形的输出信号为正半周方形脉冲波,经放大后送显示灯,用以指示心电的R-T波或脉搏的升压波。由工作时间控制电路输出的方形脉冲波接于指示灯以表示延迟于输入波(前述的显示灯)的时间。本专利技术利用人体自身信息反馈于电针,以对自身穴位施针,它包含心电控制法,能在R-T波或T-R波间施针;脉搏控制法,能在升压或降压期间施针;呼吸控制法,能在呼气或吸气期间施针。它遵循中医针灸古法原理和人体信号反馈原理,使针灸刺激韵律与人体自身信息(心电、脉搏、呼吸)的韵律同步,且利用电针调整其刺激强度,配合心电与脉搏的显示,显著地提高中医针灸的治疗与保健功效,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更佳。例如利用心电控制电针,在适当的穴位上加针,可在心脏舒张时间施针,并利用适当穴位上的刺激,加强血流回流作用;也可在心脏收缩期间,在另一些穴位施针,加强血流外流畅通的作用。利用在手或足的脉搏上控制电针,可缩短其附近穴位的距离,加强其血流往返的功能。利用呼吸控制施针,有补或泻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方便地选择合适的电针控制类型、不同的工作时间和电脉冲强度,施于不同的穴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心电和脉搏控制的各级电路信号波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呼吸控制的各级电路信号波形图。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心电、脉搏和呼吸3种传感器(1~3)的微弱输出信号经放大器(4)、限幅器(5)后,其输出信号的一路经放大器(6)送心电、脉搏显示灯(7);另一路经整形电路(8)后分别接延迟电路(9)和反相器(10),再经工作时间控制电路(11),工作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一路接至指示灯(12),另一路接至开关K,(K的另一端与正弦波发生器(13)和整形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用以产生自动的电针信号),K的输出端经疏密脉冲发生器(15)、缓冲器(16)和功率放大器(17)后控制电针(18)的动作。在工作时间控制电路与疏密脉冲发生器之间可通过开关接一同步控制限时电路(19)。参见图2与图3,前置放大器由LM324中的3块运算放大器IC1-1、IC1-2、IC1-3组成,用差分接法,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5伏以上,然后送至限幅器(IC1-4,也为LM324的一部分)限幅,再由IC2B(为74LS00的一部)将其整形,成为方形脉冲波,而经放大器(IC2A)的信号接至心电、脉搏显示灯D01,用以指示心电的R-T波或脉搏的升压波。自IC2B整形输出的波用以启动IC3的μA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在此处用图中的R-C时间常数电路延迟其输出波(改变R来调整延迟时间),然后再接至下一级IC4的工作时间控制电路,此电路也由μA555时基电路构成,并由R-C时间常数电路改变工作时间方波的长短,此方波一路接至指示灯D02,用以表示其延迟于灯DO1(即输入波)的时间;方波的另一路接至IC7(μA555),用以启动其自激产生的疏密波,即使得其仅在工作时间内产生自激的疏密波,然后经由缓冲电路IC8(μA555)接至功放管(C2073)产生100伏以下的受控疏密波供电针使用。IC5与IC6提供经整形的正弦波信号。上述电路中,在用作心电控制时,是用心电R(QRS)波的上升缘,启动工作时间的方波,在此段时间,可控制(用电位器)到相当于R-T波之内。而延迟电路则用以延迟R波的上升缘,到T波位置,使在此时间启动工作时间的方波,其时间长短也由同一电位器控制,使其在T-R波时间内工作。脉搏控制法与此相同。至于呼吸的工作时间的启动,则可用一正反开关控制,当限幅整形输入的脉冲上升缘直接输入于工作时间时,即得一个和整形方波上升缘同时启动的工作方波,但当正反开关经过反相器再接到工作时间控制电路时,则整形方波已将其下降缘变为上升缘,以启动工作时间,故其时间已落后于整形方波之后,而得到呼气或吸气的调变作用。各波形的时间关系参见图4。心电传感器可用3只镀银片。脉搏传感器可采用依据压电原理制成的心脉传感器,例如CYX10T压力传感器,呼吸传感器可采用依光电原理制成的呼吸传感器,利用呼吸时使一触杆的运动控制与触杆相连接的遮光器,光源通过透光孔与光敏器件形成光路,再经过光敏管,产生相应电信号,只要控制好遮光器与透光孔的相对位置的移动,即能实现呼吸信号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接通电源,插入相应的传感器后,调整放大器的电位器,指示灯将闪光以指示有输出信号,在输出插孔中接入电针,调节好输出信号强度,从100伏~50伏的峰-峰值变化。延迟旋钮可附有开关,当要在R-T间施针时,开关关闭,无延迟作用,此时指示心电R波的显示灯将和指示延迟的指示灯同时发闪光。如要在T-R间施针时,可将延迟旋钮转动,一面经开关接通加入延迟作用,再将延迟钮向右旋,则两灯闪亮的时间距离逐渐分开,即表示其工作时间已落后于R波,再调节工作时间旋钮,可延长或缩短施针时间。如用于呼吸控制法,则延迟开关不必打开,而用正反开关控制,当开关指向“正”时,即表示其输出信号在吸气时工作,而指向“反”时,即表示在呼气时工作。至于工作时间旋钮则用于调节施针的时间长短。开关K与工作时间控制电路连接时,即应用人体信息控制电针;当K与正弦波发生器连接时,则为自动产生信号控制电针。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信息控制针灸仪,包括传感器、放大器、限幅器、整流器、正弦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电针,其特征在于(1)、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2)、还设有延迟电路、反相器、工作时间控制电路、同步控制限时电路、疏密脉冲发生器与缓冲电路,传感器的输出经放大器再送至限幅器,限幅器的输出一路接另一放大器再送至心电、脉搏显示灯,另一路经整形电路后再依次经延迟电路、工作时间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信息控制针灸仪,包括传感器、放大器、限幅器、整流器、正弦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电针,其特征在于(1)、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2)、还设有延迟电路、反相器、工作时间控制电路、同步控制限时电路、疏密脉冲发生器与缓冲电路,传感器的输出经放大器再送至限幅器,限幅器的输出一路接另一放大器再送至心电、脉搏显示灯,另一路经整形电路后再依次经延迟电路、工作时间控制电路、同步控制限时电路;整形电路的另一路输出经反相器再接至延迟电路;工作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还有一路接至延迟时间指示灯,另一路与一开关相接,开关的另一端与正弦波发生器(经整形电路)的输出相连,开关的公共输出端与同步控制限时电路一起与疏密脉冲发生器连接,疏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依次经缓冲电路和功率放大器后接至电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持衡彭家驱徐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