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池及流通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019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7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通池及流通池的制造方法提供容易制造的流通池。流通池包括:透明的板状构件,其具有第一主面以及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并设置有从第一主面贯通至第二主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第一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一透镜元件以使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一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板状构件的第一主面上;以及第二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二透镜元件以使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板状构件的第二主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技术,涉及一种流通池及流通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粒子检测装置、流式细胞仪以及微生物检测装置等中,用于供作为样品的流体流动的流通池被使用。流通池是透明的,利用通过将光照射于在流通池内部流动的流体而得到的反应,进行流体所包含的物质的分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189187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现有的流通池具有制造困难等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的流通池及流通池的制造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是一种流通池,其包括:(a)透明的板状构件,其具有第一主面以及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并设置有从第一主面贯通至第二主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b)第一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一透镜元件以使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一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板状构件的第一主面上;以及(c)第二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二透镜元件以使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板状构件的第二主面上。上述的流通池中,板状构件具有相对于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垂直的侧面,从该侧面向板状构件的贯通孔入射检查光,所述检查光用于对在该贯通孔中流动的物质进行检查。上述的流通池中,被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的内壁的平滑度可以低于被设置于板状构件的贯通孔的内壁的平滑度。被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
镜元件的贯通孔的直径可以比被设置于板状构件的贯通孔的直径要大。另外,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的透明度可以低于板状构件的透明度。板状构件由石英玻璃构成,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可以由与石英玻璃不同的材料构成。上述的流通池中,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为球面透镜。或者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为非球面透镜。上述的流通池中,板状构件与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通过光学接触接合。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是一种流通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透明的板状构件,所述板状构件具有第一主面以及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并设置有从第一主面贯通至第二主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b)准备第一透镜元件,所述第一透镜元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c)准备第二透镜元件,所述第二透镜元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d)以使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第一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将第一透镜元件配置于板状构件的第一主面上;以及(e)以使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将第二透镜元件配置于板状构件的第二主面上。上述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中,板状构件可以具有相对于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垂直的侧面,在所制造的流通池中,可以从该侧面向板状构件的贯通孔入射检查光,所述检查光用于对在该贯通孔中流动的物质进行检查。上述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中,被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的内壁的平滑度可以低于被设置于板状构件的贯通孔的内壁的平滑度。被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的直径可以比被设置于板状构件的贯通孔的直径要大。另外,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的透明度可以低于板状构件的透明度。板状构件由石英玻璃构成,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可以由与石英玻璃不同的材料构成。上述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中,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为球面透镜。或者,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为非球面透镜。上述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中,板状构件与第一透镜元件以及第二透镜元件可以通过光学接触接合。上述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中,板状构件可以是将设置有贯通孔的玻璃母材延伸而制造的。进一步,板状构件可以是从被延伸了的玻璃母材切割出而制造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的流通池及流通池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分解图。图3是从图1的III-III方向观察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示意性剖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分解图。图13是从图11的XIII-XIII方向观察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的示意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用相同或者类似的符号表示。但是,附图是示意图。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对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又,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包括:透明的板状构件10,其具有第一主面11以及与第一主面11相对的第二主面12,并设置有从第一主面11贯通至第二主面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17;第一透镜元件100,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107,该第一透镜元件100以使板状构件10的贯通孔17与该第一透镜元件100的贯通孔107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板状构件10的第一主面11上;以及第二透镜元件200,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207,该第二透镜元件200以使板状构件10的
贯通孔17与该第二透镜元件200的贯通孔207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板状构件10的第二主面12上。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通池中,包含检查对象物质的液体等流体流过第一透镜元件100的贯通孔107、板状构件10的贯通孔17及第二透镜元件200的贯通孔207。流体可以从第一透镜元件100侧流向第二透镜元件200侧,也可以从第二透镜元件200侧流向第一透镜元件100侧。检查对象物质例如包括粒子及细胞。粒子包括:包含微生物等的生物物质、化学物质、尘土、粉尘以及灰尘等的尘埃等。作为微生物的一例包含细菌以及真菌。作为细菌的例子,列举有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作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一例,列举有大肠杆菌。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例子,列举有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微球菌以及棒状杆菌。作为真菌的例子,列举有黑霉菌等曲霉。但是,微生物不限定于此。如果在流体中包含有微生物等荧光性粒子的话,则粒子被激发光照射到会发出荧光。例如,微生物中包含的核黄素(riboflavin)、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吡哆胺(pyridoxamine)、吡哆醛磷酸盐(pyridoxal-5'-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板状构件,其具有第一主面以及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并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主面贯通至所述第二主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第一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一透镜元件以使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一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主面上;以及第二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二透镜元件以使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主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8 JP 2015-0299961.一种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板状构件,其具有第一主面以及与第一主面相对的第二主面,并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主面贯通至所述第二主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第一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一透镜元件以使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一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主面上;以及第二透镜元件,其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贯通孔,该第二透镜元件以使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与该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二主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垂直的侧面,从该侧面向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入射检查光,所述检查光用于对在该贯通孔中流动的物质进行检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的内壁的平滑度低于被设置于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的内壁的平滑度。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二透镜元件的贯通孔的直径比被设置于所述板状构件的贯通孔的直径要大。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雅小原太辅
申请(专利权)人: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