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879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8:55
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喷灌机构和用以驱动喷灌机构进行摇摆喷灌的摆动连杆机构,所述喷灌机构位于待喷灌的农田的上方,所述喷灌机构包括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塑料软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塑料软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总进水管连通,所述塑料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水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头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喷头均布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喷水均匀的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农田灌溉系统都采用设置在地面上的旋转喷头,利用水压作用在喷头挡板上产生的旋转力,将水喷向四周;但是喷洒的并不均匀,一般靠近喷头的周围区域喷不到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农田喷灌系统喷水不均匀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喷水均匀的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喷灌机构和用以驱动喷灌机构进行摇摆喷灌的摆动连杆机构,所述喷灌机构位于待喷灌的农田的上方,所述喷灌机构包括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塑料软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塑料软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总进水管连通,所述塑料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水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头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喷头均布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摆动连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曲柄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主动连杆、摇杆、从动横连杆和从动竖连杆,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曲柄的一端联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连杆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喷灌机构和用以驱动喷灌机构进行摇摆喷灌的摆动连杆机构,所述喷灌机构位于待喷灌的农田的上方,所述喷灌机构包括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塑料软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塑料软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总进水管连通,所述塑料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水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头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喷头均布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摆动连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曲柄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主动连杆、摇杆、从动横连杆和从动竖连杆,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曲柄的一端联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连杆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喷灌机构和用以驱动喷灌机构进行摇摆喷灌的摆动连杆机构,所述喷灌机构位于待喷灌的农田的上方,所述喷灌机构包括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塑料软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塑料软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总进水管连通,所述塑料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水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头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喷头均布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摆动连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曲柄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主动连杆、摇杆、从动横连杆和从动竖连杆,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曲柄的一端联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的顶面中心铰接,所述摇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摇杆的下端通过喷头夹与所述喷头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摇杆的轴线与所述喷头的轴线平行布置,同一排的相邻两个摇杆之间通过从动横连杆连接,相邻两排之间至少有一组同一列的相邻两个摇杆之间通过从动竖连杆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降雨的摇摆喷头喷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钢管和钢板,所述钢管包括竖钢管、横钢管和纵钢管,所述竖钢管设置有八根,分别为左上前竖钢管、左下前竖钢管、右上前竖钢管、右下前竖钢管、左上后竖钢管、左下后竖钢管、右上后竖钢管和右下后竖钢管,所述横钢管设置有五根,分别为左上前横钢管、右上前横钢管、上后横钢管、下前横钢管和下后横钢管,所述纵钢管设置有四根,分别为左上纵钢管、右上纵钢管、左下纵钢
\t管和右下纵钢管;所述钢板设置有三块,分别为左钢板、中钢板和右钢板;所述左上前竖钢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上前横钢管的左端、左上纵钢管的前端连接,所述右上前竖钢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右上前横钢管的右端、右上纵钢管的前端连接,所述左上后竖钢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上纵钢管的后端、上后横钢管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上后竖钢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后横钢管的右端、右上纵钢管的后端连接;所述左上前竖钢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下前竖钢管的上端、左下纵钢管的前端、下前横钢管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上前竖钢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下前竖钢管的上端、下前横钢管的右端、右下纵钢管的前端连接,所述左上后竖钢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下后竖钢管的上端、左下纵钢管的后端、下后横钢管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富强刘红良李陈刘娟黄松檀胡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