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72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更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枕壳、药垫、加热枕芯构成,枕壳的上表面有药垫,枕壳内是空腔,腔体内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加热组件,所述药垫内有当归15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儿茶10克、血竭8克、土元10克、全虫5克、景天七10克、制川山甲8克、三百棒10克、冰片5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麝香0.1克、百芥子10克、透骨草10克、樟脑7克、制草乌5克、制草乌5克、苏合香10克。这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它可直接、有效、舒适、安全、方便的使用这种带电且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的流线型自然“牵引机”治疗,使热、磁、药全面作用于病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它药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更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
技术介绍
颈椎小关节的非正常序列、颈椎间盘的突出、颈部软组织疼痛、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等等,这些疾病均因颈椎病而引发,患者十分痛苦,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治疗的过程也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它可直接、有效、舒适、安全、方便的使用这种带电且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的流线型自然“牵引机”治疗,使热、磁、药全面作用于病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它药效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枕壳、药垫、加热枕芯构成,枕壳的上表面有药垫,枕壳内是空腔,腔体内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加热组件,所述药垫内有当归15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儿茶10克、血竭8克、土元10克、全虫5克、景天七10克、制川山甲8克、三百棒10克、冰片5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麝香0.1克、百芥子10克、透骨草10克、樟脑7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苏合香10克。所述的加热组件它由支架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连接构成。所述的加热组件由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连接构成,其中每两个热敏电阻先两两并联,并联后的两组再串联连接。所述的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其中的两个热敏电阻(PTC)先串联,串联后的两组再与另一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并联,然后再与第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串联连接。所述的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其中的两个热敏电阻(PTC)先串联连接后,串联后的两组再并联连接。所述的枕壳是瓷枕壳,它的上表面是弧形凹面。所述的加热枕芯是由加热组件、绝缘耐热层及支架连接而成,加热组件通过绝缘耐热层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绝缘耐热层是聚四氟乙烯。所述的加热组件分为两组,两组加热组件平行排列,每组加热组件分别固定在瓷性底座上,加热组件分别连接在公共电极底部两端,每个加热组件的下方分别连接有单电极,每个公共电极的上部有聚四氟乙烯绝缘层,每组加热组件上面有不锈钢盖盖封。所述的药垫与枕壳之间连接有永磁材料层。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这种治疗颈椎病仪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和预防颈椎的产品之一,它主要是利用特殊的药成分和热、磁、药的同时作用,使皮肤的汗腺口、毛囊腺口及皮脂腺口扩张,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吸收,从而达到解颈、止痛、活血、安神等作用,另外它利用支点及人体头部重力牵引以校正颈部的生理曲度,进一步解除颈部血管及神经的压迫。本专利技术与现治疗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1、它药效好,完全符合颈椎病发病机理的多种方案,更有针对性和集合性,在同一时间里完成多种有效的治疗过程。2、方便、舒适,在家中就可使用,进行治疗,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还可享受放松心情的愉快感觉。3、一枕可多人不同时间使用,资源共享。4、根据颈椎病的病理特征,按照颈椎的自然曲线,强调正确的体位姿态,是治疗颈椎病的前提,利用头部重力牵引使颈椎得到复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加热组件连接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安装支架示意图。图中1、瓷枕壳;2、药垫;3、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4、绝缘耐热垫;5、支架;6、电源线;7、自攻螺丝;8、永磁材料层;9、保险;10、单电极;11、公共电极;12;连接线;13、支架固定孔;14、瓷底座;15、钢盖。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瓷枕壳1、药垫2、加热枕芯连接构成,瓷枕壳1的上表面是弧形凹面,弧形凹面的弧度与人体颈部的弧度相适应,药垫2固定在瓷枕壳1上表面的弧形凹面上,瓷枕壳1的上表面是永磁材料层8制成的,能起磁疗作用,瓷枕壳1底部开有空腔体,腔体内通过支架5连接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加热组件引有电源线6,整个加热机构通过自攻螺丝7固定在瓷枕壳1底部。图2是实施例加热组件连接示意图,加热组件由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连接构成,其中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的两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先串联连接后,再并联连接。每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分别连接在公共电极11底部两端,每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的下方都连接有单电极10,每两个并联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固定在瓷底座14内,并用钢盖15盖封,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上罩有绝缘耐热垫4,两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通过连接线12连通,连接线12连接有保险开关9。图3是实施例安装支架5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架5底部有对称的固定孔13,用自攻螺丝7固定。所述的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可以是其中的两个热敏电阻(PTC)先串联,串联后的两组再与另一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并联,然后再与第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串联连接。所述的加热组件由4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还可以是其中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两两先并联,并联后的两组再串联连接。使用时将所选药物当归15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儿茶10克、血竭8克、土元10克、全虫5克、景天七10克、制川山甲8克、三百棒10克、冰片5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麝香0.1克、百芥子10克、透骨草10克、樟脑7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苏合香10克混合后粉碎成80目粉末状,装入药垫2内,并将药垫固定接在瓷性枕壳1弧形凹面上,电源线6接通电源,加热组件开始渐渐发热,10分钟后药垫2发热,此时患者充分暴露颈部皮肤,枕在治疗枕的药垫2上,当自感过热时,稍微移动治疗枕或切断电源即可。经临床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份用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对136名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就其结论分析如下在治疗过程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其中干部13人,工人26人,学生2人,农民56人,教师6人。颈椎病可分为7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混合型、交感型、食管型、脊髓型)。在本次调查中,96人为混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活动受限,颈肩部疼、双上肢麻木,头昏、头疼、耳鸣等。使用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治疗每日3次,每次30分钟,5天后症状减轻,10天后病愈,有效率达100%。10人为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头错、头疼、恶心、呕吐、耳鸣等脑供血不足症状。使用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13天,每天使用3次,每次30分钟,9人好转,1人无效。28人为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眼花、耳鸣、失眠、心前区不适等。2人为轻型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沉重、肌张力增高,踝阵挛(+)。经治疗10天后,除2例无效外,余上述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有效率达到93.3%。例1杨晨,男,34岁,干部,以“颈强痛伴双上肢不适10天”之主诉就诊。PE神志清、精神可、头颅五官及心肺腹(-)。专利情况头颈轴心试验(+)、颈部触疼(+)、双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诊断混合型颈椎病,经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治疗15天,每天3次,每次30分钟,15天上述症状消失。例2吴菊芹,女,农民,58岁,以“头昏伴恶心10天”之主诉就诊。PE全身情况可。专利头颈轴心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X线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治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颈椎病仪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枕壳、药垫、加热枕芯构成,枕壳的上表面有药垫,枕壳内是空腔,腔体内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加热组件,所述药垫内有当归15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儿茶10克、血竭8克、土元10克、全虫5克、景天七10克、制川山甲8克、三百棒10克、冰片5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麝香0.1克、百芥子10克、透骨草10克、樟脑7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苏合香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