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拉条风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46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0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拉条风干机,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一出风管,其还包括一吸水嘴,出风管末端连接有一吹水嘴,所述的吸水嘴内设有气液分离管和接水箱,吸水嘴的一侧面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气液分离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风机的入风口相连接,吸水嘴的底部接有一吸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风机的进出风口,风机通过吸水嘴将塑料拉条上的水分吸走,空气经气液分离后进入风机的进风口,再从出风口吹出,然后再经过吹水嘴将塑料拉条上的水分吹走,可有效利用风机的进出风口实现循环,本设计结构简单、节能、快速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塑料拉条的风干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塑料生产工艺中,塑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条状的塑料拉条,一般需要风干,风干程序都是经过水槽冷却,再利用风干装置将塑料拉条上的水分带走。现有的塑料拉条的风干装置,大多采用通过风机直接吹干,由于风机吹出的风为一次性利用,及时可实现循环利用,但均仅为对外吹,其使用效率低,而且无法有效快速完全吹干塑料拉条的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快速可靠的塑料拉条的风干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塑料拉条风干机,包括机架和置于机架上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一出风管,其还包括一吸水嘴,出风管末端连接有一吹水嘴,所述的吸水嘴位于塑料拉条的下方并承托塑料拉条,所述的吸水嘴内设有气液分离管和接水箱,所述的气液分离管位于接水箱内部,且吸水嘴的一侧面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气液分离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风机的入风口相连接,吸水嘴的底部接有一吸水管道。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吸水嘴的顶部设有开孔板,开孔板上设有等距间隔的多个开孔,所述的接水箱通过开孔与外部相通,塑料拉条与任一开孔相贴合。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气液分离管中间的底部设有通风通道,吸风管通过通风通道与接水箱相通。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吹水嘴上设有调节方向的调节杆,且吹水嘴的出口为“八”字形;所述接水箱侧面设有清洁口,且接水箱上部的容积小于下部的容积。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吸水嘴的下方设有一接水盘及集水箱,所述接水盘上设有集水管道,集水管道与所述的吸水管道共同接入集水箱内;风机的入风口设有一“V”形风管接头,风管接头向外引出相连的两条所述吸水管道及两个所述吸水嘴。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塑料拉条风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塑料拉条上方设置吹水嘴以及在塑料拉条下方设置吸水嘴;b.设置一风机,风机的出风口通过一出风管与吹水嘴相连接,令吹水嘴对外吹风,风机的入风口通过一吸风管与吸水嘴相连接,令吸水嘴向内吸气;c.吸水嘴外部设置多个开孔,内部设置气液分离管,吸风管接入气液分离管内且分别通过气液分离管、开孔吸取外部空气;d.吸水嘴外部设置一吸水管道,内部设置一接水箱,吸水管道分别通过接水箱、开孔吸取外部水汽。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方法的进一步描述,气液分离管的底部开设有通风通道,连通吸风管和接水箱。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方法的进一步描述,设置接水箱的上方体积小于下方体积,提高吸力。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方法的进一步描述,吹水嘴设置为“八”字形出风口,增加吹风作业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风机的进出风口,风机通过吸水嘴将塑料拉条上的水分吸走,空气经气液分离后进入风机的进风口,再从出风口吹出,然后再经过吹水嘴将塑料拉条上的水分吹走,可有效利用风机的进出风口实现循环,本设计结构简单、节能、快速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吸水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拉条风干机,包括机架1和置于机架上的风机2,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处设有一出风管21,其还包括一吸水嘴3,出风管末端连接有一吹水嘴4,所述的吸水嘴3位于塑料拉条7的下方并承托塑料拉条,所述的吸水嘴3内设有气液分离管31和接水箱32,所述的气液分离管31位于接水箱32内部,且吸水嘴3的一侧面接有吸风管22,吸风管22的一端与所述的气液分离管31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风机2的入风口相连接,吸水嘴3的底部接有一吸水管道33。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吸水嘴3的顶部设有开孔板34,开孔板34上设有等距间隔的多个开孔35,所述的接水箱32通过开孔35与外部相通,塑料拉条7与任一开孔35相贴合。所述开孔板34可通过螺丝固定于吸水嘴3上,从而方便更换,其可根据塑料拉条来决定开孔35的大小和数量。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气液分离管31中间的底部设有通风通道36,吸风管22通过通风通道36与接水箱32相通。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吹水嘴4上设有调节方向的调节杆41,且吹水嘴4的出口为“八”字形;所述接水箱32侧面设有清洁口37,且接水箱32上部的容积小于下部的容积。设置该清洁口37可方便清洁内部的杂物。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机的进一步描述,吸水嘴3的下方设有一接水盘5及集水箱6,所述接水盘5上设有集水管道51,集水管道51与所述的吸水管道33共同接入集水箱6内;风机2的入风口设有一“V”形风管接头23,风管接头23向外引出相连的两条所述吸水管道33及两个所述吸水嘴3。“V”形风管接头23将风机2的进风一分为二地连接两个所述吸水嘴3,增加吸水次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塑料拉条风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塑料拉条上方设置吹水嘴4以及在塑料拉条下方设置吸水嘴3;b.设置一风机2,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一出风管与吹水嘴4相连接,令吹水嘴4对外吹风,风机2的入风口通过一吸风管22与吸水嘴3相连接,令吸水嘴3向内吸气;c.吸水嘴3外部设置多个开孔35,内部设置气液分离管31,吸风管22接入气液分离管31内且分别通过气液分离管31、开孔35吸取外部空气;d.吸水嘴3外部设置一吸水管道33,内部设置一接水箱32,吸水管道33分别通过接水箱32、开孔35吸取外部水汽。风机的出风口与入风口分别接入吹水嘴与吸水嘴,可以在吸气的同时进行吸水,而另一端吹气过程中也可进一步辅助风干,大大提高风干的效率,有效利用能源。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方法的进一步描述,气液分离管31的底部开设有通风通道36,连通吸风管22和接水箱32。通过在底部设置通风通道,除了可以正常接通吸水嘴与外界之外,还可以保证水与气体的有效分离,由于通风通道位于底部,水重量大于空气,因而自然向下聚集而滴至吸水管道处,空气流动过程中可自顶部绕过气液分离管侧壁,而从底部通入到吸风管22处,从而实现分离。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方法的进一步描述,设置接水箱32的上方体积小于下方体积,提高吸力。接水箱外形优选为上三角形下圆柱形,上小下大的结构使吸水力更强,容纳更多的水,使水有充分的时间来经过接水箱底部的出水口排走。作为对上述塑料拉条风干方法的进一步描述,吹水嘴4设置为“八”字形出风口,增加吹风作业面积,提高吹干效率;同时,通过调节杆41可以有效调节吹水嘴4的吹风方向。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拉条风干机,包括机架和置于机架上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一出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水嘴,出风管末端连接有一吹水嘴,所述的吸水嘴位于塑料拉条的下方并承托塑料拉条,所述的吸水嘴内设有气液分离管和接水箱,所述的气液分离管位于接水箱内部,且吸水嘴的一侧面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气液分离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风机的入风口相连接,吸水嘴的底部接有一吸水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拉条风干机,包括机架和置于机架上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一出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水嘴,出风管末端连接有一吹水嘴,所述的吸水嘴位于塑料拉条的下方并承托塑料拉条,所述的吸水嘴内设有气液分离管和接水箱,所述的气液分离管位于接水箱内部,且吸水嘴的一侧面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气液分离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风机的入风口相连接,吸水嘴的底部接有一吸水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拉条风干机,其特征在于:吸水嘴的顶部设有开孔板,开孔板上设有等距间隔的多个开孔,所述的接水箱通过开孔与外部相通,塑料拉条与任一开孔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沛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优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