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胆道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用于胆道手术后,对胆管减压及为形成的瘘管进行造影的装置。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在胆管内埋放一个T管,T管由相互连通的横管和纵管组成,横管较短纵管较长。T管的横管置入胆管内,纵管通过腹壁伸到腹腔外。这样,胆汁可以通过T管流出体外,使胆管内压力降低,避免胆汁从创伤部位渗出流到腹腔内,造成腹腔内的感染。由于T管的刺激,人体在腹壁与胆管之间的T管外壁部分形成瘘管,包履在T管的外璧周围,待瘘管完全封闭T管,并形成完整的瘘管后,拔出T管,瘘管逐渐闭合。上述方法存在问题是,一般按常规要求手术二周左右便可拔除T管,但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性,有些病人在二周时瘘管仍未形成完整,拔除T管后,仍然会造成胆汁泄露,而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尽管有些病人已将拔除T管的时间延长到三周,仍会发生以上因瘘管不完整造成胆汁泄露的问题,而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如果单纯为考虑安全,将拔除T管的时间推迟过长,也会给许多病人(尤指已在1-2周内形成完整瘘管的病人)造成不便,不必要的延长了拔管时间。为了准确地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胆管减压及瘘管造影装置,是由相互连通的横管和纵管组成的T管,造影剂注射管和注射器组成,其特征在于:造影剂注射管的前段埋设入T管纵管的管壁内,T管纵管位于靠近T管横管处有开口,该开口与造影剂注射管的前端口相通,造影剂注射管的后段在T管纵管的相对横管的远端处伸出纵管管壁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