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腔体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39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正压腔体探测器,由依次嵌套连接的针管体、监测器、连接管和控压瓶组成。监测器包括监测器进孔、监测器出孔、监测器排出孔、监测器指示阀、监测器指示阀弹簧、弹簧弹力调节旋钮、监测器泄出孔、警示线,红色监测器指示阀与指示阀弹簧相连,监测器出孔与针管体近端相接,监测器进孔与连接管相连,容纳红色监测器指示阀与指示阀低弹力弹簧的管腔垂直于监测器进孔和监测器出孔间管道,警示线刻于弹力弹簧的管腔壁,监测器泄出孔位于弹力弹簧的管腔壁末端,监测器排出孔与指示阀弹簧所在管腔中下段斜向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探针用于医疗人体气道、血管和腔室探测,可提高探测成功率,减少探针或延长导管远端对管壁的探查损伤,减少造影剂的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压腔体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用仪器
的探测器,具体是一种正压腔体探测器。技术背景在手术麻醉和抢救开放气道困难时,环甲膜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薛福善主编的《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第二章第七节“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技术”中,提及用腰椎硬膜外穿刺针(钝头、针头开口侧偏、针体直)穿刺环甲膜后导引硬膜外麻醉导管或导引钢丝逆行入口咽腔。但此环甲膜逆行引导气管技术插管中逆行导引导管或钢丝通常较难从环甲膜穿刺点逆行通过声门进入口咽腔(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声门关闭时将更加困难),需要反复盲探声门部造成软组织损伤,延误气管插管治疗和抢救。造成环甲膜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临床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正压腔体探测器,使其低损伤探测并通过声门并引导管腔内导引钢丝进入口咽腔,操作可靠、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大幅度提高环甲膜逆行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缩短逆行气管插管时间。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由依次嵌套连接的针管体、监测器、连接管和控压瓶组成,监测器包括监测器进孔、监测器出孔、监测器排出孔、监测器指示阀、监测器指示阀弹簧、监测器泄出孔、警示线、弹簧弹力调节旋钮,红色监测器指示阀与指示阀弹簧相连,监测器出孔与针管体近端相接,监测器进孔与连接管相连,容纳红色监测器指示阀与指示阀低弹力弹簧的管腔垂直于监测器进孔和监测器出孔间管道,警示线刻于弹力弹簧的管腔壁,监测器泄出孔位于弹力弹簧的管腔壁末端,监测器排出孔与指示阀弹簧所在管腔中下-->段斜向相通,弹簧弹力调节旋钮位于弹力弹簧的管腔末端,可螺旋拧入管腔。所述控压瓶包括:控压瓶瓶体、控压瓶出管、控压瓶进管、控压瓶进管流量调节开关和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控压瓶进管流量调节开关位于控压瓶进管上,控压瓶出管、控压瓶进管位于控压瓶瓶体两侧、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置于控压瓶泄出管中、控压瓶泄出管位于控压瓶瓶体顶端。所述控压瓶泄出管和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垂直放置,控压瓶泄出管为上大下小倒置锥形,压力球大小和重量比为设定值。所述针管体,其远端为钝性针管头,根据需要用延长针管体替代针管体探测远距离管腔。所述针管体,其尾部和监测器出孔嵌套连接,监测器进孔通过连接管与控压瓶包括控压瓶出管嵌套连接。本技术的具有以下优点:1.低损伤探测。较粗管径的钝头腔体探测针不宜损伤管壁,且在缓慢推进时针芯内持续喷出一定流量的气体在气道壁软组织和探测针前端形成气垫,不宜损伤管壁。当钝头腔体探测针触及腔壁时,喷出气流受阻,指示标签受压上台警示停止探针前行,防止近一步损伤。2.探针前端正压气流可吹开管壁软组织和附着物,甚至可能吹开声门和口咽腔,便于探针进入。3.探针前端正压吹出气流可为纯氧,可在探测操作时持续提供患者需要的氧气。4.探针可形成一定弯曲,符合声门附近气道特点,减少气道损伤。5.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管体和监测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控压瓶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针管体1、延长针管体2、监测器3、连接管4、控压瓶5、监测器进孔6、监测器出孔7、监测器排出孔8、监测器指示阀9、监测器指示阀弹簧10、监测器泄出孔11、控压瓶出管12、控压瓶进管13、控压瓶进管流量调节开关14、控压瓶泄出管15、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16、监测器警示线17、弹簧弹力调节旋钮1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依次连接的针管体1、监测器3、连接管4和控压瓶5组成。针管体1尾部和监测器3嵌套连接,监测器3通过连接管4与控压瓶5嵌套连接。可根据不同组织空腔结构特点选用不同长度和曲度的延长针管体2替换针管体1来探测远距离管腔。如图2、3所示,图2是针管体1、监测器3结构剖视图,针管体1远端为钝性针管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长度和曲度的延长针管体2。监测器3包括监测器进孔6、监测器出孔7、监测器排出孔8、监测器指示阀9、监测器指示阀弹簧10、监测器泄出孔11、警示线17、弹簧弹力调节旋钮18。红色监测器指示阀9与指示阀弹簧10相连。监测器出孔7与针管体1近端相接,监测器进孔6与连接管4相连。容纳红色监测器指示阀9与指示阀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垂直于监测器进孔6和监测器出孔7间管道。警示线17刻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壁。监测器泄出孔11位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壁末端,使弹力弹簧10管腔和大气相通。监测器排出孔8与指示阀弹簧10所在管腔中下段斜向相通。弹簧弹力调节旋钮18位于弹力弹簧的管腔末端,可螺旋拧入管腔。一定压力气体从连接管4流经监测器进孔6、监测器出孔7和针管体1,从针管体1远端排出。当针管体1远端排气受阻时,管道中流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指示阀9抬起,低弹力弹簧10被压缩,流体从监测器排出孔8排出降低管道中流体压力。此时指示阀9抬升到警示线17提示针管体远端触及空腔壁。反之,当针管体远端在空腔体内时,排气无阻力,指示阀9不会抬升到警示线17。监测器泄出孔11保证指示阀9和低弹力弹簧10移动的敏感性。弹簧弹力调节旋钮18旋转后可向监测器指示阀9压缩弹簧10,增加弹性阻力。降低监测敏感度。如探测腔内充满液体,探测针系统内流动的为正压液体,可于监测器3排出孔8、监测器泄出孔11和控压瓶泄出管15增加连接液体收集管,回收液体。如图3所示,是控压瓶5结构剖视图控压瓶5包括控压瓶5瓶体、控压瓶出管12、控压瓶进管13、控压瓶进管流量调节开关14和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16。控压瓶进管流量调节开关14位于控压瓶进管13上,控压瓶出管12、控压瓶进管13位于控压瓶5瓶体两侧、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16置于控压瓶泄出管15中、控压瓶泄出管15位于控压瓶5-->瓶体顶端。控压瓶泄出管15和控压瓶泄出管压力球16垂直放置。控压瓶泄出管15为上大下小倒置锥形,压力球16大小和重量比为设定值,用于设定控压瓶5压力于适当值。当与高压气源相连的控压瓶进管13进气量较大时,控压瓶5内气压大于适当值时,将向上抬起压力球16排除部分气体,降低压力,保证控压瓶5压力不大于特定值。控压瓶进管流量调节开关14用于控制进气量,使控压瓶5压力达到需要的设定值即可。本技术使用时,在环甲膜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前,连接好正压腔体探测针系统,接通高压氧气并调节好探测针气体流量和压力敏感度。再将较粗环甲膜穿刺针在环甲膜正中垂直穿入,进入气管腔后向胸部压低针末端,使环甲膜穿刺针沿颈部正中线指向声门方向。然后将准备好的针管体1穿入环甲膜穿刺针管中向声门缓慢推进,进入气道1-2厘米后针管体1前端可达声门附近。触及声门及气道内膜时监测器指示阀9会移动到监测器3的警示线11,这时可稍退出针管体1并调整进针方向前行,利用直针管体1的良好方向性在声门附近反复尝试。当针管体1能无明显阻力进入气道达到3厘米以上且监测器指示阀9没有移动到监测器警示线11,说明针管体1前端已通过声门进入开阔的口咽腔,此时,可将针管体1末端与监测器出孔7分离,通过针管体1管腔插入“J”型导引钢丝,直接进入口咽腔逆向将从口腔或鼻腔插入的气管导管从口咽腔拉过声门进入气管实现环甲膜逆行引导气管插管。一般在呼气时声门开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压腔体探测器,由依次嵌套连接的针管体(1)、监测器(3)、连接管(4)和控压瓶(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3)包括监测器进孔(6)、监测器出孔(7)、监测器排出孔(8)、监测器指示阀(9)、监测器指示阀弹簧(10)、监测器泄出孔(11)、警示线(17),红色监测器指示阀(9)与指示阀弹簧(10)相连,弹簧弹力调节旋钮(18)位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末端,监测器出孔(7)与针管体(1)近端相接,监测器进孔(6)与连接管(4)相连,容纳红色监测器指示阀(9)与指示阀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垂直于监测器进孔(6)和监测器出孔(7)间管道,警示线(17)刻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壁,监测器泄出孔(11)位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壁末端,监测器排出孔(8)与指示阀弹簧(10)所在管腔中下段斜向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腔体探测器,由依次嵌套连接的针管体(1)、监测器(3)、连接管(4)和控压瓶(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3)包括监测器进孔(6)、监测器出孔(7)、监测器排出孔(8)、监测器指示阀(9)、监测器指示阀弹簧(10)、监测器泄出孔(11)、警示线(17),红色监测器指示阀(9)与指示阀弹簧(10)相连,弹簧弹力调节旋钮(18)位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末端,监测器出孔(7)与针管体(1)近端相接,监测器进孔(6)与连接管(4)相连,容纳红色监测器指示阀(9)与指示阀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垂直于监测器进孔(6)和监测器出孔(7)间管道,警示线(17)刻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壁,监测器泄出孔(11)位于弹力弹簧(10)的管腔壁末端,监测器排出孔(8)与指示阀弹簧(10)所在管腔中下段斜向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腔体探测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压瓶(5)包括:控压瓶(5)瓶体、控压瓶出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吴蔚封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