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87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液晶透镜包括:第一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电极远离该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电极;在3D显示模式时,对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在从该3D显示模式切换至二维2D显示模式时,对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三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处于初始状态的液晶分子对入射的偏振光无调节作用。相比于相关技术提高了显示装置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的切换响应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3D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
该液晶透镜包括:第一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电极远离该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电极;在3D显示模式时,对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在从该3D显示模式切换至二维2D显示模式时,对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三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处于初始状态的液晶分子对入射的偏振光无调节作用。相比于相关技术提高了显示装置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的切换响应速度。本专利技术用于3D显示。【专利说明】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裸眼三维(英文:Three Dimens1nal;简称:3D)显示装置也越来越普及。裸眼3D显示装置是在显示面板出光侧设置液晶透镜,利用液晶透镜在该显示面板出光侧形成若干视区,使得显示面板上不同亚像素发出的光射落在不同的视场内,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的视线分别落在不同视场内即可使观看者产生3D的感觉。相关技术中,液晶透镜一般由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置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组成的,上基板靠近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条状电极,下基板靠近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面电极。在3D显示模式时,通过对不同位置的条状电极通入不同的电压,上下基板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场强度,使得对应位置处的液晶分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在2D显示模式时,关断条状电极和面状电极之间的电压,液晶分子无偏转,该液晶透镜对入射的偏振光不起调节作用。相关技术中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是通过关断条状电极和面状电极之间的电压,使液晶分子凭借自身的弹性慢慢弛豫到初始状态实现的,但由于液晶分子之间的电容以及液晶分子的旋转粘度的制约,使得显示装置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的切换响应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切换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电极;在3D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各个所述透镜单元对入射的偏振光起透镜作用;在从所述3D显示模式切换至二维2D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处于所述初始状态的液晶分子对入射的偏振光无调节作用。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多畴电极。可选的,所述液晶透镜还包括:光学延迟片;当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出光侧时,所述光学延迟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出光侧;当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出光侧时,所述光学延迟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出光侧。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形成有绝缘层。可选的,所述液晶透镜还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透明基板;所述第一至第三电极均为透明电极。可选的,所述第三电极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条状电极。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双畴电极。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为第一方面所述的液晶透镜。可选的,在3D显示模式时,所述液晶透镜中的各透镜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一行亚像素对应,或者,所述液晶透镜中的各透镜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一列亚像素对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该液晶透镜包括:第一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一电极远离该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电极;在3D显示模式时,对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在从该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可以通过对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三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关断电极之间的电压,使液晶分子凭借自身的弹性慢慢弛豫到初始状态,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的速度较快,因此提高了显示装置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的切换响应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透镜在3D显示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透镜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畴电极的结构不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畴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液晶透镜可以包括:第一电极01、与该第一电极01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02以及位于该第一电极01和该第二电极02之间的液晶层03;该第一电极01远离该液晶层02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电极04。在3D显示模式时,参考图2,对该第一电极01和该第二电极02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03中的液晶分子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各个透镜单元对入射的偏振光起透镜作用。在从该3D显示模式切换至二维2D显示模式时,参考图3,对该第一电极01和该第三电极04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03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处于该初始状态的液晶分子的对入射的偏振光无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透镜,在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可以通过对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关断电极之间的电压,使液晶分子凭借自身的弹性慢慢弛豫到初始状态,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的速度较快,因此提高了显示装置从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的切换响应速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需要使显示装置从2D显示模式切换至3D显示模式时,参考图2,可以再次对该第一电极01和该第二电极02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该液晶层03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并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各个透镜单元对入射的偏振光能够起到透镜作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电极;在3D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形成多个透镜单元,各个所述透镜单元对入射的偏振光起透镜作用;在从所述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时,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得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初始状态,处于所述初始状态的液晶分子对入射的偏振光无调节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向东董学王丹邱云刘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