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84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即使接通大电流也能够抑制热量的产生。触头(29)具有:主体部(30);连接部(35),其在主体部(30)的一侧与设置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连接;接触部(40),其在主体部(30)的另一侧与对方侧触头接触,其中,连接部(35)由从主体部(30)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多个连接片(36、37、38)构成,多个连接片(36、37、38)与数量比连接片少的被连接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即使接通大电流也能够抑制热量的产生。触头(29)具有:主体部(30);连接部(35),其在主体部(30)的一侧与设置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连接;接触部(40),其在主体部(30)的另一侧与对方侧触头接触,其中,连接部(35)由从主体部(30)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多个连接片(36、37、38)构成,多个连接片(36、37、38)与数量比连接片少的被连接部连接。【专利说明】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即使接通较大电流也能够抑制热量的产生的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被安装在基板等被安装部件上的触头的连接器,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专利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为以下类型:将具有与对方触头接触的接触部和接线部的触头,以所述接线部向绝缘外壳的外部突出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绝缘外壳上,并通过将所述接线部插入电路基板的通孔中并进行锡焊固定从而安装于该电路基板,其中,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对方接触部容纳孔,其容纳所述对方接触部;接触部保持孔,其在所述对方接触部的容纳方向上与该对方接触部容纳孔连通并用于配置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接线部保持槽,其配置于该接触部保持孔的与所述对方接触部容纳孔相反的一侧且在横贯所述对方接触部的容纳方向的方向上与该接触部保持孔错开的位置上,用于使所述触头的所述接线部贯插到外部且保持该接线部;以及开口槽,其在横贯容纳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接触部保持孔并列设置于所述对方接触部,并与所述接触部保持孔和所述接线部保持槽连通,在所述触头上设置有具有的平板状部截断单元,该截断单元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接线部连结的连结部沿着所述接触部保持孔和所述开口槽延伸,截断从所述接线部保持槽和所述开口槽到所述接触部保持孔的气流,在该截断单元的平板状部的上下端部上设置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分别与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开口槽的对置壁面卡合并用于使所述触头保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专利文献I:日本特公平04-004706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连接器所具备的触头中,被插入到电路基板的通孔中的接线部是将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所以其截面积小。因此,当接通大电流时,产生热量,因此存在只能接通小电流的问题。另一方面,当想要抑制热量的产生而使大电流流过时,需要加粗触头,存在触头和连接器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接通大电流也能够抑制热量的产生的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的触头具有:主体部;连接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设置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连接;以及接触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与对方侧触头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多个连接片构成,所述多个连接片与数量比所述连接片少的所述被连接部连接。此外,第2方式的触头的特征在于,在第I方式的触头中,所述连接部被设置为所述连接片的至少两个集中在一处。此外,第3方式的触头的特征在于,在第I方式的触头中,所述主体部由至少两个板状体形成,所述多个连接片分别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板状体的端部延伸设置。此外,第4方式的触头的特征在于,在第I方式的触头中,所述主体部形成为所述连接部侧和所述接触部侧敞开的箱状或筒状。此外,第5方式的触头的特征在于,在第I方式的触头中,所述连接部形成为能够贯插到由贯通的孔形成的所述被连接部,或者形成为能够载置于由不贯通的端子面形成的所述被连接部。此外,第6方式的插座具有外壳,该外壳形成有触头收纳部,该触头收纳部安装有至少I个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头收纳部中具有至少I个所述第I?5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触头。此外,第7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具有:所述第6方式的插座;以及与所述插座嵌合的所述对方侧插头。根据第I方式的连接器,通过在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中从构成主体部的各边分别形成连接片,从而能够增大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的截面积,即使接通大电流也能够抑制热量的产生。此外,根据第2方式的触头,形成为将多个连接片集中在一处,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将连接部与被连接部连接。此外,根据第3方式的触头,通过从组合多个板状体而形成的主体部的端部分别延伸设置连接片,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形成主体部和连接部。此外,根据第4方式的触头,主体部可以为各种形状,能够增大设计的范围。根据第5方式的触头,能够成为与形成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的形状相应的连接部。根据第6方式的插座,能够获得具有至少一个实现第I?第5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效果的触头的插座。根据第7方式的连接器,能够获得实现第6方式的插座的效果的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的(A)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座和插头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的(B)是示出嵌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插座的立体图,图2的(B)是示出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实施方式的插座的立体图。图3的(A)?(E)示出实施方式的插座,图3的(A)为俯视图,图3的(B)为主视图,图3的(C)为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图3的(D)为仰视图,图3的(E)为沿图3的(B)的IIIE— IIIE线的剖视图。图4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I触头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出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实施方式的第I触头的立体图。图5的(A)?(E)示出实施方式的第I触头,图5的(A)为俯视图,图5的(B)为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图5的(C)为主视图,图5的(D)为仰视图,图5的(E)为沿图5的(C)的VE—VE线的剖视图。图6的(A)?(E)示出将实施方式的插座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状态,图6的(A)为立体图,图6的(B)为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图6的(C)为主视图,图6的(D)为从一方观察的侦■图,图6的(E)为沿图6的(C)的VIE-VIE线的剖视图。图7的(A)为示出实施方式的插头的立体图,图7的(B)为示出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实施方式的插头的立体图。图8的(A)?(E)示出实施方式的插头,图8的(A)为俯视图,图8的(B)为主视图,图8的(C)为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图8的(D)为仰视图,图8的(E)为沿图8的(B)的VIIIE — VIIIE线的剖视图。图9的(A)是示出变形例的第I触头的立体图,图9的(B)是示出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变形例的第I触头的立体图。图10的(A)?(E)为变形例的第I触头,图10的(A)为俯视图,图10的(B)为从一方观察的侧视图,图10的(C)为主视图,图10的(D)为仰视图,图10的(E)为沿图10的(C)的XE—XE线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0:连接器;11:插座;12:插座外壳;13:前表面;14:第I开口部;15:第2开口部;16:后表面;17:第I插入部;18:第2插入部;19:上表面;20:贯通孔;21:底面;22:—个侧面;23:另一个侧面;24:嵌合部;25:槽;26:凸部;27:平坦的部分;28:触头收纳部;29:第I触头;30:主体部;31:上板部;32:一个侧板部;33:另一个侧板部;34:钩部;35:连接部;36:第I连接片;37:第2连接片;38:第3连接片;39:突出部;40:接触部;41:接触片;42: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头、插座以及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头,该触头具有:主体部;连接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设置于电路基板的被连接部连接;以及接触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与对方侧触头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多个连接片构成,所述多个连接片与数量比所述连接片少的所述被连接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槙山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