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波专利>正文

真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825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为了克服现有常规穿刺方法费力费时及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问题,设有引流液体袋,其特征是:引流液体袋为圆柱形弹性体,引流管上设有手动真空泵,手动真空泵设有开关,开关通过引流管连接引流液体袋,手动真空泵另一端通过引流管连接过滤接头,过滤接头与针头连接。由于手动真空泵将引流袋抽真空,液体自动进入引流液体袋,可有效减轻工作强度,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机会,满足临床省时、省力,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临床穿刺引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详细地讲是一种真空引流装置,用于临床穿刺引流。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胸腔、腹腔积水的患者在内科临床上非常普遍,通常需要进行穿刺抽液,即引流。以往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用大针管一次次抽吸,费力费时,且增加了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机会,简易引流器需手动抽液费时费力。由于现有常规穿刺方法,用大针管一次次抽吸,费力费时,且增加了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机会,简易引流器需手动抽液费时费力的不足,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省时、省力,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常规穿刺方法,用大针管一次次抽吸,费力费时,且增加了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简易引流器需手动抽液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引流器,即在一次性引流袋上增加一种手动真空阀,手动真空阀将引流袋抽真空,引流液体自动进入引流液体袋,可有效减轻工作强度,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机会,满足临床省时、省力,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引流装置,设有引流液体袋,其特征是:引流液体袋为圆柱形弹性体,引流管上设有手动真空泵,手动真空泵设有开关,开关通过引流管连接引流液体袋,手动真空泵另一端通过引流管连接过滤接头,过滤接头与针头连接。-->本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引流液体袋下方设有一个排泄阀。引流液体袋上方设有吊环。引流液体袋正面标有刻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手动真空阀将引流袋抽真空,液体自动进入引流液体袋,可有效减轻工作强度,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机会,满足临床省时、省力,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要求。本技术适用临床穿刺引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管,2.过滤接头,3.针头,4.连接套,5.手动真空泵,6.引流液体袋,7.排泄阀,8.刻度,9.顶盖,10.吊环,1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真空引流器设有圆柱形弹性引流液体袋6,引流液体袋6通过引流管与手动真空泵5的后部开关11相连,手动真空泵5的前端通过连接套4与引流管1连接,引流管1上设有过滤接头2,过滤接头2前端与针头3连接。引流液体袋6下方有一个排泄阀7。引流管1上设有过滤接头2。引流液体袋6的顶盖9上方设有吊环10。引流液体袋6正面设有刻度8。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时,先排空引流液体袋6,将吊环10挂在合适部位,关闭排泄阀7,反复捏压手动真空泵5将引流液体袋6抽真空,将针头3刺入需穿刺引流部位,打开开关11,液体经针头3、过滤接头2、引流管1、开关11及手动真空泵5自动进入引流液体袋6;根据引流情况随时进行抽真空作业,并通过开关11及排泄阀7调节真空度;由于液体在真空度作用下自动进入引流液体袋6,可有效减轻工作强度,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机会,满足临床省时、省力,减少胸腔感染及空气进入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引流装置,设有引流液体袋,其特征是:引流液体袋为圆柱形弹性体,引流管上设有手动真空泵,手动真空泵设有开关,开关通过引流管连接引流液体袋,手动真空泵另一端通过引流管连接过滤接头,过滤接头与针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引流装置,设有引流液体袋,其特征是:引流液体袋为圆柱形弹性体,引流管上设有手动真空泵,手动真空泵设有开关,开关通过引流管连接引流液体袋,手动真空泵另一端通过引流管连接过滤接头,过滤接头与针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波崔夕军姜静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